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故事
我是刘吉程,笔名吉成。辽宁本溪人,现居住在大连市。
一个普普通通的面团能做什么?大多人应该是做成包子、饺子、面条等,吃呗。
但面团在我手中,可以变成超有范的艺术品。一个小小的面团,让我走进了大学讲堂,走出了国门。
我的作品曾被沈阳故宫博物馆、多国大使馆收藏,还获得过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面团里藏着大学问,藏着大智慧。今天我将带你走进面塑行业,看看这团面究竟有多神奇。
(我在制作面塑作品)
年,我出生于一个面塑世家,耳濡目染下,我从五六岁就开始玩面团,捏什么像什么。父亲觉得我很有天赋,就细心教导我。
面塑俗称“捏面人”,面团在艺术家手中经过捏、搓、揉、掀,再用小竹刀点、切、刻、划,顷刻之间,鲜活的人物就呈现出来了。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技艺,但是不能以此为生,养家糊口还得另寻出路。
年,我到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了山水国画和工笔画。进修后,找到一份广告方面的工作。
但我心中最爱的是面塑,一心想把它发扬光大,所以业余时间都在琢磨,并潜心研究。
艺术不被人所知之前,注定是孤独的。耐得住寂寞、扛得过时间、付得起劳动,也是艺术必走之路。
我觉得面塑这项技艺急需改变,因为它只是一项民间艺术,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面塑仕女作品)
面塑作品无法长期保存,成品之后,今天掉一个胳膊,明天掉一条腿,几天后就成了一个脏面团。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面团的配方。我开始着手改进配方,看似简单,做起来可真难。
制作面塑所需的面团,蒸熟之后,要放半年时间。这半年中,如果没有发霉变质,那就说明面团经受住了考验。
我需要找到一种配方,保证面团既不掉色,又要防腐蚀,还需要硬度适中,能捏成作品,成品之后还要不怕太阳晒,也不怕碰不怕摔。
没有现成的经验,我只能自己找各种天然或化工的原料,反复试。经过了上万次实验,终于制成了符合要求的面团。之后的几十年,我一直在不间断改良配方。
(安装面塑作品“梁山好汉”)
现在我的面塑作品,比字画保存起来还方便,可以存放在常温中,永久保存,如果怕脏,套个防尘罩就可以了。
好钢还要配好刀,我也改良了面塑工具。我用的面塑工具,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是我用双手在磨刀石上,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记得当时工具磨好时,我的手指也磨掉了一大块皮。
当我把面团配方和工具研究得有点起色后,我又开始研究人物造型。
因为传统面塑的造型,既抽象又不生动,而且不精巧更欠缺细节。我想在面塑中,融入一些美术技巧,让它更具体形象。
但是以什么为突破口呢?我想到了制作仕女面塑,因为她们神态各异、身姿婀娜,而且服饰多样鲜明。
(小学生课堂)
为了让人物活灵活现,制作前,我会翻阅历史典籍,在字里行间揣摩人物的性格和曾经的命运。
制作过程中,我先做出必要部分,再一部分一部分去组合整个作品,真正突出了“塑”的特性。
除了注重人物面部表情,我对配饰和衣物也力求完美。
仕女头上的吊坠,所用的面团还没有小米粒大,用一根蚕丝线串起来,再配上色彩艳丽的颜色,细节感爆棚。
一些服饰的花纹,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制作。如果绣花的花纹,就用面贴上去,如果是印花的,拿有颜色的面向上晕染。人物的眉头和眉梢,都要粗细不一,透明度也不相同。
艺术没有捷径,只能去实践,经过若干次失败后,才能找到规律。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成功最终曲的伴奏。
(中国民间艺术在波兰)
经过一段时间不懈地努力,我取得了成功,制作的仕女作品,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她们的形态具备了各式各样的表情,仿佛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诉说着喜怒哀乐。
升华了仕女面塑的技艺后,我又涉猎了其他人物形象和场景。
我的面塑作品,在传统面塑技法上加上了现代思维,从而融贯古今,风格多样。既有小桥流水的境界,也有气势磅礴的场面。人物形象喜怒哀乐溢于表,悲欢离合寄于形。
成功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让我更有信心沿着这条艺术道路前进。
面塑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千年历史,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人们会用面塑做装饰品。
我的面塑作品栩栩如生,非常受欢迎。慢慢地,我有了一些名气,经常有学生上门求教,我也乐于将面塑技艺传授。
(参加匈牙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