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于子勇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于子勇在致辞中表示,年,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成立。一年来,成绩斐然、业绩颇丰,一系列成果跃然呈现,有目共睹。在大家的努力下,使更多库房中的古钟表焕发生机,同时锻炼了各自的修复队伍,提升了技能、技艺和技术。有理由相信,“木器联合修复室”的成立,也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光芒。修复已经进行,成果已然展现,让我们展望明天,收获更大的成果。
随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于子勇,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上台共同为“木器联合修复室”揭牌。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木器修复室成立于年,主要负责保护与修复故宫里的家具类和小器作类文物。“传统木器制作与修复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四代,于年获得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历史、艺术品收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博物馆,院内珍藏的清代宫廷家具、钟表、织绣、瓷器等各类文物十万余件。博物院木质藏品以明清宫廷木质文物为主,主要包括床榻、桌案、椅凳、柜橱箱匣、屏风、台架等余件,不仅材质名贵、工艺精湛、结构严谨,而且集镶嵌、漆工艺、织绣工艺等诸多工艺门类于一体,体现了明清宫廷官造木器的精湛技艺。最具特点的是沈阳故宫原藏的清帝御制匾额,匾额均由皇帝亲笔书写,内务府制作后运送至沈阳故宫。这些匾额承载着书写者的信仰,是历史信息与哲理知识的高度浓缩。
木器文物保护修复技艺是在中国古代木质器物制作技艺,特别是明清家具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及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对故宫院藏木器文物进行日常保护和修复的专项技艺。其主要修复步骤包括:除尘清洗、归类标识、分析检测、工艺分析、方案制定、纹样拓取、雕刻加工、打磨抛光、随色做旧、烫蜡保养等。
“宸宫万象——清宫家具与帝后生活”专题展览的展馆是在原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该旧址原为沈阳故宫的办公场所,我们下决心将办公场所腾出来,其目的是让更多的院藏文物走出库房、走出“深宫”,更好的“活”起来,被更多的观众观赏到。今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展览终于正式向公众开放。
沈阳故宫人作为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一直致力于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近年来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清宫文化特色的自创展览。“宸宫万象——清宫家具与帝后生活”展将作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有利于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最大化地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著名文化学者、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李仲元著名文化学者、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李仲元先生向沈阳故宫捐赠特为展览题写的书法作品“宫阁资良匠檀楠焕美材”,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接受捐赠并向李仲元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李仲元先生为“宫中匠心”活动,发表了令人动容的感言。他说回想很多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开展院务活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曾得到过故宫博物院给予的无私帮助,故宫博物院曾经调拨许多珍贵文物充实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建设。近年来,沈阳故宫举办了多次精美展览,广大市民和各地观众给予了高度的赞佩。八十二年前,我七岁的时候,第一次走进故宫,那时候的故宫只有一个小小的陈列,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凋残颓败的。后来我在沈阳故宫任职,眼看着它从衰败、修整、彩饰、开放、兴盛直到目前的盛况,可以说我是一个沈阳故宫博物院成长过程的历史见证人。今天木器联合修复室和展览同时揭牌开幕,证明着沈阳故宫博物院正走向它的全新时期,我以最衷情的心情向沈阳故宫博物院表示敬佩和敬意。活动现场,沈阳故宫博物院讲解员表演清宫舞蹈《三清茶宴》,社教部职工同小志愿者一起表演配乐诗朗诵《宸宫一梦万象千年》。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开启“宸宫万象——清宫家具与帝后生活”主题展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