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沈阳记忆老沈阳与新沈阳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3/7/28

沈阳,这座我土生土长的城市,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令人骄傲的辉煌值得追溯和探索。新乐遗址考古证实,早在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两处人类遗存表明,距今有十一万年历史的沈阳先民就会造“石菜刀。侯城一一沈阳年前的名字,汉朝的军事重镇。沈州一一沈阳年前的名字,沈阳从那时起当算是城市。沈阳一一年前出现的名字,后曾被盛京、奉天、承德取代,几经周折再次确立的名字。

位于沈阳皇姑区塔湾街的古塔,建于年,它见証了沈州城的辉煌和破败。

因佛塔内供藏颗舍利子,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

长安寺,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沈阳商业城后身。据说是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所建。民间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说法,可见长安寺是沈阳最古老的建筑群。

这张《盛京城阙图》标明,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的宫殿,坐落在沈阳城的北端,背靠“九门而面南,位于城市中央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

因处于战乱年间,当时的宮殿不过是一处简陋的平房,一座二进四合院而已。努尔哈赤在这里居住了短暂的十八个月后便匆匆告别了人世。

如今这里地处繁华的中街豫陇城,川流不息的人群可以随意走进昔日的皇家宫殿,老罕王该会作何感想呢?

在汗王宫的右前方,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居住的豫亲王府遗址。玻璃罩下的残坦断壁以及精致雕刻的影壁石墙,依稀看出当年的辉煌。根据《盛京城阙图》记载,在汗王宮的左前方,应该还有英亲王和睿亲王王府,只是深深地埋在了地下。

清初城市的“井字大街,第一横画的中心在故宫,第二横画的中心辟为商业街,命名四平街,又名中街。至今,这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已有多年的历史。

清初的中街东起钟楼(中街路与朝阳街交叉口),西至鼓楼(中街路与正阳街交叉口)。

钟鼓楼都是方形,东西南北各设一个孔门,顶层悬挂钟或鼓,二层设置碑志,来往行人都从下层的十字孔门中穿过。

钟鼓在清代用来夜间报时。一夜五更,每更约为两个小时。从晚上七时起更关闭城门,五更一过城门大开。每当到了更点,钟鼓齐奏,随后八门八关依次鸣锣,拨动着老沈阳的脉搏。不过沈阳的钟楼从来不报五更天,这是因为皇太极梦中听到努尔哈赤嘱咐:“盛京是我向上天借的,并保证三更借五更还。千万别打钟报五更,否则我们的基业就沒了。从此四平街上的钟楼绝对不能敲响五更的钟声。

这座一百多年前的吉顺丝房,不但外表豪华气派,而且内部装有暖气电梯等近代先进设备,在当年中街首屈一指。

这座四层的缺角大楼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楼东南角地基处有一家小小杂货店,吉顺丝房要盖楼迫切需要这块小地皮,就找小店主人协商,无奈此钉子户甚为坚固,哪怕寸土寸金补偿他也不搬,吉顺丝房盖成的大楼只好缺了一角,小店也借着吉顺这棵大树发了不少财。

在这条镌刻沈阳繁华记忆的老街上,有过众多名闻遐迩的老字号,然而随着世事变迁,那些老字号浮浮沉沉兴衰递变,如今仅存的只有中和福茶庄、天益堂和萃华金店三家了。中和福茶庄开于清光绪八年(年),自办茶场,自拼自配,是当时名人显贵的首选。据说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此曾题写对联以当茶钱:一庭春雨瓢儿茶,滿架秋风扁豆花。

天益堂始建于清道光四年(年),历经沧桑悬壶济世,为沈城人称道。据说天益堂财东武学畴的父亲20岁时闯关东,挖到了一棵净重八两的人参,卖参发了大财,衣锦还乡置办各处产业。其中的私家药铺传给了武学畴后,他将其对外开放并取名天益堂。

萃华金店位于中街西口坐南朝北。它的创始人关锡龄是锡伯族人,年在中街辟祖遗产开金店,名为萃华新首饰楼。金店名声日起,派专职店员送货到门,并办理赊销,从此逐渐壮大。

在长安寺巷西侧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一一东三省官银号。关于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这座伫立了百余年的老建筑,几经易主6次更名,将一世繁华留在了东三省官银号的名字上。

一年,彭贤任东三省官银号会办兼总商后升任总办,兢兢业业为奉省财政和张作霖本人贡献极大。传说在张作霖骑马闯荡江湖年代,一次被官兵追杀逃到彭贤老家,彭父将他藏到一口破缸之下躲过追兵免除一死,张作霖当即跪拜彭父为干爹。若干年后,张作霖为报当年救命之恩,将彭贤安排管理东三省官银号。

李连贵熏肉大饼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传,年李连贵逃荒到梨县城后,开了一个经营吊炉饼和熏肉的小店。一位老中医把用十几味中草药熏肉的祖传密方传给了他,经潜心研究和实验,终于制作出了风味独特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年,李连贵孙子李春生背着一锅老汤来到沈阳,在中街古楼西南角的广生堂胡同开设了李连贵熏肉大饼,生意兴隆,受到沈阳市民的认可。

