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是对古或前朝文化、器物的致敬,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萌芽于五代和两宋,到明清,尤其是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时候达到顶峰。由于清代制瓷业也是巅峰,康雍乾祖孙三代皇帝对瓷器的喜爱和推崇,仿古瓷成为一种清宫流行风尚。
在仿古瓷中有仿宋或明的瓷器或器物,也有仿前朝即明朝名品瓷器的,也有仿其他材质如漆器、青铜器的。
沈阳故宫举办的“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上这几个仿古的方向瓷器都有,这里看看清宫仿明代名品,仿得是否有提高?
郎窑红瓶。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
康熙款豇豆红玉壶春瓶。
釉里红三兽锥把瓶。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晚期的景德镇,明代宣德时期烧造技术趋于成熟后即消失,清康熙时期恢复其烧造,雍正时技术更为精致。
雍正款釉里红三鱼碗。
康熙款釉里红三果碗。
雍正十三年(年),督窑官唐英在《陶成记事碑》中记载“仿宣窑宝烧,有三鱼、三果、三芝、五福四种。”
仿成化款五彩麻姑献寿图盘。
乾隆款斗彩团菊盖罐。
清雍正乾隆时期,所烧造的斗彩仿古瓷多为仿成化时期的鸡缸杯、盖罐、马蹄杯、天字罐等。此时的斗彩仿古分为两类:一为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结合的传统斗彩;另一种是釉上粉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斗彩。“今仿造者,增入洋色,尤为鲜艳。”
康熙仿成化款青花人物瓶。
清代的青花钴料提炼的比较纯净,不会再产生金属氧化物的结晶。同时为仿制明永乐、宣德青花特殊的艺术效果,工匠在画法上采取重复点染的方式,使之在视觉上达到相同的艺术效果。
康熙款仿宣德款青花番莲梅瓶。
推荐相关阅读:
沈阳故宫:清宫仿宋代五大名窑,仿出一定水平
沈阳故宫:制玉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清宫仿古玉
故宫陶瓷馆里的明星展品
山西青铜器博物馆:惟妙惟肖青铜动物
丝绸博物馆:过去扯块布做件新衣服,是一年中的大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