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作为东北历史文化资源最密集的街区盛京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2/10/26

沈阳“八门八关”位置图。其中,中间方形城墙内为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辽报制图隋文锋

年,沈阳故宫大政殿。

年,张氏帅府大青楼。

年四平街(今中街)不同历史时期的旧影。

被评为辽宁省历史文化街区的沈阳盛京皇城,地处沈阳城区的中心地带,长宽各约1.3公里,占地1.76平方公里。从战国时起,这里就是中心区域,尤其是从明末开始的大规模建设,盛京皇城逐步形成了今日的格局,是沈阳“建城之始、立都之根、文化之源”,是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支撑。

历史文化街区档案

沈阳盛京皇城

时间

始建于战国时期,成形于明,兴盛于清。

位置

沈阳城区的中心地带,长宽各约1.3公里,占地1.76平方公里。至今保存着“城方廓圆、坛城形制、宥城融合、八门八关”的空间特色,建筑布局从内到外分别为“宫城—内城—外城—塔”,建筑历史脉络从北到南分别为“后金—清初—清中—清末—民国”。

盛京:唯一拥有“八门八关”的皇城

沈阳故宫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理曾总结说,盛京皇城从战国时期秦开筑城开始,但首次以城市身份被记载是在西汉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是“发源于汉,成形于明,兴盛于清”,至今依然保存着“城方廓圆、坛城形制、宥城融合、八门八关”的空间特色,从内到外形成“宫城—内城—外城—塔”建筑布局,建筑历史脉络从北到南分别为“后金—清初—清中—清末—民国”,依然清晰可循。

盛京皇城是我国仅有的两处拥有世界瑰宝级皇家宫殿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区域,拥有包括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在内的13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建筑42处,文庙、萃升书院等文物古迹遗址57处,历史街巷67条,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集中展示了沈阳的文化风貌。

“盛京皇城是中国城建史上都城建设的典范之作,它始建于公元前年的战国时期,当时称候城;明代形成方形城池、十字形大街的格局,并易名为沈阳中卫;明天启五年(年)后金从辽阳迁都沈阳后,逐渐形成了内皇城,外圆廓,圆廓外四方四塔寺,皇城内部井字形的街道,皇城圆廓之间八条放射状道路联系八门的整体城市结构,其中的方形城池为皇城。”李理说。

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年),皇太极大规模改扩建沈阳城的计划基本完成。其拓展工程先是把明城墙增高加厚,又把城里的十字街路改为井字大街。据《盛京通志·京城》记载:“其制内外砖石,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女墙七尺五寸,周围九里三百三十二步,四面垛口六百五十一,明楼八座,角楼四座,改旧门为八:东向者,左曰内治(小东门)、右曰抚近(大东门);南向者,左曰德盛(大南门)、右曰天佑(小南门);西向者,左曰怀远(大西门)、右曰外攘(小西门);北向者,左曰地载(小北门)、右曰福胜(大北门)。地阔十四丈五尺,周围十里二百四步。”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年),皇太极正式命名沈阳为“穆克敦”,汉译兴盛京都,从此沈阳城称为“盛京”。

清康熙十九年(年),在盛京砖城的外围又增加一道圆形土筑围墙,称为外城、关城。外城为圆形,周长三十二里四十八步。圆形的外城按照内城,也开了相应的八门:东向之南曰大东边门,北曰小东边门;南向之东曰大南边门,西曰小南边门;西向之南曰大西边门,北曰小西边门;北向之东曰大北边门,西曰小北边门。外城八门与内城八门两两相对,所以沈阳城又有“八门八关”之说。由于内外城的八门是错落相对,所以内城门与外城门之间的道路不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而是斜的;又因为内城小而外城大,这样从内城到外城的道路不仅是斜的,而且还是放射状的。内城与外城之间的地带称之为“关厢”,这样“关厢斜路”就成了沈阳老城基本的交通格局。这一时期,皇城内又增添了张氏帅府等折中主义建筑,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

故宫:满汉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

沈阳故宫,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年),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不断扩建,历时年。现有古建筑座、余间。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建筑艺术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古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彰显着沈阳故宫独特的魅力。沈阳故宫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溯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作为满汉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沈阳故宫既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世界文化遗产。清迁都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10次东巡时驻跸所在。

