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乍暖还寒,来沈阳故宫看古人如何度过小冰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3/6/23

3月1日凌晨,一场“春雪”再度降临沈阳,洋洋洒洒的大雪让辽沈大地再度银装素裹,清晨出行的人们纷纷裹起棉袄,防风御寒。同日,“温暖了故宫——清宫冬季生活用品展”也在沈阳故宫开展,60件沈阳故宫院藏文物也让参观者们一窥古人面对寒冷的解决方案。

明清时期,我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也是最为漫长的一个寒冷期,史称“明清小冰期”。清朝先祖世代生活在东北地区,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气候干燥,冬季来临如何御寒取暖成为了清宫管理人员的首要问题。

展览通过“寒室有燔炙”“宫锦裹裘裳”两个单元,展现人们为抵御严寒,在房屋建造、室内陈设、出行穿戴上极具巧思的发明创造以及对御寒物品的优化使用。

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

房屋建造方面,为加强室内保暖,清代在屋内修建具有东北传统结构形制的火炕、火地。火炕、火地具有取暖性能好、受热面积大、保温时间长和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冬季不可取代的取暖方式。沈阳故宫的十王亭、清宁宫、保极宫等建筑中均采用了火炕、火地的取暖方式,其内部设有烟道,通过烟道中烟火温度逐渐升高,熏烫表面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室内取暖的需求。

清铜镂空花纹歙石暖砚

室内陈设方面,小寒、大寒节气过后,清宫中会封闭门窗,燃炭取暖,炭盆、熏炉成为冬季生活必需品。据满文《黑图档》记载,康熙三年至康熙五十九年(—)沈阳故宫建筑示意图,标明当年有专门贮藏宫中用炭的建筑,称为“炭楼”。除使用炭盆和熏炉补充室内温度外,展览还展出了“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清刻花人物故事纹红铜手炉”等清宫中十分便携的取暖设备——手炉。饮食器具上则以各类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火锅、火碗、温酒壶等饮食器温食,如“清银镀金寿字火碗”“清铜温酒壶”等。文房用具中也有“冬季款”,“寒室有燔炙”单元中展出的“清铜镂空花纹歙石暖砚”就是其中之一。该砚为整块歙石雕刻而成,呈满月正圆形状,上部少去月缺一牙,由铸铜制成牙缺部分,牙缺表面浮雕蝙蝠图案,中间安有提纽用来提取。砚下为铜制托架,可放置木炭或灌注热水,以防天气寒冷墨汁快速凝结。

清涅白顶冬吉服冠

出行穿戴方面,“宫锦裹裘裳”单元展出的“清明黄色绸貂皮褂”“清青缎獭皮红缨秋帽”等清代宫廷冬季服装均凸显了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将捕猎后得到的动物皮毛镶在衣服上,镶有貂皮的衣服成为清宫冬季服装的主要标志。首次展出的“清梅花鹿皮行裳”满语音译为“都什希”,《大清会典》规定:“皇帝行裳,冬用鹿皮或黑狐为表”。行裳面料轻薄柔软,出行穿行服时,系于腰间,形如围裙,中间开裾,里侧两个带子分别系于两腿,既御寒又耐磨,为皇帝或皇室成员冬季出行或围猎时所穿。除棉袍、套裤、棉袜、棉鞋等清代宫廷冬季服装外,本单元还通过“清明黄江绸绣金龙冬朝袍”“清黄绸团龙八宝棉马褂”“清涅白顶冬吉服冠”等文物介绍了清代宫廷礼制中对冬季服装的样式、色彩、纹饰的明确规定。

清梅花鹿皮行裳

据策展人介绍,发源于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先祖发祥之地冬季极寒,室外寒风凛冽、呵气成霜,因此人们在室内取暖和冬季服饰上十分重视保暖、抗寒的功效。沈阳故宫是清朝迁都北京前,营造和使用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院藏大量清宫冬季取暖、保暖的物品,观众可通过这些室内取暖设施和冬季生活用品,一窥先人的创新精神与智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通讯员李青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