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目见城郭,言为故都》
是明末清初僧释函对沈阳的描写。创作《初到沈阳》这首诗时,已是清军入关多年,沈阳也成为“故都”。还有清一朝,以沈阳城为都城,算起来仅不足二十年,作为故都,历时二百六十八年。
沈阳的名字源于元代,由于地处沈河之阳,元朝在这里设置了“沈阳路”,这就是“沈阳”的由来。盛京是清初皇太极时期的沈阳称谓,因皇太极称沈阳为“天眷盛京”,并由此得名“盛京”。顺天府关后,沈阳成为都城,顺“奉天承运”之意,在此设立了奉天府,是“奉天”这个名字的开始。许多人认为“盛京、奉天”是沈阳的旧称,其实不太准确,好比说以前的北京叫北平。
我来自北方,这毕竟是第一次来沈阳,有点不可思议。我会跟大家微笑着说,终于来探望故都,认祖归宗。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玩笑,就我个人的历史感情来说,故乡只有北京。伟大叙述的历史,不在我的感情范围之内。
但是沈阳在近四百年来中国史上的角色,却让我深深地着迷。在上帝的帮助下,也不如见到上帝来得痛快。
目前,中国目前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三个故宫博物院,这可能是用“故宫博物院”这个概念表述时,比较准确的说法。三家故宫,其中一家,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时间倒退四百年,努尔哈赤意气风发,率领建州女真部族东征西讨,统一了整个满洲,并于公元年建立了一个叫“后金”的新王朝。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作为国家议政之所。它是沈阳故宫最早的雏形,坐落于现今故宫东路,保存完好。
图为沈阳故宫最早的大政殿图那时的努尔哈赤并不住在大政殿旁,据考证他在城北方向另有“汗宫”。那时的故宫,还没有形成“宫”,以“殿”为主要功能。皇太极时期,由于他的贝勒府位于大政殿的旁边,因此就地改造升级为新皇宫,即今天的故宫中路。进入清王朝之前,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都是皇太极在位时修建的。
顺治入关后,沈阳成了陪都,暂时停止扩建,但东巡祭祖活动仍在继续。一直到乾隆皇帝兴高采烈,故宫又有新的大规模增建,即今日之西路建筑。此时,沈阳故宫全部建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政殿和十王亭路
大政殿是一座木构八角形重檐攒尖顶,台基为佛教须弥座,殿宇八面出廊,八面开门。如此形制的宫廷议政殿堂,别无二致。
大政殿建于公元年后金天命十年。建庙一年后,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位,因此大政殿主要是皇太极时期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顺治皇帝入关前的地方。
政殿两侧,有十个亭,即“十王亭”。离大政殿最近的两个亭子是左、右二楼,后有八旗亭。每一次举行典礼,皇帝都要坐大殿,八旗官员在旗主的带领下,列队列队到所属旗亭前。平日,各旗官员也会在所属旗亭内处理旗内事务。
崇政殿
后建于皇太极后的崇政殿,是中路建筑的主殿,是皇太极每天上朝之处。这座殿顶虽为硬山式,却在殿高、台基、雕栏、檐廊等处精雕细琢,不失皇家气派。大教堂采用方形殿柱,为藏传佛教建筑风格。
大殿中的宝座与屏风并非皇太极时期的原物,而是乾隆十二年(年)仿造北京紫禁城乾清宫时,重新设计建造的,御座前的对联和匾额也是乾隆手书。
●凤凰楼
正如名称所示,凤凰楼不过是皇帝后妃居住活动的地方。凤凰楼建在高台上,可俯瞰崇正殿。旧时酋长居住的房屋都建在最高处,便于防御,沈阳故宫继承了这一习俗,形成了“宫高殿低”的模式,极具满族特色。
凤凰楼是清初时盛京中最高的建筑,在盛京城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俯瞰全城。与此同时,站在楼上,也可一览盛京的全貌。所以凤凰楼是老盛京的重要景观,入主中原之后,皇帝们到了这里,就登上凤凰楼,怀古作赋。
永福宫
在凤凰楼的后部,是帝后妃子的卧房,即“台上五宫”,分别是中宫清宁宫(皇帝居住),西侧的关帝宫、宫室、宫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永福宫,它毫不起眼,却是除大清朝慈禧太后外,最有名的女庄妃寝宫。在历史上,庄妃就是孝庄文皇后,在各种影视剧中都有“孝庄皇后、孝庄太后、大玉儿”。顺治皇帝福临于永福宫内,并度过其幼年。
●文溯之旅
仿照《四库全书》的结构,文溯阁是沈阳故宫西北角的经典建筑,是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七座藏书楼之一,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年)建成,《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之后。
《文溯阁》采用“偷工”手法,外观两层,实为三层,面阔六间。内三层均为藏书,极大地扩大了空间的使用范围。平面宽六间的构造,乃源于“天生水,地六成”之说。与故宫的其他建筑不同,文澜阁外观为冷色调,铺着黑色琉璃瓦。由于红的属火,黑的属水,故避火趋水。
有《四库全书》的七座藏书楼,即“内廷四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皇宫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以及“内廷四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皇宫文观阁、观音阁、避暑山庄等。七栋藏书楼均以宁波天一阁为蓝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位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前,就有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定国自称帝君、皇太极、皇位三位皇帝,并称帝三帝。其中,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葬于盛京,分别是福陵和昭陵,以及皇族在东北的祖陵永陵,三处陵寝合称“盛京三陵”。三陵中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昭陵——太后陵。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年),也就是皇太极去世那年,一直到顺治八年(公元年)才初步建成。一般说来,古代帝王为了生存而设计自己的居所并完成建筑,但皇太极却是猝然地逝,去世时才开始动工。
皇太极是帮助大清巩固东北根基,为进入中原打好基础的皇帝。年定国号为“大清”,年亲自指挥松锦战役,大胜明军,迫使洪承畴、祖宗大寿投降,并迫使洪承畴、祖大寿投降,留下宁远一座孤城。与此同时,朝鲜也从原来的明王朝的藩属国变为清帝国的藩属国。皇太极的政策是坚持不轻易冒险入关,却为最终的入关奠定了基础。
由于盛京城北,昭陵被称为“北陵”。布局规整,遵循前朝后寝原则,主楼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为石牌坊、正红门、隆恩门、隆恩殿、墓室主体方城等。
由于时间有限,北陵是我唯一去参观的盛京陵寝。一天下午阴雨凄凉,游客寥寥,对于探陵来说,肃静的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我打着伞在雨中漫步,四下清静无声,顿感孤单升起。
在方城周围的一个星期里,我独自一人,仔细观察每一座建筑。想想古代守陵官,恐怕要经历千百个如此平常的下午吧,身不由己,在寂寂无人的空旷中,守护着死去的万岁,向偶尔来祭拜的活万岁。
万岁,只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或听来顺耳的精神麻药。1万年后,我想这些会说话的建筑物,都要被毁灭了。皇族,总共出现在人类史上也不过数千年。身为千千万万帝王中的一位,纵使再文治武功伟大,也不过是白驹过隙,瞬间扬起一片沙土。
虽然有历史价值,但像陵墓这样过于庄严厚重的地方,我不喜欢。成长于北京的我,从来没有到过清东、十三陵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是忌讳的,只是我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这种盖棺论者的冰冷历史,与个人感情的距离太远。
因此,即便偶尔去探望先人逝去的地方,我也会注意到伴随着陵墓的各种各样有趣的“灵魂人物”。每一个角度都拍摄那些栩栩如生的神兽,都成为乐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