这座历经变迁本色依旧的百年老建筑建于年,名为萃芳楼茶园,是当时沈阳城最好的小剧场。茶园易主又先后更名为庆丰茶园、明卿大舞台、奉天大舞台、沈阳大舞台、辽宁京剧场、沈阳剧场,直至如今的刘老根大舞台。虽历经数次更名,唯独沒变的是,它始终是一家剧院。

大舞台剧院旁,一条胡同因曾出产闻名全国的奉锣而被称为铜行胡同。当时的奉锣独具特色,有开锣定音之绝,畅销全国各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两旁各种乐器商行。

插点八九十年代的老照片:

文字图片:

美好生活

阿里情怀

故人___1

XC碧海蓝天

瞎幾吧唠嗑

倭伤不起

聲控

素材整理提供:飞月旅游.庄河老葛

沈阳故宫是值得沈阳人炫耀的古建筑之一,与北京故宫并称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在初春的一个艳阳天,我兴趣盎然地走近了它。

沈阳路一一这条铺满青色方砖的街路,守护着金瓦红墙的故宫数百年,曾是昔曰的皇家禁路。行人不得通行,文武官员至此也必须下马。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条路上的围栏才被拆掉,允许行人通行。

沈阳路位于怀远门(大西门)和抚近门(大东门)之间,全长千余米。它见证了故宫的前世今生。

沈阳路上的文德坊和武功坊,昭示着昔日皇家的威严,按照大臣上朝排班的文东武西矗立在故宫宮门两侧。

老沈阳人也把“文德坊、“武功坊分别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年),先后经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努尔哈赤进沈阳后修建;中路为皇太极继位后兴建;西路为乾隆东巡和为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

北京故宫皇室等级建筑均为黃琉璃瓦,而沈阳故宫的黄琉璃瓦绿剪边儿建筑,其实是亲王的等级。反映了皇太极羽翼未丰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盛京皇宫内最庄严神圣的地方。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年(顺治元年)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大政殿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庭院,其帐幄式建筑造型及布局,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生动而具体的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

凤凰楼,建在约4米的高台上,共3层,是当时沈阳城最高的建筑。当年皇帝后妃们夏日在此观景纳凉,皇太极也曾在此召集诸王贝勒读书讲史。据说当年站在楼上能望见抚顺城。

凤凰楼也是后宫的门户,与北京故宫“殿高宫低不同的是这里“殿低宫高。这源于满族民俗:当时的满族生存状况恶劣,为防范虎狼等野兽的攻击,于是将居住之所建筑在土台之上。

索伦杆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丈余高,顶部有一碗状物,专门放置谷物肉碎祭祀乌鸦。它源于乌鸦救祖之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业之初被明军追杀,情急之下卧倒在一条沟里隐蔽。这时一群鸟鸦纷纷飞来,严严实实地盖在他的身上,才幸免于难。清太宗皇太极也得到过乌鸦的解救。所以专门在沈阳故宫清宁宫前设立“索伦杆。

在清宁宫边竖立着一根沈阳故宫中唯一的烟囱,被称为一统江山,共11层又零3块砖。清朝共有12位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而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3年皇帝。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呢?

沈阳故宫御花园

沈阳故宫御花园

这座故宫中带有清新淡雅意境的建筑是文溯阁,建于年,是故宫中的藏书楼。白墙、黑柱、绿瓦是水和木的象征,是古人经常采用的一种防火措施。

这里曾收藏鼎鼎有名的《四库全书》。这是一部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用十二年时间修成的中国古代大型丛书,主笔纪晓岚,总校对刘庸。全书修成后抄录四份分藏于北京故宫、圆明圆、承德避署山庄和沈阳故宫,后又增加杭州西湖行宫、镇江金山寺和扬州文汇阁。文溯阁中的《四库全书》在民国时得到张作霖父子的极力保护,日本人占领期间虽垂涎欲滴但始终未能得手,年中苏关系紧张时,秘密运至甘肃兰州保护,但至今未能归还沈阳。

这口金代交龙钮大钟,是沈阳市内著名的古代传世文物。公元年铸造,周身铜质,高厘米,下口径厘米,重0千克。曾为盛京钟楼的定更鸣钟,钟楼拆除后送入故宫珍藏。

沈阳人有一句老话:不到城里见不到“大世面。实际上大世面则是大十面的谐音。大十面学名石经幢,因它的八面形石柱外加上下两面而得名。据说大十面是辽代末期在沈阳北顺城路所建崇寿寺中的遗物。现存于故宫。

