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文心若水,如沐春风记著名书法家宋慧莹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2/10/28

原文标题:如沐春风作者:卢林

与宋老师相识已有30多年了.大概是年吧,我那时还不到20岁,痴迷书法,每周五必到当时沈阳市唯一的书法活动场所一一沈河区文化馆,去向当时沈阳地区大部分书法家讨教书法,其中就有沈延毅、霍安荣、冯月庵等大师,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后来成为恩师的哲成老师。就在那个时候,认识的宋慧莹老师。

后来,知道哲成老师、宋慧莹老师同拜在沈延毅老先生门下。按这层关系,我们这几名同门师兄师弟们则称呼宋慧莹老师为“宋师姑”了。

提起宋老师,脑海一闪,“如沐春风”一词就跳了出来,的确如此。宋老师本人就“如沐春风”一般的阳光灿烂。别人见到宋老师,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近一段时间,辽宁省书协与我们沈阳市书协一起承办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和“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邀请展”。我与宋老师到中国书协联系工作,中国书协的人不论年长、年幼,见到宋老师就“宋大姐”,“宋大姐”的开口频呼。后来知道,那是在年宋老师随中国妇女书法家代表团出访日本,代表团顾问佟韦先生向客人介绍宋老师时诙谐地说:“这是辽宁的宋大姐”。“宋大姐”的这一称呼就传了开来。

《圣教序》中有言:“名无翼而常飞,道无根而永固。”一个人的名称,尤其是带有一种特殊亲切感的名称在社会上传播,这“名”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永固的“道”相伴随。好的名称,定有好的“道”相伴随。看来“宋大姐”的这一称呼,是伴随着宋老师雪中送炭般的真诚付出,苦口婆心般的鼓励后学,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和孜孜不倦地探索书法这些具体的,繁琐的为人、为事、为艺而积淀下来的。

提到鼓励后学,我深有感触。我受哲成老师启蒙学习书法,但初学阶段心蒙手拙,愧受师恩,由省书协送展的全国展览总是屡屡落选。每次去省书协取作品时,总是能不期而遇地见到宋老师鼓励的目光,时间长了,这种鼓励的目光渐渐地溶化了那种刻意强为的浮燥心态,也渐渐地在内心深处生出一种不宠无惊的禅意来。文心如水,越冻越硬,一旦遇到些许温暖,便释然溶化了。这大概就是沐了春风吧?写到此,不禁也想随声一呼“宋大姐”,但师道即天道,还是叫“宋师姑”吧。

欣赏宋师姑的书法作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感受,我觉得那就是“茶”:不象酒那样浓烈醉人,也不是水那样淡然无味,更不是饮料那样香精香料添加得不亦乐乎。宋师姑的书法象茶一样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回味无穷。而且是绿茶,初看似无色,初品似无香,但能沁人肺腑,能醒人耳目。可谓:一杯在手,唇齿留香。

翻开《慧莹书法》的折子,一种清风扑面,花雨弥空的气息阵阵袭来。在文字的线条间流淌着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欣喜,一种快适,一种由真心真意而带来的真趣,完全是天性使然。就像人迹罕至的山野鲜花,本不刻意去挠首弄姿地图人欣赏,而是静静地自我绽放,你看也好,不看也好,你欣赏也好,不欣赏也好,就这样“无意苦争春”地开放着。

我写字一直“作”气太重。近来由于工作关系,与师姑往来频繁。一日下午,在宋老师办公室看她写字,写的是《般若婆罗密多心经》小楷。在写的过程中,来客不断,电话频频,数次打断书写。但见宋老师,处乱不慌,边写字边对来客说:“等一下我把这行写完的,啊!”。我这时脑海浮出齐白石大师“笔如农器忙”的话,在旁插话:“等宋老师把这条垄铲完的,啊!”来客一笑。

我感觉宋老师已经把写字就像作为呼吸一样,自自然然,行云流水,从容不迫,人书一体。我回家也想象着模仿着宋老师那样的一种心态来写字,自我感觉顺畅不少,心中壁垒一空。顿时理解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看来真是“境由心生”啊,这大概又是沐了春风吧!

书法都说学习魏晋“二王”,但魏晋时代的风度和魏晋人的心态能学得了吗?就拿王羲之来说,出身豪门,官居右军,位重调雅,并不是靠书法来眩耀自己,也不靠书法来给自己增加什么利益。仅仅就因为与其上司王述“情好不协”,性情不能受到压抑,便辞官回家。晚年则“修治桑果……以娱目前。”何等的洒脱!正因为有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的思想基础,才写出了千古一帖的《兰亭序》。在现代高科技的时代,能把《兰亭序》等古人墨迹碑帖印得纤毫不失,以供我们临习,但传统中的人格精神也能复印下来吗?

看来,写好书法固然难,养性修德则更难。书法技术层面上的不足,可以靠勤奋去弥补,但“做人”上出了问题,恐怕“再回头是百年人”了!清人王西庄为人作序云:“所谓诗人者,非必其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齷齪,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连篇累牍,乃非诗人矣。”(见袁枚《随园诗话》)

有人说:书法的问题不是怎么写字的问题,书法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写字的问题。我说:书法的问题是什么人写字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从泉眼里流出的总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总是血。”书法是人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去书写才是根本的问题。有次偶然看电视新闻,说美国训练大猩猩作画,大猩猩拿一支毛笔,沾着墨,好象是在中国的宣纸上乱涂一气。电视镜头一拉特写:满纸涂鸦,一塌糊涂。美国人在旁还连连“OK”。这不是对我们的某些所谓现代书法的莫大讽刺吗?

唐刘禹锡有诗云:“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正由于有了人类,艺术、书法乃至于由此而产生的美才有意义。反过来说,正因为有了艺术,,书法乃至于由此而产生的美,我们才觉得人生美好而不寂寞。

我今生有幸,能追随哲成师学习书法,从而结识了宋师姑,并有幸能“沐”如此“春风”。

简介

宋慧莹,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四、五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硕士生研究专业指导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九三学社辽宁省书画院名誉院长,沈阳市文史馆馆员。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其作品多次受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书法联盟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展览。此外,年7月应邀在大连市旅顺博物馆举办《山自青青水自流》宋慧莹书法作品展;年7月应邀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宋慧莹书法作品展》;9月应邀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纪念9·18事变爆发80周年》七人行书法展;年8月应邀在日本长野县饭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宋慧莹书法展》;年6月应邀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御苑翰墨行》宋慧莹师友、师生书法作品展;年应邀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慧心之境》宋慧莹书法作品展。

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纪念馆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