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艺传承夺天工”展览现场。
传承人刘洪亮(左)、杨克全(中)、于杰(右)现场演示雕刻技艺。
传承人王运岫的玉雕作品《花薰》。
辽宁日报记者杨竞文并摄
核心提示
6月11日是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省举办了“精艺传承夺天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8位非遗传承人的件(套)作品,与辽宁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40件(套)雕刻类文物在这个展览上相遇,通过“物”与“艺”的相遇,传承文化,展开一次跨时空的无声“对话”。
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
此次专题展以辽宁特有的矿产资源非遗项目作为展示对象,遴选了鞍山岫岩的玉雕、阜新的玛瑙雕刻、抚顺的琥珀雕刻、本溪的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大连的核雕和锦州的传统锡雕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囊括了8位传承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收藏在省博物馆的相同材质、工艺相近的文物一同展出,相互辉映,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诠释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懂得祖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身为80后的于杰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对阜新当地的玛瑙资源了如指掌,对蕴藏精雕细琢的玛瑙雕技艺非常痴迷,对玛瑙雕的“巧俏绝”运用自如,在雕刻时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于杰出生于阜新农村,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在于杰的脑海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在展厅里,于杰的玛瑙雕作品《乡情》引起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