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过大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历代皇帝心目中,“过年”都充满了敬畏之感。
皇太极是清入关前开创基业时期的皇帝,乾隆则是清入关后国力鼎盛时期的皇帝,他们在过年的时候并不是自由的,要遵从祖宗的礼仪和习俗来安排和行事。
1.敬神祭祖
皇帝过年的时候,首先要拜天,然后拜神。拜天要祭堂子,拜神要举行萨满祭祀。
皇太极时期,堂子建在沈阳故宫的抚近门外。皇太极凌晨3点就得起床,谒堂子行礼,回来后在清宁宫举行萨满祭祀。在祭神之后,皇太极要亲自到努尔哈赤及其以上先祖牌位前行礼。
清入关以后,保留了萨满祭祀传统,而元旦太庙祭祖则改在了除夕的前一天。
这里重点说一下萨满祭祀。萨满祭祀是满族特有的祭祀形式。分为火祭和学祭。祭祀活动中,萨满在祭祀朝祭中设供进牲后,于三弦、琶琶,拍板、拍掌奏鸣声中献酒。每一献,司俎人等歌“鄂啰罗”。献酒后,在三弦、琵琶、拍板、拍掌奏鸣声,萨满擎神刀进神位前祷祝叩头。每擎神刀祷祝一次,司俎人等歌“鄂啰罗”。萨满擎神刀祷祝三次,诵唱神歌一次。诵唱神歌三次,则共祷祝九次。祷祝词是念,“鄂啰罗”是歌,诵唱神歌则是唱出祷祝祈请的神词。
萨满祭祀在一般人看来是神之又神的宗教仪式,其实,它就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祷祝祈请的仪式。
2.元旦朝贺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年)正式开启元旦朝贺之礼。清太宗皇太极通常在沈阳故宫的崇政殿或大政殿前接受百官上奏贺表。清入关后,元旦朝贺大典在紫禁城里的太和殿举行。
朝贺礼仪一般从半夜子时(23点到1点)开始,在百官跪拜结束以后,皇帝要赐茶和“福”字。
3.大排筵宴
清皇太极时期,家宴是在清宁宫,用餐无等级规制。清入关以后,规制开始健全,聚餐时,后宫后妃的宴桌按照等级分设餐具。皇帝只有在举行家宴时才与后宫后妃们在一起用餐。
宗室宴是皇帝宴请皇室成员的家宴,可以说是拜年宴。皇太极曾在清宁宫请姑姑、兄弟姊妹们一同进餐,乾隆皇帝更是多次举行宗室宴。
皇帝还要大宴百官,以庆贺新岁。努尔哈赤时期,宴会的规模较小,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多,参加宴会的人员达百桌以上。
按照清朝礼仪,御殿庆贺有赐茶之典,以表达君臣同乐之意。从皇太极时起,百官朝贺之后有茶宴。
4.冰嬉、观年戏、看烟花
清入关以后,过年期间除了在冰上嬉戏外,还要观年戏、看烟花。皇帝还与大臣们一起绘制吉祥年画,吟诗赋对,君臣联欢。
这些娱乐项目中,有一些是盛京时期的习俗,如冰嬉、摔跤、杂技表演等。《满文老档》就记载了年正月初二这天,努尔哈赤率众人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的事情。
清入关后,冰嬉被保留了下来,它既是娱乐项目,更是一项军事训练。每年冬至节后,皇帝都要亲临冰场观看冰嬉表演,以此来检阅八旗子弟的弓马骑射等武艺。
据《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乐考二十一》记载:
“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二翼,每翼头目二十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射球兵丁一百六十名,幼童四十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
由此可见,冰嬉的规模十分宏大,参与者至少在人以上。
清入关之前,在沈阳故宫过年的筵宴上还有杂技、“百戏”等表演。清入关后,新年前后在紫金城里按照节令上演承应戏,并有相应的剧本。
清朝在入关前和入关后,皇帝过春节的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且繁琐的规矩和复杂的仪式,在这个规矩和仪式的形成过程,大量吸纳、融合了汉族文化。满汉文化的融合策略,也为其长达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过大年期间的皇帝是有很多应酬的,要比平时忙很多。而某宝在过年期间推出的“五福临门”活动,其中的“敬业福”最为难得,但是,如果扫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的御笔“福”字,我想必有加持——五福临门!
(部分图片来自沈阳故宫,如有侵权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