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角楼实景照片,摄于年
阴阳五行学推出八卦,东西南北四方加四个斜角方位是八卦的八个方位,即所谓的“四正四偶”。紫禁城城垣的四正方位各开一门,门上建有雄伟的城楼,而四个斜角方位就建起了两对角楼,以求得四方平安,保八方稳定。老人们说:角楼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此话是否就是从这儿说起的呢?阴阳五行与角楼
角楼是因阴阳五行学说而建的。在建角楼之中也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学。我们这里重点提及的是“阴阳观”。《黄帝内经》中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明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互相对立,互相依存。对立的两面又都有各自的属性,如大小、上下、前后、左右,其大、上、前、左为阳,小、下、后、右为阴;奇数为阳,为大,偶数为阴,为小,等等。称“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是“万物之纲纪也”。
角楼微制作品
观角楼之外形,最上方是一个宝顶,下有三层屋檐,一、三为阳数,台基上有八步台阶,八为阴数,总观起来是一个阴阳和合的整体。再观其围栏,无论从哪一个沿边看,其望柱数都是三、五等奇数,当然之中的栏板数就是偶数了,不过它属弱,总体看还是显示了“阳刚阴柔”之理。望柱都为三、五奇数
虽然角楼有两面开设了供人出入的大门,而其中一个是正门(据说是供皇帝走的),另一个是配门,从外表上难以区分。若细分辨,首先要看门内的地砖:正门内正中是一行整砖连铺到头,而配门内的地砖,正中的第一块是整砖,第二块就正赶上一个砖缝,接下去就是一砖、一缝,一砖、一缝,这就是为偏、为阴;而门内正中全是整砖的就为正、为阳。角楼的彩绘上,正门上额枋画的是龙,偏门上额枋画的是草花。左图为正门,一行整砖连铺到头,为阳;右图为配门,一砖一缝连铺到头,为阴
角楼屋身一共有六个大窗口、十二个小窗口。大窗口为大、为阳,小窗口为小、为阴。所以大窗口全安在的柱子、榻板(人称窗台)的中心位置,而小窗口要安在柱子榻板中心以外的位置。然而同样是小窗口,两个与正门同一面的小窗口,却安在了柱的中心位置,因它是处在正门一面,也应属正、属阳,可以说它又是小窗口中的“阴中之阳”了。大窗口(四扇)安在柱子中心,为阳;小窗口(一扇)安在柱子外,为阴;左边小窗安在柱子中心,为“阴中之阳”
角楼室内中厅是角楼的中心,属阳,它的四面伸展出的四个大、小抱厦是偏、属阴。所以中厅的天花板高6.7米,大抱厦的天花板高只有4.8米,而小抱厦的天花板才4.5米。每营造尺(清光绪)合32厘米,6.7米合21尺(3乘以7尺);4.8米合15尺(3乘以5尺);4.5米合14尺(2乘以7尺,中厅高的三分之二),都是以阳数的倍数而设计的。小抱厦与大抱厦比,大抱厦为阳,其天花板应当高于小抱厦,大抱厦又是“阴中之阳”了。再有,大抱厦外门前铺整块地砖九块,山面外铺整块地砖五块,都为阳数;小抱厦窗外铺整块地砖八块,为阴数。“阴阳观”在角楼的造型中处处都有体现。如它的歇山顶有横有竖、有露有藏,屋檐角有出有进、有高有低、有大有小,这都是“阴阳道术”的创造。如若留心看,就连山花上的梅花钉都有“阴阳”:顶层的山花在上,为阳,山面各有三组(七钉一组)完整的梅花钉,而二层的山花为下,为阴,每面山花上只有一组完整的梅花钉,而另两组均是只露两钉……
上为阳下为阴
再细心看顶层的斗拱斗口(古建计量单位)要比中、下层的斗拱斗口大:顶层1斗口是8厘米,中、下层1斗口是7.5厘米。当然,顶层的柱子、大额枋尺寸也大于一层的柱子、大额枋。若从人们仰视它的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看,则是给人一个统一和谐的感受。由此可知“阴阳道术”是完全符合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它的藏、露、进、出、高、低,千变万化,比比皆是。从角楼外观看,大小抱厦之间有四个窝角,每个窝角都由小窗口组成。但,对不细致观察其结构的人来说,猛然看到的是一个窝角(两个大抱厦之间)有两个小窗口;另一个窝角(大、小抱厦之间)有三个小窗口;再看另一个窝角(两个小抱厦之间)有四个小窗口……为什么会这样呢?必然要使人产生好奇,引起兴趣。
