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武斌又见大唐谈佛教文化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3/1/14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disease/a_6359070.html

作者:叶立群程义伟

武斌,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员。曾经担任过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研究员、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数十种,主要有《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世纪中国:光荣与梦想》《故宫学与沈阳故宫》《丝绸之路全史》《丝绸之路史话》《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和《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等。其中《丝绸之路全史》入选年度30本中国好书。

作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著名专家,武斌对于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过长期考察与系统研究。参观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展过程中,武斌有感于佛教对于唐代艺术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当场向观展者畅谈了唐代佛教文化。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关于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武斌介绍,东汉明帝时期的“永平求法”的传说,多被人提及。汉明帝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于是就派人到大月氏写取佛经,带回中国,从此汉地有了佛教。现在洛阳著名的白马寺及“白马驮经”的故事,即与此相关。

佛教真正得到大的传播与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斌介绍,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后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很成熟了。这一时期,对于中国佛教发展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有道安、慧远,还有几乎同一时期的鸠摩罗什。

佛教从外来的宗教演变成中国本土的宗教,是在唐代。武斌说,唐代统一、富庶,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的文化环境,宗教领域同样是开放的。佛教具备了自我更新和独立发展的条件。唐代佛教的发展、演变与独立,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唐代佛教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佛经的翻译上。武斌认为,佛教的传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对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佛经翻译工作,在唐代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后秦时代开始,翻译佛经就成为了国家的文化事业,专门成立机构,有人主译。到了唐代,唐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就成立了译经院,大规模地翻译佛经。唐代翻译佛经,最后要由宰相定稿。大规模的译经,在唐代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玄奘取经归来后;二是武则天、唐玄宗时代。中国的佛经,一共翻译了六千卷,其中有一半是唐代翻译的。同时,因为唐代对宗教的理解比以前更深入,也对一些佛经进行了重译、校订。

第二个特点,中国佛教在唐代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唯识宗、密宗。其中天台宗,因其发祥于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它七大宗派,均产生于当时的长安。中国僧人没有完全因循汉译印度佛典的思想传统,而是有选择地继承、阐发了他们心目中的佛法了义,形成了不同的宗派。武斌认为,八大宗派在唐代的形成,意味着佛教到中国后,经过中国僧人的理解,以宗派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追求和制度。这时的中国佛教,是经中国人理解、改造后而形成的制度性的佛教。

第三个特点,佛教在唐代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长安城内到处都是寺庙,规模都很大。唐诗中在寺庙中写的,写寺庙的,写与僧人交游的,内容很多。在各种庙会上,有很多僧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百姓讲解佛经。在唐代,佛教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第四个特点,在唐代,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以其为中心形成了综合的文化群落。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带来了印度的医药学、天文学等。与佛教有关的音乐、绘画艺术,都非常发达。

武斌强调,佛教在唐代完成了落地生根的过程,由一种外国的宗教,转变成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

本文作者程义伟(右)叶立群(左)与武斌先生合影

武斌近期出版的部分著作:

文章作者简介

叶立群,辽宁绥中人,文化学者,评论家。多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文学和艺术理论研究。已出版著作《当代辽西的文学世界》《地域文化视域下的辽宁现代作家创作》《张成思美术创作研究》《晚清寓华传教士的跨文化传播》等多部。在《小说评论》《名作欣赏》《中国艺术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文化随笔、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近百篇。

程义伟,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沈阳书画院签约画家。曾著《沈阳当代美术史》《辽宁当代美术史》《韦尔申油画创作研究》《辽海文化镜像——辽宁当代文学美术研究》《辽宁文化艺术形态与精神重构——以宋惠民、韦尔申、白国文为例》《周卫油画创作研究》《黑土画魂——白国文的艺术与人生》《李连志艺术创作研究》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提供交流与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