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沈阳网」
每当提起幸福这个词,大脑便会自动开启检索引擎,在海量的记忆中提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和感觉。当幸福的片段再次浮现,美妙的体验也会随之而来,让人不自觉地露出甜美的微笑。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是可以充满幸福体验感的。
日前,沈阳著名文化学者、诗人、词作家冯述先生在接受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两代帝王都的沈阳,我们有着太多得天独厚的福之鸿运,城市中也有许多以“福”命名的风采。
而若将这些“福气满满”的点位连线,更能助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A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都是福运的体现
其实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千百年来人们对福的期许,都是十分推崇和认同的。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们企盼福气的到来,“福文化”一直都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寄托。就连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据说也是相中了沈阳天时地利的福气。
年,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将后金都城迁至沈阳。据沈阳市传统灯谜代表性传承人王传章先生介绍,虽然关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的缘由,历史典籍和民间传说都有诸多版本,但从之后的历史发展结果看来,显然努尔哈赤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此次迁都不仅是盛京文化的肇端,还为其后大清王朝年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市中的福气似乎也随着帝王的到来,得到了延续。
如今,漫步街头,我们总会与城市中的“福”不期而遇。比如在沈河区的多福社区里,“迎福墙”“千福榜”“祈福石”……与福相关的元素所见皆是。再如,坐落在沈阳故宫凤凰楼高台之上的永福宫,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庄妃)居住、辅政和养育皇子福临的地方。前些年,沈阳故宫博物馆根据有关资料,将永福宫复原成庄妃的寝居场所,并在室内复原了万字炕及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摇车等物,再现了皇太极时期庄妃及福临的生活面貌。
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福文化聚集地,一路向东看去,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所在的“福安里”、皇寺祈福大会、福陵社区、清福陵等等,沈阳有众多以“福”为名的宝地。王传章说,多个民族在城市融合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还有山山水水的自然风光,其实也都是福气的体现。
B
沈阳“福文化”的源头还可以追溯更远
如果再向历史深处望去,其实沈阳福文化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得更远。“沈阳的幸福历史悠远绵长不断线,横向打开亮点频闪连成片。”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志强先生这样评价。张志强有着丰厚的城市史研究经验,沈阳市第一本城市史就是由他独立编纂的。张志强认为,沈阳的幸福点是“有线、有面、有片”的。
“候城的建立是沈阳的第一个幸福点。从秦汉时期起,城市有了固定的地点,此后多年城市选点基本没动过,这本身就是一种福运的象征。第二个幸福点离不开皇太极,是他将沈阳定位成东北第一城,皇太极之后的帝王又把沈阳变成清代开国之都盛京,此后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市结构调整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文化也定型了。”张志强认为,人们喜闻乐道的盛京文化也是一种福文化,其本质应该是当时新兴王朝的建立,极大改善了这里人们的生活。
在张志强看来,几百年来,沈阳的福运始终绵延不断。“民国初期,沈阳的福运体现之一,就是设置了‘市制’。在全国被称为‘市’的城市,沈阳是第二个。年有了广州市,紧接着的年,便有了沈阳市。”张志强说,这也说明在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中,沈阳是超前的。
C
对“福文化”的期待
是不变的追求
于一座城,于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能被绵远悠长的“福运”“福气”包裹,是我们的幸运。但如何才能更好地激活这些幸福点,让其更契合当代人对幸福的期待?或许这才是我们研究这些福运真正的价值所在。而这也与文章开头冯述提到的“将这些‘福气满满’的点位连成线”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早在多年前,冯述便提出了以特色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的特色文化社区改造提升理念。响当当的多福社区品牌的创立,冯述是总顾问、总策划、总设计。在谈及如何将沈阳地方文化之一的福文化做强做大时,冯述提出,可以换一个思路将以“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充分融合,在文化上引起共鸣、在视觉上产生震撼、在体验上收获享受,实现“抬头带福、低头见福”的正能量体验场,“当所有的通道都打开了,福运的血脉也就相连了。”冯述说,“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值得城市深耕的。
记得在年,新春祈福皇寺庙会一时成为新的城市景观,不少市民都沉浸在民俗文化大餐中,品味了热气腾腾的民俗元素。年长者赞扬庙会对传统文化民俗的继承与发展,年轻人向朋友们疯狂“安利”此次庙会,“如果未来城市能有更多的福文化主题活动,我一定还带家人去寻找幸福、打卡幸福!”市民刘先生如是说。
把内心对幸福的期盼,与城市的民俗活动相搭载,起码这份热情源于每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热爱。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