大抱厦(图左右)、小抱厦(图中央)与窗口
原图为营造学社测绘的角楼图纸标记为作者注
“阴阳道术”在选定角楼建造位置时,就做了精心的安排。角楼建在了离城墙垛仅两米远的地方,这样就必然使观看它的人们在城墙上是看不到靠城垛两侧的、两个小抱厦顶部的、最美的屋檐结构的。因为深深延出的第一层屋檐阻挡了仰视它的视线。也就是说,站在城墙上的人只能看到角楼的两个大抱厦的屋顶,而站在城墙外的人,只能看到两个小抱厦的屋顶,城墙上和城墙外相距很远,站在城墙上的人如若想看到两个小抱厦的屋顶,就要跑很远的路,这之中他必然要产生许多猜想以至遐想,众多遐想集成一种幻,由幻入醉、即进入恍惚美的境界,使人在这种恍惚美中激发出一种爱,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美的享受。角楼摄于年
另外,“阴阳五行学”在角楼中的体现太多了,只举一例。中国古建筑多是木结构,“五行”讲“木生火”,为避火,特意在门窗上安铜钉、铜拉手、看页及铜镏金的宝顶等金属的装饰物,以“金生水”,“水克火”。木门上安装铜钉、铜拉手、铜看页
当然,角楼的造型中,如正门的地砖铺于正中心,正门小窗口也要居中等,也都反映出了我国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观,此不多述。值得强调的是,以“阴阳观”、“中庸之道”推理,紫禁城的角楼是对生的,所以我们在仿制时也是做了一对,使之“阴阳合得”,永存于世吧!
从数字探寻角楼之迷
三重屋檐
自古以来就创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哲理。阴阳乾坤以此为象:
古人造字以此为水:以此为山:
以三根茎叶为草:画龙要“三弯九转”;吟唱有“一唱三叹”;建筑上讲“三转”、“三叠”;曰:以三数表现之曲动听,构造美。历史上有三代、三皇;国有三教;佛家讲三宝、三藏、三味;季节讲三春、三秋、三伏、三九;部队讲三军;现代科学也讲三维、三度;更有以三足铸鼎,其立最稳,等等。角楼选用三层屋檐,不仅表现了“三生万物”之哲理,又表现了“三叠”造型之美,更包含了求稳定之意吧!角楼三层屋檐呈现“三叠”造型之美
二十八星宿中国古代天文学者将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了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星宿。也就是说这二十八星宿代表了天上所有的星,二十八就成了概括天宇的大吉数。
角楼顶层的斗拱就用了二十八攒,三层屋顶的阳角(翼角)合计二十八个(一层十二个,二层十二个,顶层四个),岔脊二十八条,窝角沟二十八条,顶层有四个山花面,每面山花上各设置了二十八个沟滴。
二十八个沟滴
另外,角楼一层中厅四根柱子柱中至柱中的距离为8.96米(此数据得自营造学社民国三十一年即年测绘的角楼图纸),合清营造尺28尺(清营造尺1尺=32cm),也就是说角楼中厅就用了四个二十八的吉数,总括起来全角楼十二处用了二十八星宿数,是否寓意得到二十八星宿最大的护佑呢!四象
中国古人将天上众星分为二十八星区,是用以观测月亮的运行和划造季节的。于是在春分日黄昏时观天,把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为四大星宫,并将四个星宫的星象构想成为四种动物,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四方各七宿,称为四象。
角楼之顶有四个大吻,稳稳坐镇东西南北四方,紧紧围着的是镏金宝顶,而有八个脊头插入宝顶根部。此造型可表示为天宫四大星象稳坐于此,又有四面八方的扶持,江山社稷必永固矣!
