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义伟
郭沫若(一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是中国文化巨匠。郭沫若如中国文化一颗参天的巨松,其成就高山仰止,郭沫若经历的人生和岁月,亦似一卷峥嵘的图画,其足迹可圈可点。
周铁衡
周铁衡,中国书画大师,被称为通才,在医学、诗词、书画、篆刻、收藏、古琴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一生勤奋,著述颇丰,有《半聋楼谈画》《东窑考》《半聋楼印草》《妇科抉微》《清钱轶录》《半聋楼札记》《东风集》《中西古典音乐之比较》等等。
在郭沫若走过的人生岁月中,郭沫若与中国文化名城沈阳有缘,与沈阳书画大师周铁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交往和友谊,就像星座的互辉一样,给中国的文化星空留下了绚丽璀璨的风景。应该说,他与书画大师周铁衡的交往和友谊,便是典范。
郭沫若与周铁衡有着至深的交情。这是一段思之依然令后人追忆的艺术史。
上世纪年,郭沫若避难日本,他在日本研究有关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的14部著作,有9部由日本文求堂出版,因此,郭沫若在日本学术界知名度很高。当年郭沫若大名鼎鼎,号称“四堂”之一,所谓“四堂”是指王国维(观堂)、罗振玉(雪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皆为近、现代研究甲骨文的大师,名满天下,世称“四堂”。
郭沫若
周铁衡与郭沫若在西园寺府上相识后便成为一生的至交。两人有不少诗词书画上的酬唱往来,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的很多印章都出自周铁衡之手。在为西园寺工作时周铁衡对其府上所藏的中国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片产生极大的兴趣,他开始对“石鼓文”与“诅楚文”进行比较研究。结识郭沫若后,郭沫若其学识和见地更使周铁衡为之折服。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他们还曾结伴去文求堂书店查寻有关甲骨文的资料文献。所以,郭沫若与周铁衡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契合点,有了这样的契合点,我们就完全能够理解郭沫若与周铁衡的交往到后来的友谊的厚度,他们为后人遗留了文化遗产。
周铁衡
年,郭沫若为周铁衡写了一幅行草书法作品:“貔子窝前舟暂停,阳光璀璨海波平,汪洋万倾如青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第二年年初,郭沫若来沈阳,他将这幅作品带到周铁衡家,并为其印谱题笺《半聋楼印草第二集》,以诗代序:“萍翁有入室,铁笔神可通。性逸业亦逸,我聋君亦聋。刀圭先后学,金石左右逢。嗜者又奇癖,无乃太相同”。郭沫若还为周铁衡所著的《妇科抉微》题记,又以篆书题于扉页,并用草书序言。其间,“周铁衡陪郭沫若在沈阳‘震古斋’古玩店购买了五彩三凤瓶,郭沫若又得三龙笔洗,戏称“龙凤喜瓶”,并作诗咏之”(沈广杰《民国辽沈金石书画史》。这一年,周铁衡还请郭沫若为沈阳故宫和中国医科大学题写了匾额。周铁衡曾为郭沫若刻急就章“推翻历史五千年”、“丁父”、“郭沫若”“沫若”“乐山”等印,后期周铁衡为郭沫若刻了“郭沫若”“于立群”“桃花源里可耕田”“东风万里堂”等印。(沈广杰《民国辽沈金石书画史》)
郭沫若为周铁衡所写书法
60年代,周铁衡来到北京拜访郭沫若,郭沫若为周铁衡写了一幅中堂:“纵有寒流天外来,任教冰雪积成堆。东风自孕胸怀里,瞬间山花遍地开。”于立群写了四尺对开条幅“敢教日月换新天”相赠。
郭沫若、于立群夫妇
周铁衡回沈阳前,郭沫若又约小酌。席间,于立群以檀香木骨小扇相赠,扇正面为郭沫若草书“卫夫人笔阵图”,背面是于立群绘“荷包花”,款题:铁衡同志留念。回到沈阳后,周铁衡赋了几首诗:“玉梅零落晓烟中,杏子初花试暖风。君到淮南春亦到,酒旗斜映一枝红。”“马渡溪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雨后花开写乍晴,穿枝鼠到助诗成。龛中泥像微微笑,笑我多能误一生。”,这是周铁衡留下来的部分诗作。“笑我多能误一生”一句,此情结所产生的一种别样的眷恋,已经成为他生命快乐之所倚,其深情入怀。
如果说在日本让他们相识相知,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心灵沟通,那么在近二十年后再次见面,他们已经成为诤友。无论是周铁衡的诗书画印还是他邀请郭沫若题写“沈阳故宫”“中国医科大学”等,周铁衡由文人书画家的个体行为提升到一种艺术使命感的担当;而这种使命感因为周铁衡的艺术成就,遂产生一种一般书画家难以达到的放大效应和影响力。沈阳诗书画印,由其大写意花鸟画和篆刻的发展,与周铁衡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有着密切的关联。周铁衡的艺术行踪是一代书画家由文人走向心灵历程的极好展现。作为一个典型文人画家,周铁衡贡献给沈阳的不仅是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艺术的真传,而且他把文化大师郭沫若的墨迹留给了沈阳。周铁衡在他的艺术旅程中所展现的是他的生命形态和对沈阳文化的一种贡献。
郭沫若
郭沫若与周铁衡这种以几十年友谊证明了一份历史之缘,似乎昭示了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有这么二个人的特别人生——他们是为文化而生的。
文章作者简介
程义伟,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沈阳书画院签约画家。曾著《沈阳当代美术史》《辽宁当代美术史》《韦尔申油画创作研究》《辽海文化镜像——辽宁当代文学美术研究》《辽宁文化艺术形态与精神重构——以宋惠民、韦尔申、白国文为例》《周卫油画创作研究》《黑土画魂——白国文的艺术与人生》《李连志艺术创作研究》《幺喜龙论——从文化角度考察》《幺喜龙书法艺术研究》等。编著《又见大唐——唐代文化艺术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