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沈阳晚报」
清迁都北京后,顺治皇帝眷恋着生活了七年的盛京,想念长眠于此的祖父和父亲,“朕想家了,朕想回盛京祭祖!”但却因为多方面条件限制未能成行。顺治皇帝的儿子康熙皇帝首开东巡之举,年间清代先后有四位皇帝十次回到盛京谒陵。12月27日,沈阳故宫推出“清帝东巡展”,展览将皇帝东巡期间所做的主要活动展示给观众,让大家了解:清帝东巡对于巩固民族团结、稳定东北边疆局势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清弘历御用桦皮弓”展习武雄风
畋猎习武是满族的传统习俗,为训练八旗官兵骑射技艺,清统治者要定期举行春狩、“木兰秋狝”和冬围等狩猎活动。在展厅的“习武展雄风”单元,展出了“清皇帝行围钅比箭”“清嘉庆帝行围櫜鞬”“清弘历御用桦皮弓”“清射鹿钅比箭”等文物。据专家介绍,清帝东巡出山海关到东北地区,所经路途山林茂密,大型猛兽居多,正是实地演练的最佳时机。皇帝率领将士驰马弯弓,穿行山林,尽展雄风。
清帝重视与蒙古诸部的关系,清代实行满蒙联姻制度。康熙、乾隆皇帝东巡专程取道蒙古,既为探望嫁入蒙古的女儿,更为安抚蒙古诸部。观众可以通过清刻葡萄纹银高足杯等文物感受当时皇帝赐宴蒙古王公,把酒对饮、畅快淋漓的场景。
重视“祭陵”标榜“以孝治天下”
谒陵又称“上陵”或“祭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都以“恭谒祖陵,用展孝思”为由,标榜“以孝治天下”。谒陵礼仪初行于康熙时期,乾隆时期定制。祭陵时,皇帝要在陵前完成诸多礼仪,亲祀先祖;先永陵,后福陵,再昭陵。按古代规制,皇陵殿内要放置装有元宝、铜钱等九种物品的金属或木制宝匣,以护佑山陵,驱邪避祟。这些元宝分别以金、银、铜、铁、锡制成,乾隆时期以宝匣盛装放置于清昭陵隆恩殿内。展厅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清看守昭陵山河关防铜印,清天下太平铜钱,清金、银、铜、铁、锡元宝。
盛京皇宫是清朝开创时期建造的宫殿,皇帝祭陵后要在皇宫里停留几日,既为瞻仰先祖遗物,也为在此举行庆典、宴赏等活动。乾隆帝首次东巡后,在旧宫基础上增建了行宫,并从京城运来大量的御用物品。从乾隆时期起,庆典活动在盛京皇宫的崇政殿前举行。大政殿筵宴是东巡期间举行的一项重要活动。皇帝借谒陵置酒故宫,酬以父老,既体现出皇帝对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视,又可以加强皇室宗族内部团结,勉励盛京官员忠于职守。
此外,展览还以数字技术展现八个场景,分别是康熙皇帝的“隔涧射虎”“江河捕鱼”“视察水师战舰”“赐酒盛京老臣”和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看望爱女”“吃福肉”“登兴安岭”,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皇帝东巡之路。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