四大吻围着宝顶,八个脊头插入宝顶根部
“天之大数”——“十二”殷商时期就记载,古人观天是以天空九大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岁星(木星)为准。观其运行轨迹,发现它大约十二年后又在同一星区出现,于是人们就根据岁星每年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后来,人们就称岁星为太岁,设想整整十二年为一周天。这“十二”之数,向上划分星空广宇为十二辰,向下划分太岁行地为十二年。这“十二”乃天之大数也。
早在周代时就以十二累进计时。“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同时人们又“划地有十二洲”;后来有古乐十二律;中医讲十二经脉;人体器官十二脏;以至十二地支等等。到清代,曹雪芹先生还苦心以十二钗写了《红楼梦》。可以说古老的天文学测定出的这天之大数——“十二”——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渗透力是极强的。它在角楼的构造上也反映极强:角楼台基是两组十二个阳角;围栏是十二个阳角;一、二层屋檐各十二个翼角;大小抱厦后十二个坡面;二层合角吻十二套、垂兽十二个;顶层垂岔脊兽十二个、仙人十二个、梅花钉十二组。加上前面所提到的全角楼用了十二个二十八星宿数,整幢角楼共用了十二个“十二”——“天之大数”。若从乐的十二律、医的十二经脉、人的十二脏、地的十二支等分析,古人们认为一周天为十二年,这是反映了客观存在规律的天意。为此以“十二”建造角楼是完全顺乎“天意”的。
“圆满之数”——“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
中国自古称“九”为最大阳数,又因“九”与“久”谐音,自然倍受人们偏爱;而“九”的整倍数中的“三十六”、“七十二”,又正是天之大数“十二”的整倍数,这就更被人们偏爱了;尤其是“十二”与“九”的乘积——“一百零八”——又是“三十六”与“七十二”的和数,就更为人们所崇尚了。所以人们将“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称为圆满之数。为此道教讲有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兵法讲三十六计;孔子有七十二贤人;黄山有七十二峰;济南有七十二泉;天津有七十二沽;人有三十六行;猪八戒有三十六变;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水浒英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为一百单八将,等等。
角楼构造中也用尽了这“圆满之数”。屋内中厅之上用了三十六攒斗拱托着天花板;一、二层屋面上有垂、岔脊兽三十六个;三层屋面共有仙人三十六个;仙人后的龙、凤、狮(也称其为“小跑”)各三十六个;角楼三层屋面是由七十二个坡面(立面14个,斜面58个)组成;角楼有脊七十二条(正脊八条、垂脊十条、岔脊二十八条、博脊十条、围脊十六条);屋面有七十二个沟角(翼角二十八个、窝角十六个、窝角沟二十八个);屋顶下层斗拱七十二攒;整幢角楼有一百零八个角(台基二十个、栏板二十个、屋身二十个、一层屋檐二十个、二层屋檐二十个、顶层柱角四个、顶层檐角四个);很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无法看清楚的大、小抱厦后面的十二个坡面,每个坡面各有九垄瓦,十二个坡面合计有一百零八垄瓦。总括起来,角楼在结构造型中用了六组“三十六”、四组“七十二”、两组“一百零八”,也可以说是用了十二组“圆满之数”。古人们会不会以为,在角楼中包涵了这些吉数,这角楼就是“天大的圆满之物”了呢?
更应该指出的是,一幢角楼共有仙人、小跑个,这之中包括着36个仙人,每个仙人是由仙人和他坐骑的似凤非凤的、长着鱼尾的兽组成。也就是说如果计算角楼所有仙人、小跑的总个数的话,还应该加上36个仙人的坐骑,那就是再加上36个,仙人、仙人坐骑、小跑的总个数是个。这个数字在一幢角楼中是没有什么讲头儿的,但如果以紫禁城城垣上有四幢角楼来计算,个乘以4,其积正是个,也就是说,整个紫禁城是有十倍的——最大圆满数的仙人、小跑(兽)在守护着它。奇数——“五”、“七”、“九”
