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清太祖—年)定都盛京(沈阳)、建立后金。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取代明朝。
沈阳故宫,始建于年,为清朝初期的皇宫。参观之后的感悟,比北京故宫小多了,也简朴多了;一个是清朝打天下时的皇宫,一个是明朝坐江山时的皇宫。
大清门,出入皇宫的通道。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大臣上朝的地方。公元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导游解说:清为水,明为火;水克火,清灭明。
殿内的圆柱上是翻卷的浪涛和腾飞的金龙。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重新设计制作。
宝座前的蓝底金字楹联“念兹戎功用肇造该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系乾隆手迹。
十王亭,大政殿前面两侧排如雁行10座亭子,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君臣合署在宫殿办公,比上朝面奏,下朝办事的效率高,也是一大创举。
沈阳故宫的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如同一个大的四合院。
清宁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是盛京皇宫的中宫,皇太极的皇后寝宫。其建筑特色被视为满族传统宅的典范。
年皇太极死于清宁宫该炕,次年清兵入关,其子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永福宫,亦称次西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是皇太极庄妃的寝宫。庄妃为中宫皇后侄文、关雎宫宸妃之妹。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皇帝)。
关雎宫,东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是庄妃的姐姐的寝宫。
皇后与两妃是姑母与两侄女,皇太极也真是纳妃不避亲。
后妃宫,位于清宁宫与关雎宫(东宫)之间的院外,据说是集体宿舍。
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沈阳故宫最高的地方。大门上方悬挂着“紫气东来”匾,乾隆题写“紫气东来”匾,匾上共有九条雕龙,是复制品,真品陈列于“院藏匾额展”。
自来水龙头的名称源于四百年前宫中此龙头排水管?
此门也有四百年的历史,文武官员上朝时先候在门外,如今用石柱加固。
题小诗一首《沈阳故宫》:
塞外君臣尚俭廉,奔袭不懈犯边关。
大清之水熄明火,国号原来万事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