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沈阳故宫太庙,没有传说里的故事,只有崇高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4/8/12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庄妃太庙劝降洪承畴是广泛流传的故事。真?假?不真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很简单,语言不通。战争是男人间的事,把女人扯进来,无非是“意淫”一下当事人人品不正。

话说回来,即便有,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也不是现在的沈阳故宫太庙。皇太极时候的太庙,在沈阳抚近门(大东门)外五里的地方,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及其妻的神位。

沈阳故宫太庙位置原来是有小庙的——明代就存在的三官庙。乾隆四十三年(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时,为了完备陪都城的规制,传旨重修盛京礼制性建筑,包括太庙。“拆迁”了三官庙,在其位置新建了太庙。

太庙建成后,乾隆将太祖至雍正五朝的玉宝玉册,用新疆和阗出产的上等玉重制一份,而将原有一份送至盛京太庙尊藏。自乾隆四十八年(年)起,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太庙三拜九叩。可见,太庙地位的崇高。

沈阳故宫太庙在故宫正门大清门的东侧。东巡祭祖回来的皇帝是要在这里叩拜祖先的神位后才能进大清门。

太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太庙自己是有门的。现在那个门不开放,参观需要从正路转进去。

正门门楼的雕梁画栋。

太庙小院面积不大,算“挤”出来的四合院。正殿是三开间,东西各有厢房。

太庙小院。

太庙存在去世帝后的玉宝玉册。所谓玉宝玉册,是记载为死后皇帝所进的庙号、谥号的典制文物,按制收藏于太庙中,而且每位帝后死后必有一份。乾隆皇帝规定,嗣后再新制玉宝玉册都要做成两份,北京、盛京太庙各藏其一。

至清末,盛京太庙共收贮清太祖朝至穆宗(同治)朝玉宝玉册三十二份。殿内的金龙红柜就是贮藏帝后册宝的大柜。

东西各有三开间

配殿现在作为展厅。

焚帛炉。皇帝祭祀时焚烧祭文的。

太庙地位尊贵,是一个独立的小院。

沈阳故宫原有建筑都是黄琉璃瓦绿剪边,太庙则全用了黄琉璃瓦,彰显这里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

整个庙院并不是在平地盖造,整个太庙小院是建在垫高的台子上。太庙门的位置比大清门要高。这也是在凸显太庙的尊贵地位。

尽管太庙面积不大,地位却高于故宫内任何一处,是平常的“庙”所不能比拟的。

推荐相关阅读:

沈阳故宫:寝宫都是“老破小”

丝绸博物馆:见到元代服装的实物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就算走马观花,也要看的展品

国博邺城造像:邺都样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