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晚明第一猛将刘铤率五千川兵大战努尔哈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3/3/19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www.pfzhiliao.com/m/

刘铤

阿贵文/图

刘铤(-年),字省吾,南昌人,明代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长期镇守四川。萨尔浒大战中和五千精壮川兵战死于辽东桓仁县境内。

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春,大明王朝和崛起于辽东的努尔哈赤后金兵,发生了一场震惊世人的萨尔浒大战。这场大战,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在萨尔浒大战的东线战场,素有“晚明第一猛将”之名的刘铤率五千川兵北上失利,全军覆没,这在很大程度导致明朝和后金攻防形势的逆转。

率五千川兵仓促北上

桓仁县红塘石村萨尔浒东线战场遗址

年(明万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获悉辽东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步步南窥,辽阳情况紧急。他决定和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地区来一次会战,争取一举灭了对方。会战总指挥、辽东经略杨镐命令杜松、李如柏、马林兵分四路出击,并紧急征召远在四川的刘铤为左府佥书司(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员),北上助战。明兵四路计9万余众,号称47万;努尔哈赤仅有3万多人马。由此拉开萨尔浒大战的血腥序幕。

萨尔浒,在今辽宁抚顺市以东的大伙房水库附近,萨尔浒大战的东线战场,也就是刘铤五千川兵全军覆没的地方,位于今辽东桓仁满族自治县瓦尔喀什旷野和富察之野(今桓仁县华来镇一带)。

桓仁县出土的后金军的枪头

后金这边,针对明军兵分四路的战略,努尔哈赤笑称“恁(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头五天就连破四路明军,歼敌五万多人,赢得大战先机。

从当地人提供的《桓仁建州女真志》一窥当时的史实:萨尔浒大战开打前,作为当时明军中有名的悍将,刘铤多次提出带3万精壮川兵北上辽东,由于他和辽东经略杨镐素来不和,朝廷又偏袒杨镐,故没有同意刘铤的计划。刘铤又向朝廷提出“地形未谙”,应推后进军日期,同时对朝廷配给他的由各地兵马组成的联军战力提出疑问。但朝廷态度很明确,不准他“擅作主张”。

无奈,刘铤只好匆匆带了五千精壮川兵,从成都万里迢迢赴辽,又率临时从浙江抽调的两万五千人参战,加上“打酱油”的朝鲜军上万人,组成东路军仓促北上。令刘铤哭笑不得的是,那些浙江兵也是仓促北上,他们大多穿着简朴的号衣或布面胸甲,还没入辽就冷得直哆嗦;“朝鲜兵皆披纸甲、柳条盔”,也就是甲胄用纸条缝制,头盔用柳叶做成,寒碜到家,哪像是准备打仗的样子!

当时,刘铤大军从辽宁县宽甸出发往北,因山路崎岖,未能按期进至目的地赫图阿拉。刘铤和抚顺萨尔浒主战场离得较远,处在其东南方向的桓仁县以西的位置。一时,马蹄辚辚,战旗猎猎,如林的刀枪击破辽河上的厚冰,片片雪花儿擦亮兵士的弓刀,眦裂着红眼的马匹不安地踏着蹄子,要寻着敌方的人马渴饮其热血。

由于军情不畅,加之路途遥远,刘铤还不知西路、北路的友军早已失利,损失过半,他仍懵懵懂懂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没想到中了埋伏,吃了他这一生中最大也是最无可挽回的亏。

全军覆没于辽东旷野

努尔哈赤(翻拍于沈阳故宫)

年三月初一,努尔哈赤在击败明将杜松、马林、李如柏等几路大军后,火速南移,迎击他最忌惮的刘铤大军。他令扈尔汉率五百名后金兵在阿布达里冈诱其速进,再另行设伏聚歼。努尔哈赤在降卒中找出一名机警的浙江兵,让他冒充明军,手持杜松的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要刘铤速进。此前,“最工间谍”的努尔哈赤已将刘铤军的指挥、数量、军器、士气、粮秣等情报,刺探得一清二楚。

刘铤信以为真,下令轻装急进。他们很快攻占了桓仁县栋鄂部的几处山寨,将那里的老弱妇孺尽数杀死,再一路北进,进至瓦尔喀什旷野时,忽遭后金兵主力攻击。后金兵仰面扣射,万矢如雨,铁甲骑军,奋力冲追。