“五”,古人将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并尽全力用这五种物质说明它是世界万物的起源,“五”就成了受人尊敬之数了,并由此引出了五彩、五谷、五金、五官、五脏、五律、五绝、五经、五伦等,客观上也有五帝、五代以及五岭、五岳、五大洲。当然外国也有称“五”为大的,如最高将领称为五星上将等。中国古代阴阳学以奇数为大,为阳,在一、三、五、七、九阳数中,“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九”和“五”的结合数就成了至尊之数。皇宫殿阁如天安门就是檐面九间,山面五间,这是至尊之建筑,唯皇帝所有。
再看“七”,古人称日、月、火、水、木、金、土为“七曜”,曾使用“七曜”作为每星期各天的称谓,如星期日称作“日曜日”,星期一称作“月曜日”……等等;天宇二十八星宿分为四个星宫(四象),而每个星宫有“七”个星宿,又加人人都能看到的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它是以居天之正中的北极星(紫微星)为中心而转动的,等等,这就使“七”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神秘数字。人们把一星期定为七天;人死后要为之守“七”个“七日”;又称人面有七窍;节有七夕;文有七言、七律,乐有七个音阶;无论如何,“七”是吉祥,是天赐之物,用之大吉大利。
在角楼的构造上可以说把“九”、“七”、“五”之数结合运用得十分出人意料又恰到好处。如角楼屋面铺瓦是十分讲究的。从顶层屋面看,四面屋檐,每面檐瓦都是四十五垄,与它相对的是最下层大、小抱厦的檐瓦也各是四十五垄,都是“九”、“五”的乘积——“至尊之数”;上下两层檐相夹的中间一层檐瓦垄数是“七”、“五”的相乘之积——三十五垄。
上下层屋檐为四十五垄,中层为三十五垄
大抱厦山面的檐瓦垄数各都是“九”的双倍数——十八垄;而小抱厦山面的檐瓦垄数和大小抱厦相搭接的翼角檐瓦垄数都是七垄;更有大小抱厦脊后的坡面——被阴阳观谓之“阴”处——十二个坡面上,每坡均取最大阳数,铺瓦九垄,十二坡合计一百零八垄。匠师们可能就是以这最大、最圆满之数壮内正阳呢!阴处的十二个坡面
再有,角楼屋面共有二十八个窝角沟,是排水用的,它在低洼处,属阴,而它两侧铺的瓦全是各九垄,就是大抱厦后山花被切去一块,那一侧所铺瓦是五垄,都是以阳正阴。为大抱厦后坡排水,必须从后山花切掉一块,以便做排水沟,去掉后,所留下的山花面的沟滴正是九个。排水用的窝角沟
还有,角楼的门窗扇上的扇心,做的都是三交六碗花菱子,这“三”、“六”又是“九”的分解数;当然,梅花钉是每组七钉;台基上的台阶是七步;有兴味的是,无论站在角楼的哪一面看角楼,左、右都各显七个翼角;当进入室内,仰视中厅上方的天花板时,可知天花板数是九九八十一块,最大阳数相乘之积;大抱厦天花板是七、四之积二十八块;小抱厦天花板是九块整的,外加九块半个的,因它是小抱厦处阴位,但也给“九”以扶之。再看室内地砖,室内铺墁整块地砖四百五十块,正为十倍的“至尊之数”。三交六碗花菱子
左图中厅天花板为八十一块右图大抱厦天花板为二十八块
天干、地支天乾地坤,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称十二子。古人用天干十及地支十二取甲子等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用之。商代开始就以干支纪日,尤其是近三千年来,更用六十甲子纪年、月、日的次序。自古就传有十个太阳儿子和十二个月亮女儿的故事,人们认为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天干十需以地支十二为伴,这是最佳配伍。为此可知,角楼构造中“十二”地支数频频出现,天干“十”也定在角楼中。认真寻找可知,角楼屋顶明显地亮着十面山花,还有十个大吻;另外,无论从哪扇门进入室内,左右都各有十根柱子撑着沉重的屋顶;若细看二层斗拱,共六十攒,这之中值得思考的是:这六十攒斗拱和干支所相配的六十甲子是否有关联呢?
