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辽宁人,相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北陵的。清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昭陵,因地处沈阳的北郊,故又称北陵。这里埋葬的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结发妻子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皇太极的生平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在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阳故宫的清宁宫东屋南炕上“无疾端坐而终”,享年52岁。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寝暂安。六年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病故,享年51岁,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与皇太极合葬。
昭陵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殿后寝”的原则,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建筑对称形式分布,中轴线的最后面是建筑的主体。
来到北陵最先看到的是“下马碑”,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陵寝周围一共有六座。碑上用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写着“诸王及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告诫人们前方是帝王陵寝,请下马下轿,以示对先皇的怀念和尊重。
下马碑后就会看到一座三孔拱形桥,此为神桥,意为神灵经过的桥。桥下是玉带河。
过了玉带河就是石牌坊,石牌坊是明清陵寝中特有的建筑。它的作用是表彰功绩,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的境界。石牌坊再往里走我们会看到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配院,东侧是更衣亭和净室,是皇上更衣和上厕所的地方。西侧的叫宰牲亭,是祭祀时宰杀猪、牛、羊的地方。
这是东西配殿后的正红门,也叫山门,是陵寝的总门户。正红门有三个卷门,其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正中的门叫“神门”,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灵”出入的,此门平时不开,只在大祭时让抬祭品的官兵从此进入。东侧是“君门”,是皇上走的。西侧是“臣门”,是祭祀时大臣走的门。正红门后的神道在清代时据说有“横走罚、坚走杀、马过砍蹄”的规定。
方城,是北陵的主体建筑,它的正门是隆恩门。隆恩门的上面是五凤楼。再往北走是隆恩殿和明楼。隆恩殿是供奉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场所。一个帝王不管你生前最宠爱的人是谁,死后能和你共葬一穴的只能是自己的结发妻子。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现在都不知葬在何方了。一名女子从入宫那天起就要和很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夫君,不管生前如何,死后能和皇上共葬一穴,这可能是后宫女子的最大哀荣了。
最后就是月牙城和宝顶。所谓宝顶就是坟茔,在它的下面是地宫。据说地宫正下方有一眼井,水流不息,称为“海眼”、“金井”。这种葬法就是所谓的“金井御葬”,是取“龙归沧海”之意。地宫内还有万年灯,可经历万年而不灭。当然这些只是传说,里面的情形只能等到开挖那天才能知道。
北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它在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欢迎朋友们来沈阳、来北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