当时,刘铤最倚重的五千川兵很多来自康藏地区的土司部落,个个强悍能战,军容壮整,意气昂然,又装备了四川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再套一层厚棉,可谓刀箭不入。

后金军骤逢异敌,急令右翼的四旗兵出击。他们想趁上岸明军结营未成一举歼灭刘铤军,没料到被迎头痛击。

后金八旗骁骑冲锋锋锐,数袭未果。川兵虽人数远少于八旗军,却殊不畏死,他们使用的是上带长刃下配铁环的奇怪兵器,加之战法诡异,八旗军一接战就极不习惯,打头的八旗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数小时被击败,当即退却。八旗军上下沮丧。

见骑兵不敌,努尔哈赤急令代善以“后军往助”,川兵寸土不让。《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记载:刘铤大军连续击退了代善强劲的步骑猛攻,八旗劲旅更是在四川步兵的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身经百战并经受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却而复前,如是者三”,双方激战多时,四川兵和浙江兵已非常饥饿,仍打得难分胜负。

清人后来的史料也记载了当时的惨烈战况:“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又说“川兵营甚坚”,“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

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白雪红血、杀气寒气,在辽东旷野上交织出一种奇怪的气息。鹰隼在空中兴奋盘旋,扇动翅膀扑向地上横七竖八的尸骸堆。一头头雪狼也呼朋唤友噗噗蹿来,急欲分一杯羹。

传说中的刘铤斤镔铁大刀

在桓仁县富察之野的那场激战中,刘铤早已杀红了眼,手舞那著名的一百二十斤镔铁大刀身陷重围,左冲右突。他左臂中箭,又战,右臂受伤,仍鏖战不止。自巳时战至酉时,刘铤面中一刀,被砍去半边脸颊,仍左右冲突,浑身是血,砍毙数十人,身中多箭,最后力竭而死。其养子刘招孙全力来救,手杀多人,也战死。后金军随后又迫降了远远落在后面的朝鲜军。朝鲜元帅姜弘立、副帅金景瑞跪地投降,明监军乔一琦投崖而死。

至此,明朝东路军彻底失败,努尔哈赤赢得了最后胜利,后金军伤亡仅七八千人。

我在桓仁县红塘石村萨尔浒东线战场遗址采访时,还了解到当年大战中有个插曲:大战即将结束时,红塘石半截沟,有两三千名浙江兵从恶战中气喘吁吁逃出来,刚集结在一山头,就被发现。多后金骑兵急驰而来,冲到山上,稀里哗啦很快将浙江兵全部杀死,尸骸覆盖山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村民在半截沟发现了大量被水土冲刷而裸露于地面的人马尸骨、铠甲残片、铅丸、铁刀、马鞍等,令人唏嘘不已。

明朝后金攻防形势逆转

刘铤和五千川兵战死沙场,血腥气笼罩辽东旷野,朝野一片震惊。由于刘铤生前粗犷耿介,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他死后竟被诬为谋反,险招灭门之灾。但刘铤很快又莫名其妙得到朝廷平反。由于其遗体始终未能找到,他的子孙在南昌大清河岸边建了一座衣冠冢,当地百姓称为“刘家坟”,后渐成村落,成为“刘村”。刘铤所使镔铁大刀也被明军将士抢回,由辛店村“外王”家族保存,后遗落于战乱中。

高句丽东墙遗址

一向能征善战的刘铤之所以兵败桓仁县境内,这可能跟“地利”有很大关系。辽宁桓仁县,是一个具有地缘政治特点的奇特之地,桓仁县的五女山山巅,是高句丽的第一代王都“纥升骨城”所在地,又是大清王朝的肇兴之地——年夏,努尔哈赤在苏克素浒可地区的费阿拉筑城“自中称王”,起兵征讨尼堪外兰,开始了他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在桓仁县以西,努尔哈赤很快吞并了兵强马壮、富甲一方的栋鄂部,如虎添翼,打起仗来越来越顺手。栋鄂部是建州女真的强大部落氏族,其先人原居东海瓦尔喀,明朝时著名的栋鄂城,就坐落在今桓仁县小孤山黛龙江(今大雅河支流)流域。

