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5日,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第五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分别从国土、城市、区域、建筑、室内设计、文化艺术六个层面,详细阐释了关于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四个领域的亲身感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演讲全文。
作者
单霁翔
时间确实过得很快,如果说我们的地球有40万年的历史的话,人类在这座蓝色星球上生活也有多万年了。但其实一直是比较缓慢的发展,过去一万年,我们已经从这样一个的渔猎时代开始向往更加辽阔的生存空间,我们不断的探索宇宙的奥秘。我想我们还会长久的脚踏实地的生活在这座蓝色星球上,生活在城市中。过去的几十年,可能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剧变,这是短短二十年间发生的变化,可见我们的人居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剧烈变化,我们在不断的适应。我们居住的城市,如果从年的时候还在三环路以内进行建设,到了年这张大饼已经摊开了。我是年从北京规划委员会的主任调任国家文物局工作,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北京市的建设速度了。今天我从一个建筑背景,从长期做城市规划,又在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工作了13年,退休前又到了故宫博物院,我想把这四个专业,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融会贯通的谈一点体会。分六个层面:一是国土;二是城市;三是区域;四是建筑,五是室内设计;六是文化艺术,谈一点肤浅认识。国土
过去文物保护是独立、单体的专业性的工作。但今天慢慢把思路放开看,我们开始研究国土空间里面的年文明传承下来的内容。最初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24个城市,随着申报世界遗产扩大到京杭大运河,扩大到隋唐大运河,节点中有一个洛阳。过去西安到罗马是沙漠丝绸之路,但既然到了西安应该也牵扯到洛阳,洛阳是汉代两京,唐代两都,这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城市,于是沙漠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延伸到了洛阳,把大运河串联了起来。到了杭州还没有到海,于是又把宁波、绍兴这一段加入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这样一举成功。通过大运河连接到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中华大地上这样一个网状的人类迁徙、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大型的网状的文化遗产带。过程中,我们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中东铁路等等文化线路横亘在我们的国土上,使得我们对于文化遗产、对于城市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不断的呈现,包括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佛教、丝绸之路草原、海上丝绸之路。年浙江良渚申报世界遗产成功。过去一直有人在质疑中国是三千年文明,何谈五千年。我们的考古学家和文化历史学者,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实证了年文明,从东北的辽河到珠江,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良渚遗址以4-5年的历史,13道水利工程的庞大的古代工程系统实证了古国的概念和文明的诞生。世界遗产运动的年代时间并不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们很多的国家很多的地区开始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