总体说来,角楼的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力图将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和吉数思想的理念融合在角楼的设计之中。角楼的形态构造和具体施工技巧使这种构想成为必然。
首先,角楼采用的是三层外檐,符合道德经所指出的“三生万物”。
其次,角楼中厅一层柱中至柱中的距离为8.96米(此数据得自营造学社民国三十一年即年测绘的角楼图纸),合清营造尺28尺(清营造尺1尺=32cm),也符合28星宿的吉数观念,这说明设计者在考虑角楼的总体体量时就要使这个数字符合吉数思想。而且,这个尺寸也符合斗拱排列的细节要求:角楼一、二层斗口为7.5cm,1攒当为11斗口即82.5cm,8.96米除以攒当82.5cm得出斗拱攒当数为10.86个,即稍对斗拱横拱拱件长短做一点调整或稍微缩小攒当距离(这里攒当尺寸在72cm以上,不含72cm,便能保证相邻两组斗拱不相挤靠,8.96米除以11等于81.45cm,大于72cm)便能够安排下11个攒当、12组斗拱,(调整拱件长度以适合攒当的要求或稍微调整攒当距离来符合斗拱攒数在古建设计中是普遍存在和允许的见《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著科学出版社年8月第一版第3页)角楼一层中厅恰恰就是12组斗拱,12又是天干数,也符合吉数思想。
营造学社年测绘的角楼图纸
再次,角楼中厅顶层的柱中至柱中距离为5.14米(此数据得自营造学社民国三十一年、即年测绘的角楼图纸),斗拱从外观上看各面都为8组,就会产生7个攒当,每个攒当距离为0.米,而按照斗拱安装的要求,1攒当为11斗口,顶层斗口为8cm,攒当就是88cm,将斗拱横拱拱件的长度稍做调整就可以了,这样确定柱距使设计中的理念和制作中的要求统一起来。中厅斗拱各面都为8组
另外,中厅三层方形外檐四周加上了四组重檐抱厦,抱厦平面也为矩形,这样,角楼的角数就成为三层主体的12个角加上四个重檐抱厦的16个角(阳角)共28个角,符合了28星宿的吉数概念,而且,这样一来,各角上的装饰物(岔脊兽、仙人、小跑、套兽等)必然随着角的数量也符合吉数概念。还有,主体中厅的三层结构与抱厦的两层结构区分了中厅与抱厦的主次关系,高者为阳,低者为阴,而且四面的抱厦又被分为两种:大抱厦和小抱厦,这样又在抱厦中区分了主次和阴阳。而且,抱厦与主体的结合方式是镶嵌式,并露出主体中厅的角,隐含了抱厦与中厅相接的两个角,使角的数量符合了吉数的概念,并且使角楼的外观显得错落有致,增强了美感。如果抱厦完全覆盖在中厅的外围,视觉效果将平淡许多,且角楼各角的总数也将成为平淡的16个,难与28星宿的吉数相比。
总之,角楼三层外檐及四面抱厦的设计使得角楼外观呈现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既不乏庄重、宏伟的体量感,又富于玲珑、隽秀的装饰感,既富于变化又浑然一体的优美风貌。角楼在总体形态和构成上的设计,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均收到了叹为观止的效果,既体现了设计者高超的审美鉴赏水平又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和内涵,很值得后人研究和领会。
天、地、人合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所谓“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要搞清人与自然对象的相互关系。儒家对这种关系表述为“天人合一”。天、地、人合称“三才”。天、地、人合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最理想的境界——万物均可和谐相处,万事均可顺天、地、人之意,得以发展。建造角楼的匠师们深怀这种天、地、人合一的美好向往和期盼,借用了自认为能够代表天、地、人这些抽象概念的艺术构件,将这种理想表现在了角楼的结构中。
角楼里里外外错落有序地排列着若干层精细美观的斗拱,细究可知,斗拱的分布,包含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的层次。顶层用了28组斗拱,寓意着代表广阔天宇的28星宿,中厅屋顶用了36组斗拱,代表36天罡星,底层用了72组斗拱,代表72地煞星,中层用了60组斗拱,代表人的六十甲子。它们结合得是那么合理、自然而紧密。匠师们把自己的意愿,物化在一件建筑艺术作品中,实为难能可贵。在我们了解了角楼这一突出的景观主题之后,再去欣赏角楼,是否会使我们的审美情趣更浓了呢?
“角楼”名字的探寻
人们习惯把设在城墙拐角处的,为守卫城垣而建的箭楼一类的建筑物称为角楼。
而北京紫禁城的角楼,它的名字并不仅是因它建在了紫禁城城垣的四个拐角处而得名的!
