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沈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结束公示期。这些蕴藏着传统技艺和民族智慧的非遗项目,独具魅力,值得人们去了解、去传承。
本期,我们将继续走近它们,进一步领略非遗的魅力与精彩。
萃华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精湛的传统技艺里,有美的享受更有不倦的匠人精神
“萃华花丝镶嵌技艺生发于沈阳,一直扎根在沈阳,它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记忆,也是城市顶级手工艺的代表之一。除了能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外,它更能增加沈阳人的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城市的工匠精神。”萃华花丝镶嵌传统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海昱骄傲地说。
杨海昱
眼下,人们到沈阳萃华金店,或者游览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文创专门店时,便可以一睹凝萃着萃华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金银制品的风采,购买也煞是方便。
可在这门技艺刚兴起时,普通百姓却是没有机会领略它的魅力的。
萃华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始发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是萃华金店建店时就具备的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代表了当时传统手工工艺的最高境界,也是皇亲贵胄独享的身份象征。
早期的萃华花丝镶嵌制品采用垒丝、镶嵌、锤揲、掐丝,填丝、编丝、焊接、炸珠、花丝编织、措镶、雕刻、錾刻、包金银等工艺,产品古朴自然,制作种类繁多,有手镯、戒指、耳环、项链、麒麟锁、器皿、杯盘、炉具、匙箸、烟具等。
上世纪20年代,萃华又从北京东安市场的志成银楼,聘请了从清宫造办处花丝工坊出来的王征五先生教授技艺、指导花丝镶嵌,使萃华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得到进一步完善,这期间萃华的花丝镶嵌技艺在沈阳城内更是首屈一指。
手搓金银丝
年,第三代传承人李玉昆师为保护传统花丝工艺的传承,与新一代的工匠们制作大批花丝镶嵌工艺与錾刻、点蓝、点翠相结合的珠宝饰品,花丝镶嵌工艺饰品开始普及坊间,后又作为国家出口创汇期的出口产品之一,走出国门。年,国家允许金银饰品进入市场,从此至今,萃华花丝镶嵌产品也成为广受大众喜爱的特色产品。
填丝工序
现任沈阳萃华金银珠宝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杨海昱,是花丝镶嵌传统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年进入萃华金银珠宝工作,年拜李玉昆为师。此后,杨海昱一直积极学习花丝镶嵌传统技艺,并致力于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说起入门拜师,杨海昱说得益于他对书法和雕刻的喜爱,“有一定工艺美术的基础。”受父亲影响,7岁时杨海昱开始学习书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进入萃华后,他痴迷于师傅们精湛的花丝技艺,“由内而外地喜欢上了它。”在升任设计总监后,杨海昱还搭建了由十人组成的花丝班组,努力让这门属于城市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如今,萃华花丝镶嵌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首饰品类,包括手镯、项链、耳坠、胸针、吊坠、袖扣、领带卡、领花等;二是室内装饰物品,如小挂屏、花瓶、炉、熏、动物造型等陈列品类;第三类则是以中小件产品为主,如香囊、盘勺、粉盒、灯台、酒具、盖碗等实用品类。
年后,萃华花丝镶嵌产品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下,作为城市的代表走进“巴黎国际时装周”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年,萃华花丝镶嵌产品作为皇室工艺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北京萃华故宫店的拳头产品。
“花丝为骨,镶嵌为饰”“平填不见隙、见隙必均匀”“攒型归正、点面相合”“焊不见焊、焊后一色”……杨海昱说,萃华花丝镶嵌技艺的精髓,这是工匠精神的代表
编辑:王楠、黄庆撰文:关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