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不产狮子,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狮子成了看门护院的忠实的“守护神”。它威武雄壮,自带王者风范;它尽心职守,不畏严寒酷暑;它憨态可掬,雄狮代表江山社稷,雌狮代表子孙繁盛。这个“舶来品”自从来了,就忠实地守护千家万户的吉祥、平安与财富。民间如此,皇宫中亦如此。
北京紫禁城中就有五六队狮子,最著名的就是太和殿前的那对巨大的。沈阳故宫中也有很多狮子形象。但真正在建沈阳故宫就有的历史原物只有两队。按照记载是分别设在大清门和崇政殿前。乾隆年间,对沈阳故宫进行过改造,崇政殿前的一对就被移到了大政殿前。
沈阳故宫大清门前的这对石狮子,石料是来自本溪的“小豆红”。大政殿前的,石料是采自辽阳的“橄榄石”,呈现一种青绿色。这两对狮子均侧目对视,蹲坐式造型,双目圆睁、张口,嘴部平齐,颈部挂铃。雄狮居东,右爪抚绣球,代表江山永固;雌狮居西,左爪抚幼狮,代表子孙繁盛。这些似乎是与北京故宫相同。但仔细观察,觉得我们沈阳故宫中的这几对大狮子口中还含有大飘带,或垂于胸前,或飘于腮边。
沈阳故宫中的小狮子们,就谐趣可爱,与其说更像狮子,到不如说更像狮子狗。在岁月中迎来送往,逗人开怀。
这对在大政殿广场门外的狮子肯定不是老物件
大清门前的“小豆红”狮子,这是建沈阳故宫就存在的老物件
沈阳故宫的狮子口中是含有飘带的
崇政殿栏杆柱头上被岁月印记过的小狮子
崇政殿栏杆柱头上被岁月印记过的小狮子
大政殿前“橄榄绿”的狮子,这也是在初建沈阳故宫就存在的老物件
原来是在崇政殿前,被乾隆移至大政殿前
大政殿栏杆柱头上的小狮子
大政殿广场上的一对狮子,也是老物件,但不知道是从哪里移来的
大政殿广场上的一对狮子,也是老物件,但不知道是从哪里移来的
与其说是像狮子,倒不如说像狮子狗
与其说是像狮子,倒不如说像狮子狗
与其说是像狮子,倒不如说像狮子狗
与其说是像狮子,倒不如说像狮子狗
出口处的狮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