李理介绍说,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分为3个时期: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皇太极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古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朝末年,沙俄入侵沈阳期间,俄军将司令部设在故宫里,使这座古老的皇宫受到了莫大的损失。

年11月,在奉天宫殿的遗址上,经奉天省议会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它的职能从这时起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等不同的阶段。

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街: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有近年的历史

沈阳市档案馆原馆长荆绍福介绍说,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也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号称东北第一街。它的形成与故宫密切相关。皇太极修故宫的时候修建了中街,当时称为四平街。当时,故宫及周边是皇帝及其大臣等办公和生活的地方,有多座王府,八旗贵族也聚居于此。但是一切生活日用品需要一个市场来支撑,于是就按照中国的传统祖制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形两条街改建为“井”字形的4条街:即今日的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中街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从年算起,这条商业中心的历史有近年。

四平街最早的老字号店铺是“天合利”。清康熙十五年(年),山东黄县的单氏兄弟单文利、单文兴抓住东北地区不产丝线、货源多来自关内的商机,在四平街开办了第一家丝房“天合利”,生意火爆,带动了四平街地区丝房业的迅速发展。据《奉天通志》记载:在四平街开办早、规模大、资本多的丝房有17家,形成了以“天、兴、吉、洪、裕、谦”为字头的六大字号丝房,其中“天”“吉”字号为最。这些丝房多数由山东黄县人所办,故俗称“黄县帮”。

清初,四平街东起钟楼,西至鼓楼,长约米,南北宽约12米。在大街南、北两面,东西向排列着两排商店门市平房,檐牙相接,上有雨搭,下有台阶,台阶以下是流水明沟。

“四平街的道路,先是用三合土砸制而成,每逢隆冬,有的地方冻出裂缝,寒气逼人。光绪三十二年(年),经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修筑石子马路。此项工程由日商饭冢工程队承包,共花现小洋38万元。四平街的十字马路筑成后,各家商店陆续进行门市修整。”荆绍福说。

年,四平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路进行了拓宽,石子路改修成柏油马路。随着马路的拓宽,各家商号和军阀资本家开始争先恐后在四平街占地皮兴建门市。到年左右,四平街进入繁华时期,相继出现吉顺丝房、利民商场、泰和商店、内金生鞋店、天益堂药房、亨得利、利民商场、庆丰润帽店等,商号遍布老街,整条四平街热闹非凡。

除了百货业,茶店、点心铺、钱号、珠宝、照相、钟表、玩具等各种商铺也都进入四平街,一时之间四平街成为整个东北的商品集中零售和批发的交易场所。

年,四平街被日本侵略者改为“一德街”,将邻近的沈阳路改名为“一心街”。年又因一德街地处中央,而被改为中央大街。年定名为中街路。年,中街成为中国首条商业步行街。

大帅府: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

位于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的张氏帅府是盛京皇城里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群。当时是整个东北的权力中心,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

张氏帅府始建于年9月,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年,张作霖开始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4个部分组成的建筑体系。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后,开始在奉天安置家眷,置办产业,最先租赁了道台荣厚的一套旧宅居住。年底,张作霖将荣厚旧宅与西侧的江浙会馆同时买下。年秋,张作霖拆除旧宅,筹建新的三进四合套院。三进四合套院吸收奉天城清代王府建筑的特点,遵循张作霖家乡的生活习俗而建,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王府式建筑。其中,一进院为帅府的后勤部门使用;二进院前设有垂花仪门,院内为张作霖的居室及对外办公场所;三进院是帅府的内宅。

年底,三进四合套院基本竣工,被称为“大帅府”。

年,直奉战争失败的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成立陆军整理处。始建于年的大青楼、小青楼也在这一年建成,张作霖随即搬入大青楼一楼办公。大部分家眷也搬入此楼,四合院改成巡阅使署办公处。大青楼是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共3层,富丽堂皇,因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该建筑坐北朝南,为西洋折中主义建筑,追求繁华热烈的气氛。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大帅府里另一座重要建筑就是位于张氏帅府东院的小青楼,由于地处张氏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它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建筑面积平方米,整座楼体呈凹字形。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还采用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分布在小青楼的28幅雀替木雕,多以梅花、柳枝、兰花为主,风格各异。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最为考究的是,它的每个门窗上面均采用镇石砖雕装饰,这些镇石砖雕以花、鸟图案为主。年6月4日,张作霖在这里离世。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由李理、荆绍福提供)

来源:辽宁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