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来自国家博物馆
沈阳故宫平面图
努尔哈赤御用剑与皇太极御用刀
皇太极半身像
康熙皇帝半身像轴
霁蓝釉兽耳尊
霁蓝釉簠
青花云鹤纹爵◎丁雨
在《碧血剑》里,男主袁承志曾经手持金蛇剑,潜入盛京皇宫,刺杀皇太极。袁承志称呼皇太极为“鞑子皇帝”,但他刺杀皇太极的地点却叫做“崇政殿”。不知道袁承志见到这宫名之时,是否心头有过一丝异样:“鞑子”也会起这么文绉绉的名字?金庸先生有意无意间创造的情境张力,却蕴含着观览清朝物事时常闪烁的困惑:满族统治者们,一方面竭力保存着本民族的特性;但另一方面,又处处显露着对中原文明的追慕与接纳,这看似矛盾的情形由何而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金玉满堂”盛京旧物中,或能获得解答这困惑的点滴启发。
盛京旧殿
虽然都是清廷宫殿,但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和中轴对称的北京故宫颇不相同。其由东到西的三路宫殿,恰是满清由早到晚“层累历史”的见证。其中东路建筑和中路建筑兴建于清军入关之前的“创业期”,意义尤显不同。两者对比,更能显现出早期后金-大清政权的迅速发展。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核心,十座方亭略呈“八”字形排开,布局方式与中原宫阁殊异。十座方亭中有八座以八旗之称冠名,可见兴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东路建筑,其建造理念源自后金当时最高权力的组织形式——八王议政,而“八王议政”又以我们熟知的八旗制度为基础。康熙《大清会典》有载,“国初于笃恭殿前列署十,为诸王议政之所”,“笃恭殿”即指大政殿,其所描绘的正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宫廷情形。
中路宫殿为皇太极统治时期所建,其与东路宫殿布局迥异,却与北京紫禁城神似,宫殿安排规整有序,前朝后寝。在《碧血剑》中一度登场的崇政殿,正是中路宫殿的正殿。中路宫殿和东路宫殿在布局上的差别,反映的正是后金-大清政权政治局势和政治组织的急速变化。
年,努尔哈赤溘然长逝,其临终前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皇太极在一番勾心斗角、刀光剑影后即位,其汗位得之不易,自然要在政治上进行洗牌。在努尔哈赤时期的体制下,皇太极即便登临汗位,其权力仍面临着三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代善的威胁。正因如此,加强自身权力,削弱八旗势力,在其登位后势在必行。
在当时建州女真的权贵中,皇太极最重视书本学习,时人曾记录到:“闻胡将惟红歹是仅识字云”,“红歹是”即皇太极。史书记载,皇太极“性嗜典籍”。正因如此,当皇太极面对权力斗争,特别是政治改革的复杂问题时,他自然也会从汉地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皇太极取消三大贝勒“并肩共坐”的制度,巩固地位之后,大量任用汉人官员。天聪五年(年),皇太极接受汉官建议,模仿明朝设立六部。天聪七年(年),汉官宁完我提出“参汉酌金”,即以明朝制度为模仿对象,建立后金制度,这一提议迅速为皇太极采纳,成为皇太极乃至其继任者进行政治制度建设的战略性指导思想。登极为帝,南面称尊,或可被视为实施这一提议的标志性时刻。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登基为帝,方方面面向明廷看齐。
政治体制的变化体现在建筑上,便是宫殿格局的巨变。中路宫殿建成后有定制:“自大贝勒以下,出入由左右两阶,不许由御道行走。”皇权的至高无上,由内而外,尘埃落定。当清军入关,爱新觉罗氏真正成为东方帝国的统治者时,盛京旧宫自不复往日活力,然而,几百年后转身回望,重楼玉宇、高阁台榭,却清晰地将初创霸业的苦心经营印在故都的中央。
帝王身心
入关之后,满清统治者为了驯服汉地民众,实施极其严酷的“剃发令”和“易服令”,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政令颁布本身和政令实施的血腥过程,昭示了满清统治者矛盾复杂的心理:因人数少而惶恐,因曾经落后而自卑,因征服而自矜,因统治而迫切需要认同。满汉衣冠,一时间成了是否忠心于新王朝的焦点。然而,漫步展厅之中,盛京旧宫的衣装宝座却令人玩味,若斤斤计较于衣冠,那腾飞而起的龙凤仙鹤,是否是对满洲旧俗的背叛呢?