首先说明紫禁城角楼不是楼,它虽有三重屋檐,但只有一层屋身,据说是当年供守城士兵守卫瞭望用的,但角楼门的额枋上彩绘的是龙,是没有士兵敢进驻的,说它纯属一座摆设嘛,不,建造它一定含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我儿时就多次听老人讲述角楼的传说:
“宫里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唯独角楼的来头大,那是为天神造的,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物。明朝永乐年建起紫禁城,可火灾连年,一直烧到万历年。万历爷急了,让大家想办法,一位星象家说:‘紫禁城缺镇城之宝。’‘什么可以做镇城之宝?’万历爷烧香问天,老天爷说:‘你建的皇宫城墙上东西南北开了四个门,上有城楼,可四个斜角方位空着。不合八卦之理,怎么不招灾!你不如把天龙请进宫来,让他们占了四个斜角方位,不但可以防火,还可免去许多其他灾害。’万历爷一想:上天说得对呀!怎么忘记请天龙镇城呢?他马上召集大臣说:‘天上二十八星宿,分成四象,四象中东方青龙为首,青龙象由七个星宿组成――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宿是龙头为大,你们要在城墙的四个角上,建四个大房子,把角宿请下来镇我宫城。’什么房子最大呢?楼房最大。‘角星宿住的楼房就叫角楼吧!’。‘角楼’就由此得名了。”
“大家听了十分高兴,都说这名字起得好,可是当万历爷让大家拿出一个建造方案来时,大家全傻眼了,万历爷气得骂:我大明养你们何用!你们拿不出具体方案来,谁也别想离宫半步。……话分两头说,再说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听地界皇帝要请角宿下凡,其他二十七宿都急着要下凡。可那么多位星爷在一幢房里也住不下呀!争来争去大家就去找天神鲁班爷。求他给设计一个能住得下众星神的房子。鲁班爷说:‘你们争吵的时候,我就替你们设计好了一幢房子。’说着,拿出一个蝈蝈笼子,指着上面的屋脊、斗拱、翼角、瓦垄、滴水说:‘这上有你们二十八星爷的四大星宫,和每宫七位爷的位,你们住在那儿,想聚就聚,想散就散。保你们自由自在。’二十八星宿爷听了,非常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一同下凡保皇帝去。他要对咱们好的话,咱就保他的紫禁城平安无事。’并拜托鲁班爷下凡到紫禁城指挥工匠盖角楼。……话说宫里的大臣们正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天上一道霞光中走出来鲁班爷,大家连忙磕头求救,鲁班爷拿出蝈蝈笼子说:‘角楼我已设计好了,你们要一丝不苟地照着它放大二十八倍建造就成了。’大家谢恩后,就立即组织工匠干了起来,很快角楼就造起来了。完工后,皇帝爷亲临角楼,焚香敬请众星神。众星神高高兴兴地住进了角楼,从那天开始角楼就像活了一样,从筒子河的倒影中可以看见角楼总是在不停地飞动。细看每座角楼是一公一母两个龙头合为一体建造的。两个大抱厦就是两条龙的嘴,台阶上的拦板就是龙的下巴和龙牙。公龙占了正门,母龙占了偏门,龙脸各朝一方,全城四个角有八条龙看守着紫禁城。角楼上的二十八星宿及两百多个吻兽,上千只神眼,日夜守城,各种魔怪、灾星、难鬼、谁也不敢贴近宫城,就是皇宫里有点灾呀难的,星神吹一口气,那灾难就被吹化了。”老人的故事是无据可考的,只可以理解为,是他们在庆幸历经几百年战乱而紫禁城却未遭战火损毁之余,用“定有神助”演译出的一个故事。这说明,故宫——这片琉璃瓦的海洋——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宫殿,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它在精美的建筑中又含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值得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人们把智慧与技艺非凡的古代匠师们传说成“神”,是不为过的。人们把故宫角楼定名为:“龙住的大房子”。这表现了,他们是在以古代能有造得出配给“龙神”住的大房子的匠师,而感到自豪之情。
不过,这个故事所提汲的,对角楼名字的解释——供龙居住的大房子,并非无理之说。值得人们探寻。
龙的传说在角楼造型中的反映
角楼上共有吻兽个,比庞大的太和殿上的吻兽(98个)多出个,这就值得在此介绍一下有关这些吻兽的传说了。
中华民族为“龙”的故乡,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及其演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秦汉时期龙的初形就被确定下来了。汉代,高祖之母刘媪梦宿大泽,与龙交而产高祖,视高祖为“龙子”。“龙”就开始明显地受到特殊重视,龙也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成了民间文化及艺术造型中的重要题材。到了元、明时期,帝王三令五申,专龙权于皇家,民不可用,并立法典。因人们喜爱龙,亲近龙,为避皇权就制造了“龙生九子”之说,并创造了许多非龙而又属龙族的动物形象,它们“皆不成龙,各有所好,各行其职”等等,以为民所用。其实,所称“九子”是含众多之意,龙子据记有十余种,如囚牛,好音乐,就将其刻在琴头上;蟋蜴,好腥,就将其刻在刀柄上;椒图,好闭,就将其铸在门上衔门环用,等等。
