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解读萨满教清帝十次东巡沈阳祭祖,故宫现存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4/8/12

满族萨满教和清宫萨满祭祀一直是萨满教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学者栾晔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萨满祭祀遗物》一文中,对满族萨满教做出如下的论述和评介。

沈阳故宫及北京故宫现均保留、收藏有一些宫廷祭祀文物,两地萨满祭祀活动的文物为我们研究清宫萨满教提供了物证。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网络图片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清中期萨满教祭祀文物,有的质地易于损坏,有的具有乾隆时期的特点。结合历史文献定为清帝东巡盛京谒祖陵时期进行宫廷萨满教祭祀的文物。清帝从康熙开始,至道光止,先后十次东巡盛京、恭谒祖陵,进行萨满教祭祀。

乾隆帝在对盛京皇宫进行大规模增建重修的同时,对宫廷萨满教祭祀的陈设用具和神具也进行维修和添补。

沈阳故宫清宁宫外景及院内的索伦杆沈阳故宫清宁宫内景

现今沈阳故宫清宁宫神堂和室外庭院神杆,基本保持着清初以来的原貌:神堂内西墙正中设有朝祭神龛、万字炕,东次间北有两口大锅,西墙神龛两侧有乾隆帝、嘉庆帝所题“万福之源”、“合撰延祺”匾,东间门上有道光帝题诗。

清宁宫明间北锅灶

神堂中的神龛架、神幔,炕上陈设的大炕桌、火盆、靠垫,神龛前的供桌、供器等,当是乾隆以来的遗物。庭院中的神杆、夹木、古石座、残破的锡斗,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基本保持着清初乾隆以来的面貌。

网络图片萨满腰铃

现藏有萨满腰铃,萨满在使用前,由助手双手握住腰铃向天跪举,为萨满围系腰间,系上后前后跄步舞蹈,扭动摇摆腰肢,使铁铃摆动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表示行走在请神的路上,增加了请神时庄严、神秘、热烈的气氛,是萨满镇妖驱邪之主要神器。

杆铃

另有杆铃二件,满语轰勿,又称晃铃、神铃,亦为清宫萨满教祭祀所用乐器神具。杆上有铜铃,以皮条系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小7个神铃为一常数,与“纳丹岱珲”即七星之祀相符。故其大小8铃者,当后人误系;另一杆仅三铃,为残缺。这两件珍贵文物,当为乾隆时期。

萨满鼓

萨满鼓,满语称依姆钦,是萨满获得灵感和力量并得以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萨满通过鼓语实现人与神的对话。沈阳故宫现藏萨满鼓为乾隆时制,此鼓在夕祭中使用,萨满一手持鼓环,一手鼓鞭,在舞蹈中敲打,《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六称之为“夕祭背灯所用手鼓”。

嚓拉器

嚓拉器,汉译“拍板”,亦称“扎板”,以其“互拍而击”的演奏方式而名之。沈阳故宫现藏嚓拉器由六片红木组成,两端板片的外面绘有行龙赶珠的纹饰。

萨满刀

萨满刀,满语称“哈尔马力”,汉译“响刀”,民间俗称哈马刀、神刀,为清宫萨满教祭祀所用乐器神具。沈阳故宫原藏萨满刀乃铁制,附铁连环六串,下附铁连环九串,每串四环。《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记为:“朝祭司祝(萨满)祝祷所用神刀。”为清宁宫月祭、报祭及每年正月初三和每月初一在堂子亭式殿祭祀时请神和求福神时所用神具。

萨满帽子孙绳

萨满帽,亦称神帽,清宫廷萨满教祭祀历史文献无记载,是国内外独有的宫廷萨满教祭祀文物珍品。

子孙绳二件,亦称索绳,是宫廷萨满教祭祀中求福神时所用神具,据历史文献记载,在春秋大祭宫廷求福神和堂子立杆大祭中均使用子孙绳。

青花缸红油糠灯

青花瓷缸一件。此器当有盖,经查清宫萨满教祭祀历史文献,当为储净水用。

红油糠灯二件。史料有清帝东巡在清宁宫使用清初糠灯的记载,皇帝还要求保存原貌。但此二件糠灯已失满族民间以紵麻浸油点灯之旧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