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有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3/3/19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年味儿

为什么有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这或许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升级,以至于我们对过年所期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而失望也越来越多。间接的认为“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也有网友提出,其实是过年的仪式感,没有以前那么隆重了。像上面那段童谣,估计现在也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了吧。

现在的小孩,上幼儿园就开始打游戏,想想我们小时候,没有互联网,不照样也是来开开心心的?

记得老一辈人说他们那个年代春节。每年到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十里八乡的亲戚你来我往,很是热闹。过年最期待的,也就是餐桌上的那一盘肉,与一件新衣裳了吧。

万家灯火,各有忧喜,过年,有热闹就有冷清,有尽兴就有将就。富贵不一定过得快乐,清贫也不一定过得委屈。

这或许也是“年味儿”吧。

皇帝是怎样过年的?

其实各个时代的皇帝过年都是不同的。

在清朝对皇帝而言,春节更主要的,还是进行一些外事交流。

当然,皇帝过年也会贴福字、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也都是满族(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习俗,只是通过精心制作,更加礼仪化、典范化了。

但在盛大辉煌的场面背后,皇室也有节俭的一面。

比如,皇家过年时用的对联采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间人们常用的粘贴。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

像目前摆放在沈阳故宫的一副皇家对联,就是光绪年间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饺子

皇帝过年吃饺子也是清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一方面是应“岁更交子”之典,另一方面也表示不忘祖宗。

因为清入关前,满洲人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过年前包好许多饺子贮存在大缸里冷冻,自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连年有余的意思。

因此,清代宫廷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吃的仪式隆重、繁缛。

膳食

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数额为:

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3个,猪肚2个,小肚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等等。

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

随后,乾隆皇帝跟大家一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乾隆皇帝年宴上的保留节目。

当然,因为乾隆是贵为大清皇帝,所以年夜饭的布置肯定也是最为隆重的。在这里小编只能说一句羡慕啊。()

灯笼

民间过年有挂灯笼的习俗,皇家也不例外。

虽然大家现在看不到当年皇宫过年时的盛景。

但今年故宫,可是想办法,最大程度还原了当年皇宫过年的情景哦。还拿出来了两件老古董。复原了天灯和万寿灯各一对。如此盛景,真的是难得一遇啊。

“年味儿”为什么越来越淡了。过年了,放寒假了。老人们忙着过年准备这,准备哪儿的。而小孩子只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玩玩手机,电脑。想想长辈们给了我们小时候一个多有意思的春节啊。而现在,只能留给我们去怀念。所以啊,如果没有人去传承,“年味儿”只会越来越淡了。至于传承的是什么,它可能是年俗,也可能是一种“氛围”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