据说其一子螭吻(也称蚩吻),好吞,当它飞吞屋脊时,被张天师一剑定在脊上,它就是角楼正脊上的大吻,背上还显露着剑柄;
正脊上的大吻,显露着剑柄(顶部)
而它的孩子不愿离开它,就背在了背上;螭吻的众多兄弟——人们称作螭龙的——好险,也蹲在其周围(垂脊、岔脊上)守着它;更有趣的是说它的妻子也不愿离去而藏在屋檐下(角梁头上的套兽)等着它;再看屋檐盖瓦头上都有一个个小疙瘩,传说那都是它的“乖龙子”(也称“龙种”)。角梁头上的套兽(最右)
屋檐盖瓦头上的“乖龙子”
当然有关传说是各色各样的,不过人们都认为这种传说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也反映出人们希望我们龙的家族能够永远相亲相爱,生死与共,战胜艰险,发展壮大的愿望。再看飞檐角上有一个仙人,他坐在一个似兽非兽、似凤非凤的长着鱼尾的兽上。有人传说那仙人是封神的姜太公,有他在可以镇邪消灾;也有人传说那仙人是禹王,因屋脊聚龙太多,易发大水,所以禹王在此镇之。
飞檐角上的仙人
仙人身后就是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suan一声ni二声)、狎(xia二声)鱼、獬豸(xie四声zhi四声)、斗牛、行什等等。角楼上只有前三个,一个是龙,可形似兽,说它是螭吻的兄弟,名叫嘲风,好险,被人称作殿阁兽或蹲脊兽;第二个是凤,传说凤是瑞鸟,凤不离龙,蹲在龙后,“龙凤呈祥”;第三个是狮,猛兽之王,狮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它在檐角蹲坐,足具神威。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图赵广智绘
角楼上的仙人身后只有龙、凤、狮三个
只盼角楼的“神力”永在,生命永存世间的神话传说是各色各样的,而有关古建筑的神话传说,我听得最多,最生动的是建造故宫角楼的。当讲述人绘影绘声地描述着鲁班、蝈蝈笼子及各位神仙的时候,都表现得是那么郑重而神秘,似乎毫无例外。
五十年代初,我结识了一位姓张的老木工,他父辈就是给故宫干活的老师傅,他会雕刻、做斗拱、古建模型什么的。我曾问他能不能做角楼,他说:“宁可做三大殿,也不能做角楼!”“为什么?”“那是镇城之宝,里面的讲究太多了!不知道的,谁敢做!做错一点‘神气’就没了,还得招灾!”我又问:“非要做呢?”“除非你……”我看着他的脸,深感那些把角楼说得神乎其神的人们,完全是出自一种对我国古建筑无限热爱之情。
多少年来我潜心研究古建筑模型制作,总想有一天来仿制角楼。然而,当我和我的学生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确定了仿制图纸后,我惊呆了!那一张张写满了全是神秘数字的清单使我忽然觉得老人们传说的神话不是神话,一时认定:“角楼是神造之物。”如果是人造的,那些设计、施工人员,他们将要具备多么渊博的古典哲学、天文学、星象学、物理学、数学、美学的知识以及多么精湛的建造技艺呢?!我们再去看角楼,觉得它不是角楼,她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宝库,它是极其稀有的文化与造型完美结合的举世之作,它身上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几千年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理念、严谨的思维和浪漫的情趣及独特的审美心理。……仿佛角楼在向我们讲述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操和生活,并鼓励我们拿出勇气去完成仿制工作。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仿制工作完成了。望着那带有许多神秘色彩的角楼时,其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人们说那是用我们的心血汗水筑成的,但我心里很明白,那不是我们的血汗,那是中华文化及古代匠师们血汗的结晶!我们只不过是借此更深一步地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滋润,更多地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享受。我们很幸运,也很幸福。只盼角楼的神力永在,生命永存!
(本文部分内容曾刊载于《紫禁城》年第11期,经作者重新修订后授权澎湃新闻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