满族谚语曰:“小窟窿可以沉大船,小缝隙可以透大风”。萨尔浒大战,面对努尔哈赤的以少胜多、各个击破,早已危如累卵的大明军队如同一个百病缠身的老人,轻易就被打趴在地,七八万精锐灰飞烟灭,也耗去大半国力;努尔哈赤和他的继任者却在接下来的南攻辽沈、窥视中原、一统天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此消彼长、否极泰来的国运态势,竟在桓仁县五女山下呈现出地理学意义的隐喻——站在山巅点将台俯瞰,浑江、哈达河两条河流形成一个“S”走向的太极图形,那是大自然灵光乍现画出的圆融一笔,极是奇特,而桓仁县城就坐落在阴阳鱼的阳极上——始建于年(光绪三年)的这座古城,也素有中国唯一“太极八卦城”的美誉。

刘铤镇川战功显赫

在明末四川,刘铤可谓赫赫有名的人物。父亲龚显在少年时曾因贫流落到四川,被夜梦黑虎的卫使刘岷请到家中,敬为上宾。龚显为报刘岷的知遇之恩,把刘岷当父亲一样侍奉,改姓刘。因此,史书上都称龚显、龚铤父子为刘显、刘铤。

刘显年轻时精通武艺,臂力过人,又略通文墨,后到四川从军,很快因战功成名,升任参将。刘显平生屡立战功,曾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参将戚继光合力围剿大量登陆广东的倭寇,收复了兴化与平海卫,抗倭历史上称之为“平海卫大捷”。后刘显奉诏领兵镇守狼山(今江苏省南通市),统制大江南北,倭寇望风而逃。

刘铤4岁习武,自幼随父刘显南北征战,深受影响,强悍有父风,成年后受荫封为指挥使。《明史·刘铤传》说,刘铤力大无比,能单手托起一张放满酒菜的八仙桌;他擅使大刀,所用镔铁大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刘铤弓马娴熟,擅用袖箭,曾经用墨在木板上随便画点,然后用袖箭掷去,无不中的。又曾拉出战马数十匹,呼之俱前,麾之皆却,见者无不赞叹称奇。

刘铤长期镇守四川,治军有方,行则成阵,止则成营,装备精良,炮车火器齐备,是当时整个明军中最强悍的精锐之师。

明万历初年,刘铤首次随刘显讨伐川南叙州的九丝山(今四川叙永县境内)蛮人起事,立下大功。当时,明隆庆年间,四川南部都掌部落酋长阿大、阿二、方三等率众据九丝山称王起事。官军数次进剿均未成功。万历元年三月,四川总兵刘显调集四川官军及贵州等地土兵计14万人,从叙州向都掌部落发起了攻击。此时,都掌酋长阿大、阿苟、阿墨分别率兵把守九丝山东北峭壁千仞的鸡冠岭、都都寨、凌霄峰等据点,易守难攻。刘铤当时充任父亲手下的急先锋,他咆哮一声,亲冒疾矢,挥舞大刀,独自率先登上九丝蛮的土城墙,砍翻守军;再乘胜克取鸡冠岭、牡猪寨等60余个村寨,捕获阿大、方三等首领,俘斩余人。九丝城被攻陷后,僰人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年(万历十一年)春,刘铤被朝廷任命为游击将军,离川担任云南腾冲守备的任务。当时,缅甸人进犯永昌、腾越。刘铤率兵不作强攻,而是开渠漕运,补足粮饷,屯兵月余,最终迫降了连结缅甸反叛的岳凤大军,接着又大破缅甸军。这一战干得漂亮,刘铤因功被封为副总兵。

年(万历二十年),刘铤被授职为五军三营参将,正巧碰上日本的丰臣秀吉政府侵略朝鲜,羁押了朝鲜王子。朝鲜当时是中国的属国。刘铤主动请求让他率领五千川兵前去支援,万历皇帝下诏让其出征。刘铤从成都万里迢迢到达朝鲜时,倭寇刚一接战就死伤不少人马。刘铤直奔尚州乌岭。乌岭绵延七十里,悬崖峭壁间只有一条路可通,倭寇凭借天险,负隅顽抗。刘铤手下勇将查大受、祖承训等人寻小路翻过槐山,出其不意出现在乌岭背后,一阵袭杀,倭寇惨败,移兵驻扎釜山浦。刘铤和祖承训等人进兵屯驻大丘、忠州,用水军在釜山海口布防,倭寇最终退出朝鲜。不久,刘铤大军奉命回国,继续驻守四川成都。

平缅甸,安罗雄,退倭兵,克播酋,击倮人,大小数百战,一代名将刘铤耀武扬威,风光无限,直到年(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大战东线战场殉国作古,终年六十一岁。一如深秋的枫叶,在风中绽放出最后一抹红晕,落叶为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