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竹叶纹套琉璃银碗--晚清。
2月6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与长沙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分为“海外华品”、“艺脉千年”、“意趣相融”三个部分,以器物本身为出发点,从时代背景、工艺特色、中西风格等方面来讲述外销银器背后的故事,共展出精品外销银器件套。
瓜棱形茶壶--晚清。
中国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至迟在战国时期就有银制品出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因材质稀少珍贵,色泽纯洁柔美而一直受到人们喜爱。与之相随的是,银器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门类。
中国外销银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文物类别,在中国的银器发展史上,晚期的外销银器由于数量有限,又散落于西方国家的各个家族,一度被历史尘封,被误认为是西方银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近代外销银器还湮没无闻,人们只知道有中国外销瓷器,而不知有中国外销银器。近年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国近代外销银器已经引起了收藏家、学者和博物馆的重视,被评价为中国传统银器手工艺的最高峰。
龙纹口沿山水人物故事纹银碗--晚清。
“中国外销银器”是采用中国传统银器制作手艺,以西式器形为主,中式纹饰为辅,主要用于出口海外的银制器具。这类银器自18世纪海洋贸易时期逐步走向海外,延续了近年。中国外销银器的出现并非偶然。晚清时期,海洋贸易迅速发展,强势的西方工商业占领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刺激着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外向性发展。基于开埠城市的外侨市场需求,中国银匠深挖民族特色,制造出了
既满足西方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极致“中国美”的中国外销银器。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清代银器的外销与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
策密切相关。年9月,我院引进过广州博物馆‘瓷路相逢——清代外销瓷
上的中国情调与西方艺术’展,从外销瓷贸易的角度呈现18、19世纪中西方文
化的交流与碰撞。本次引进‘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这些银器同样是中国历史上开拓海外贸易的见证,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
“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将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至4月22日。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