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百文物浓缩颐和园年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早在清朝时期,这里是乾隆帝耗银万两建造的“清漪园”,距今已年历史,后在咸丰年间被毁,光绪十四年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
“一池三山”如何体现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与精妙?晚清的皇家日常起居生活什么样?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园说II——颐和园建园周年文物特展》汇集了颐和园及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8家文化单位提供的各类文物近件套,全面立体地“讲述”年来颐和园从皇家禁苑走向人民公园、从禁闭守旧走向开放创新的发展历程。
观展·解码
一眼饱览“一池三山”造园胜景
走进展厅,超大尺寸的《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巨型电子幕墙把观众带回到了年前的清漪园。恰逢当时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皇帝在圆明园西侧的西湖和瓮山(万寿山)动工兴建了这座皇家园林。清漪园不仅在三山五园中占据重要的统领性地位,还在当时北京西北郊水系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皇帝将造园和水利工程完美结合,本次文物特展也将颐和园的造园艺术与水利功能完美融合。“站在颐和园里,都不一定能看出当年清漪园的造园胜景,但是在这次展览的第一篇章中,就能一眼饱览‘一池三山’的精妙,看懂颐和园的水利功能。”颐和园副园长秦雷介绍。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园林模式,清漪园将这一园林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诠释“清漪园”当年的园林美景,展览集合了大量与“一池三山”相关的文物展品,例如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拓片、吉庆万寿如意、海屋添筹象腿瓷尊、蓬岛烟霞石额、福禄寿琉璃三星建筑构件等颐和园园藏文物。
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湖心岛的治镜阁曾是清漪园最为抢眼的建筑之一,这座圆形城堡式建筑巍峨高耸,三四层楼高,再加上城墙上的三层楼阁,与万寿山、佛香阁遥相呼应。光绪时期,为了重修颐和园,治镜阁被当作建筑材料挪用至主景区宫殿的复建中,这座宏伟的水城也就逐渐化作残垣断墙。
为了给观众展示治镜阁原貌,颐和园策展部门从国家图书馆借来了《治镜阁立样》彩绘图,虽然水城已毁,但彩绘图中治镜阁外城垣北城门之上的“蓬岛烟霞”石额得以幸存,被放在彩绘图附近一同展出。欣赏完图中精美的治镜阁全景,再细品刻有乾隆御题的石额,在想象与现实中“穿梭”,感受别样颐和园。
穿越时空与慈禧同听八音匣音乐
晚清时期,颐和园成为紫禁城之外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中心。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经常接见各国使臣、眷属,外国使臣为慈禧太后进献了各种洋式珍奇。同时,为符合外国人的习惯,颐和园也特备了洋式家具,供应西餐,演奏西乐。
走在安静的展厅里,观众可能会听到一阵音乐声,这段重复播放的音乐,来自一个古老的八音匣。这款八音匣长约半米,开盖展示着精细的内部构造。“这款瑞士造的八音匣保存较为完好,经过工作人员的简单修复,只要一拧上弦,就能发出音乐声。”秦雷介绍,颐和园现藏的外国乐器主要为钢琴和八音盒,它们以机械发条为动力,依乐谱演奏各种美妙的乐曲,是帝后闲暇生活、文娱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款八音匣能播放五首曲子,工作人员特意将其中一首翻录下来,在现场循环播放,让观众现场聆听,感受穿越时空的奇妙。
除了外国乐器,英国茶具、德国餐具、美国钟表也是当时皇家的必备用具,“慈禧在颐和园里招待外宾的时候,就会用上这些器具,甚至她自己都在慢慢接受西方的一些饮食习惯,用起了咖啡壶、茶具等。”展览还展示了皇家的一些日常起居服饰和生活用品。慈禧每次来颐和园,都会拉来两千多箱衣服,每天命宫女为她选择喜爱的衣服。“除了她的衣服,连她的爱犬也要有专门的衣服。”秦雷带着记者来到一件犬衣展品前,这件犬衣服是太后爱犬专用的,选用了黄色如意云纹缎制成,边缘还有绳带,用于拴系,犬衣内还填充了棉花,质地十分柔软。
宫鞋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厅里用阵列的方式摆放了18双鞋,这也是颐和园鞋类藏品第一次大规模出园展示。记者看到,18双高底鞋的款式和绣工纹饰各有不同,有元宝底、花盆底、马蹄底等,鞋面的绣法也多种多样。“我们专门测量过,这些鞋应该在34码左右,少量的鞋在35、36码。”另外,所有的宫鞋都没有穿着的痕迹。根据考证,这些鞋都是制作好之后,呈现给慈禧定样和选择的样鞋。
来源:北京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