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紫禁城的中轴线原为前三殿、后两宫的格局,信仰道教的嘉靖帝即位后下令在两宫间增建交泰殿。乾清宫的乾为天,坤宁宫的坤为地;天属阳,地属阴,交泰二字蕴含道家思想中乾坤交泰、阴阳平衡之意。
故宫·交泰殿外景交泰殿皇后的礼堂
交泰殿的建筑造型与前朝中和殿相似,渗金圆顶,殿形四方,在后三宫中体积最小。从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一路走来,各个宫殿的装饰彩画都是仅有龙的图案,只有到了交泰殿才出现了龙凤相戏的图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皇宫内的妃嫔、女官、官女人数众多,按照宫中礼制,皇后为后宫之首,母仪天下。交泰殿是皇后日常管理后宫和接受女眷叩拜的场所,所以这里出现了象征皇后的凤纹。
每年春天,皇帝到城南的先农坛举行亲耕礼,为天下男子做表率,表明皇帝重视农业生产;同一时间,皇后则要到御苑采桑喂蚕,昭示皇后重视农副业,与皇帝相呼应,正合传统社会男耕女织、和谐美满的理想。宫人要在皇后去御苑采桑的前一天,在交泰殿内摆上采桑所用的工具,皇后到殿中进行阅视。
故宫·交泰殿内景此外,交泰殿也是每年元旦、冬至、千秋节(皇后的生日)皇后接受妃嫔和贵族妇女朝贺的地方。朝贺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众妃嫔;第二批是公主、福晋和在京的二品以上命妇。皇后身着礼服端坐在殿中的凤椅上,众人分批依次进殿向皇后跪拜,奏报礼单。康熙帝为告诫统领后宫、母仪天下的皇后,遵守女主内、男主外、女性不得参政的传统礼制,特御笔亲题“无为”二字高悬于殿中(现在的匾额为乾隆帝当太上皇之后所摹),警喻皇后学做贤妻良母,不得参与政治。
《光绪帝大婚典礼》zhong的交泰殿、坤宁宫坤宁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先后有19位皇后在这里居住。清朝建立后,坤宁宫不再作为皇后的寝宫,新婚的皇后和皇帝在这里仅仅共同生活三天,就需移居到东西六宫的其他宫殿里,皇帝则回到自己的寝宫乾清宫或养心殿。
坤宁宫清朝皇帝的大婚
坤宁宫是后三官中明清两朝规制变化最大的宫殿,现在的坤宁宫是清朝顺治年间按照满族人的习惯,参照沈阳故宫清宁宫的制式改造的。宫门的位置偏东,不在中轴线上,进门左侧为一大间,西南北三面有木炕,是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右侧为东暖阁,也就是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洞房内的装饰寓意着平平安安、国泰民安、多子多孙。床上放置宝瓶,瓶内装着金银做成的米谷。被子是明黄和朱红缎面,绣有百子图案,褥子绣龙凤双喜字。清朝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大婚的“合卺礼”都是在坤宁宫东暖阁举行的。其他皇帝大多做皇子时就已结婚,因此,他们的婚礼是在藩邸举行的。
坤宁宫洞房喜门皇帝大婚是指皇帝成年后第一次册立皇后的婚礼。大婚以后,无论皇后更换多少都不算大婚。所以,在皇宫里举行大婚典礼成了每个朝代可遇而不可求的盛事。清朝皇帝大婚礼仪繁杂,按照满族旧俗,婚礼在凌晨举行。夜里一二点钟,皇后在娘家前堂跪听皇帝特使宣读册立皇后的册文,接过皇后的金册和宝玺,在皇宫特派的四位福晋帮助下,穿戴皇后冠服,乘坐16人抬的皇后凤舆沿皇城中轴线,于凌晨四时准时进入午门中央门洞。凤舆前面承载着皇后的金册和宝玺,銮仪卫仪仗、车辂鼓乐作为前导,京城百姓家家张灯结彩,共庆皇家喜事。
坤宁宫洞房喜床皇后的凤舆抬进乾清门后在乾清宫前换成8人抬的孔雀顶轿。皇帝的妃子则在大婚的前一天晚上由神武门入官,到乾清宫前迎奉皇后。孔雀顶轿抬至东六宫宫殿暂歇,皇后净面、化妆。下午五时到达坤宁宫,皇帝和皇后先吃子孙饽饽(饺子),然后开合卺宴,宴会只有皇帝和皇后两人,门外一对结发夫妻不停唱“交祝歌”,直到宴会结束。合卺宴没有酒,只是一番又一番送餐,晚上子时,还要吃一餐长寿面。
本文文章来源于畅游故宫·图片来源于网络由瀚允文化旅游联盟整理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