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两陵
对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来说,由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组成的“一宫两陵”不仅是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厚重积淀的核心支撑。
红墙高阙、郁郁古松、巍巍建筑群……四时四季,到“一宫两陵”游玩打卡的市民、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假期里,仅沈阳故宫就累计接待游客6.1万人次,1月25日当日客流突破万人次,创下近三年来单日客流量新高。蕴藏着丰富资源的“一宫两陵”,持续带动沈城历史文化消费走出新高度。
沈阳故宫: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
近年来,沈河区明确发展目标,按照建设“中华文化地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新定位,成立了沈阳古城文商旅产业融合片区。
通过实施“通络、聚业、承脉、更新”四大行动,推动古城建设8个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沈阳路广场等9个项目;打造多重消费场景,深度挖掘和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策划了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金融博物馆、城市记忆馆(东三省总督府旧址)、清文化小吃、民俗表演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剧本娱秀演艺等在内的历史文化消费场景;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四大工程,以发展文旅运营、文化创意、智慧文旅、文旅综合体、网红经济等五大业态为抓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城区品质提升、商业业态调整,不断实施功能业态提升。
清福陵:庞大的古建筑群气势恢宏
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占地19.48万平方米,为4A级旅游景区,为关外三陵之一。
因地处城市东郊,东陵是清福陵的俗称。清福陵始建于年,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中的红门是陵寝的总门户,为三间歇山式琉璃顶建筑,门的两侧有琉璃影壁和石牌坊。
门前东西两侧各有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下马碑四座,两个石雕的华表、一对石狮子左右各一。
神道指的是进入红门的三条笔直石铺甬道,神道正中与红门相对的道路叫“神路”,是建筑的轴线,两侧设有擎天柱、石狮、石马、石骆驼等雕刻。
北端依照高坡地形修筑“一百单八磴”(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清福陵的重要标志,也是沈阳的著名古迹之一。
此外,福陵建筑的核心包括隆恩殿、东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门、石祭台、明楼、月牙城等气势磅礴的建筑群。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后妃长眠于此。
清昭陵:国内现存最主要的古松群之一
清昭陵始建于年,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老沈阳人习惯地称其为北陵。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后妃的陵墓,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帝陵之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陵后是茂密的古松及次生林区,现存古松余棵,松龄接近年,是目前国内现存最主要的古松群落之一。
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沈阳文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