入主北京的大清皇帝们,从来不曾忘却本族龙兴之地。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曾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旧宫。既然是皇帝回乡,当然不能忘记给老家做出些贡献。盛京宫殿中路建筑的两侧行宫建筑和西路建筑的建设,便是乾隆帝的手笔。乾隆带给留都宫殿的变化,并非满洲旧俗的固守,反倒是汉地精华。西路建筑是以收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的文溯阁为中心的建筑。且不说这两套书籍乃是中原文化精粹,连建筑形式也是模仿宁波天一阁而造。盛京宫殿的汉化意味又由此加上了浓重一笔。
和盛京旧宫的情形相同,展厅中来自盛京的珍宝,其面貌与北京故宫所藏无二,几乎看不出更浓烈的满洲气象。这大概反映了满清皇帝对留都的重视——有了好东西也不忘在老家放一份。但某种意义上,或许更暗示着帝王的纠结。
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宏才伟略,最为人津津乐道,是相当典型的例子。在清宫剧的反复演绎中,其形象对我们来说已经极为亲切。但在这三位皇帝的心中,究竟是如何看待满汉的呢?
《清圣祖实录》中记载,康熙帝曾宣称:“朕于蒙古、满洲、汉军、汉人视同一体。”但在给满洲臣子的回复中,他又说:“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康熙帝年少之时经历三藩之乱,其对汉人的提防警惕渊源有自。
与康熙帝相比,雍正可能更热爱汉文化,因此雍正对于满汉问题的处理,颇有意趣。雍正时期发生过著名的曾静案:曾静的学生张熙劝说川陕总督岳钟琪效法乃祖岳飞,起义反清。岳钟琪上奏之后,雍正拘押了曾静。谋反之罪,在任何一朝都必死无疑,但以残酷无情著称的雍正帝却没有杀死曾静,而是大费周章地一一反驳,试图说服曾静,最终甚至赦免了心悦诚服的曾静。雍正帝说的是满清的道理,但其中的逻辑起点却来自《尚书》“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乾隆汉化程度之深,以至于稗官野史将其身世书写为汉人。但其
登位之初,即下令斩杀曾静等人。而乾隆时期文字狱大兴,自然也是他在满汉纠结间迫害性妄想症发作的体现。
敏感的皇帝们内心如何想象满汉,事涉军国,不容马虎。但日常生活运行中的点点滴滴,或许又在另一个层面展现了皇帝们不自知的变化方向。
展览中的宫廷陶瓷,便是一例。
乾隆时期生产的霁蓝釉兽耳尊,明显承袭自明代御窑的陶瓷生产,而非清代独创。至于霁蓝釉簠、青花云鹤纹爵,其渊源更可上溯至三代礼器。礼乐文化堪称华夏文明的要义,清人并无铜资源紧张的压力,以陶瓷仿古礼器,未必全然是为了祭祀场合,已有可能是日常的趣味,而这细微之处透露的,却是满清统治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礼乐精髓的深入吸纳。
乾隆帝有几大著名的娱乐项目,一是写诗,二是收藏。若以数量论,乾隆帝当能以4万首诗的数量霸榜。若乾隆帝一出生就能写诗,这个总数需要他每天写1.5首。虽然质量不高,但凑字压韵本身也还是要费点时间。就算最开始是刻意为之,如此坚持,也堪称真爱了。关于收藏,虽然乾隆帝随手“到此一游”的习惯不好,但在鉴赏眼力和藏品研究的水平上,乾隆帝水平不低,其对宋瓷的认识即便放在今天也堪称登门入室,可见其曾投入相当的心力进行研究。展览中还有一套乾隆朝的编钟特磬,金玉辉映,气象不凡,其中特磬由来自新疆的整块和田碧玉琢磨描金而成,极其精致。古时并无三维设计图纸,钟磬制作,显然需要精研文献,仔细琢磨,方能大致准确。乾隆帝不厌其烦、不远万里、不惜重金,特制上古乐器,当然显露了对儒教礼乐的尊崇。其虽敏感于满汉关系,但汉地文化与传统,恐怕早已是其统治手段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的理念恐怕并不是魏源的独创。早在两百多年前的盛京,清太宗皇太极早已把这理念彻底地躬身实践了一遍,无非是“师汉长技以制汉”。从这个意义上说,历代大清统治者虽然满怀纠结,但却是有这么一条祖宗家法的。只可惜,晚清的皇族子孙胆魄见识相较乃祖皇太极,远矣。摄影/丁雨
(沈阳故宫平面图引自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