这座存于故宫的雕刻精美的影壁,是豫亲王府中的遗物。

在沈阳故宫的东北角,有一座很袖珍的小庙叫中心庙,占地不过半亩,内中只有一间庙堂。中心庙虽小地位却最重要,是明清沈阳古城中心的标志。

关羽是滿族崇拜的武圣人,年后金迁都沈阳后,选了城里最中心的位置,把关老爷”塑像恭恭敬敬供在庙里,称做忠庙,因庙名竖着写,后来被念成了中心庙。皇帝建故宫时出于对庙中神灵的敬重,北面宫墙到这里特意拐了个弯,对庙里供的关公、土地、山神、城隍、财神“各敬三尺,合起来一丈五尺,形成了现在的空地。

行走在沈阳城的大街小巷,总会被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地名所吸引,并不由产生一种迫切的愿望:打捞历史,追根溯源,探索那些深藏的精彩的传奇故事。

太清宫,这座恢弘的建筑早已为沈阳人熟知,不为人知的还有深埋着的陈年故事。传说清康熙年间盛京久旱大灾,全城民不聊生。全真道龙门派第八代传人郭守真,观天象搭祭台施展法术,为盛京城求得大雨,解决了旱情。官府应郭守真请求,在求雨角楼旁的一处水泡子上修建了这座道观供人修行。如今也不难看出这座建筑群明显低于地平线。

太清宫是东北道教第一丛林,东北道教活动中心,始建于年。始称三教堂,清乾隆四十四年改称太清宫。现有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殿、三官殿、吕祖殿、郭祖殿、邱祖殿等八座殿堂。

灵官殿门前的一幅对联挺有意思: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坊。

这座传说中郭守真求雨的角楼,是清初盛京城墙的角楼。如今它与太清宫相互守望,成为了一处历史的见证。

东北大马路,简单且又霸气的名字,是张作霖时期为显示其东北王的威力而命名的。当年在东北大马路中段有一处大广场,立有一尊张作霖的铜像。传说,张作霖被炸身亡后,曰本兵为寻觅金属制造武器,便准备拆除此铜像。一枪托砸下去,铜像隆隆作响剧烈摇晃,一声巨响后,一团烟雾从铜像中喷涌而出,在空中化作了张作霖的相貌,遮天蔽日般朝曰本兵俯冲下来,几个曰本兵当场吓破了胆,死了。

现如今的东站,默默地固守在城市的一角,几乎被人遗忘。然而这座当年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车站,曾奋力与曰本人控制的南满站相抗衡,让海龙及附近各县的农副土特产品均由中国铁路转运。

提起东站,不能不提到守护东站的人一一王明宇。他因卓越的管理才能、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精通铁路建造,使奉海铁路历时三年修完,中外人士莫不为其神速而惊讶。这座公馆与奉海站同时修建,站在公馆楼上的八角瞭望亭上可以直接望到奉海站。

当年的王明宇公馆,如今已变身为大东区图书馆。

珠林路,源于曾经的珠林寺。这是建于后金初年(年)的沈阳市内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座寄骨寺。皇姑屯事件后,元帅林尚未竣工,张作霖尸体暂厝在帅府院内,九一八事变后曰本人占领帅府,便把张作霖的棺木移到珠林寺,一放就是6年。

老龙口酒厂,始建于年(清康熙元年)。传说当年山西客商孟子敬在此兴建酿酒作坊,可院内一口深井井水苦涩不适酿酒。一位受过他恩惠的敖公子来到井边纵身跃入井中,随着一声巨响,一股水柱喷涌而出直冲云霄化作一朵白云,云端立着敖公子飘洒离去。原来是龙吐天浆!从此苦水井变成甜水井,“老龙口便世代用这甘甜的井水酿酒了。

东北讲武堂,作为奉系军阀的军官学校,在中国军校史上非常著名,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官学校、云南讲武堂时称中国四大军官学校。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张学良下至连排长,大都由这里毕业,办学11期共培养学员近万人。

清初,在沈阳古城东侧的两条横向和两条纵向相交的街路,南北走向的两条被称为大什字街和小什字街。这两条街名在清迁都北京后,被一同复制了过去。

堂子街,源于清朝建都时修建的”堂子庙。“堂子滿族语为神庙,这是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进行祭祀的场所,老罕王努尔哈赤的遗物均收藏在堂子内供奉,除皇室直系外,任何人不准入内。

年,一位名叫司督阁的苏格兰传教士,在沈阳施医办学,先后开办了第一家西医诊所(医院);第一家西医学堂(盛京医学堂);第一所医学院校(奉天医科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医学专家学者。

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为当年的奉天医科大学图书馆。医院办公楼。

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原址为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建于年。建国后先后更名为沈阳市第六中学、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东关模范小学。

年秋至年8月,周恩来在这里学习生活,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誓言。

魁星社区得名于魁星楼,该楼始建于明代祟祯元年(年)。据说魁星的造型为右手握笔左手捧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一只大鳌的头部,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主要是为了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清代才子王尔烈当年曾到沈阳魁星楼拜祭题匾,后来孙中山也曾来此祭拜。张学良夫人于凤至曾亲笔题匾有求必应,以保张学良成才。

今天的沈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