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文清华人文清华讲坛
中国的“中”字是怎么来的?如何欣赏故宫的美?太和殿广场中隐藏着中国文化的哪个大秘密?从明到清太和殿为什么不断瘦身?紫禁城中轴线核心建筑序列的几何中心点在哪里?坤宁宫里为何摆着大灶?正大光明匾的冬至阳光到底算不算奇景?御花园为什么要放置在紫禁城中轴线的末端?皇宫建成什么样子,皇帝自己说了算吗?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12月28日当天,故宫博物院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特别直播隆重开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在直播现场坐镇指挥。
截至12月31日,近万网友沿着故宫中轴线一起读解中国。
以下为直播实录,约1.9万字。(全文读完约25分钟,敲黑板划重点,要认真记笔记哦~)
太和殿广场
张小琴: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故宫博物院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特别直播,这里是北京故宫太和门,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张小琴,也是人文清华讲坛的制片人。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故宫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所在,紫禁城建成年的岁末,也是我们怀着温情与敬意怀想历史的恰当时机。设想一下年前的此刻,大殿已成,诏书已颁,紫禁城将于春节正式启用,一切都是崭新的,明王朝和中国历史即将迎来新的一页。
今天我们就要从这里开始阅读故宫建筑,感受中国历史和文化,与我们同行的是来自故宫和清华大学的三位学者。第一位学者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建筑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军。
紫禁城的时空密码
王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建筑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右)
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左)
王军: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张小琴:太和殿广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所在,是以前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要仪式的地方,春节(古时称为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这些重要节日也会在这里举行大朝仪。年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儿举行了华北战区受降仪式,有十万人到场观看。王老师,您作为研究故宫的学者,在这个地方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王军:这个地方是古代紫禁城最重要的礼仪空间。但是知道这个还不够,这个地方还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大秘密,这和古人怎么得到时间有关系。得到时间这个事情很重要,不知道时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播种,就发展不了农业,就进入不了农业文明。而在中国古代,观象授时,告诉人民时间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谁能提供这样的公共服务,谁就能得到公权力,所以这是天子权力的来源。有一句话叫做“为政莫大于明时,明时莫先于观象”。那么,这个空间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意义呢?我们可以看看太和殿广场的建筑分布,东边有体仁阁,西边有弘义阁,东西再往外延伸,会看到老城的东边有日坛,西边有月坛,日坛是春分祭日,标识了春分,月坛是秋分祭月,标识了秋分,东西向这条线就和春秋分建立了联系。而南北向这条线是紫禁城的中轴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南北向这条轴线又与冬夏至有联系。以前我们只注意到有条中轴线,不太注意还有东西向这条线。
张小琴:这两条线您称它什么?
王军:我们叫它子午卯酉时空格局。南北向叫子午线,东西向叫卯酉线,古人是用十二支配方位,子就是北,午就是南,卯就是东,酉就是西,这个子午卯酉的时空格局,我们是在年给北京市总体规划做专题研究时发现的。
张小琴:大家下次走到这儿时可以感受一下,南北中轴线是子午线,东西向的线是卯酉线。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子午卯酉线的交汇点。
王军:对。子午卯酉太重要了,所以老北京话说“你得给我说出个子午卯酉来”“你不能找不到北”。时间必须通过空间才能测出来,中轴线和卯酉线的神圣性和这个有关系。
张小琴:我们古代是农业文明,必须得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才能把粮食存下来吃到明年收获新粮。如果不知道这个时间周期,就会挨饿,影响种族繁衍,所以测定时间在古代特别重要。那古人是怎么测定时间的呢?
王军:我们在正南北的子午线上立表测影,正午时分,影子最长是什么时候?
张小琴:冬至。
王军:对。冬至影子最长,在北边。夏至影子最短,在南边。影子从北边的冬至到南边的夏至这个点,再回到冬至那个点,正好是一年,古人是这么把又1/4天给测出来的。
张小琴:先要找到空间,要知道哪里是北。
王军:对。所以,一定要把南北向的这条子午线给规划出来,否则,就测不出一个太阳年的周期。把太阳年的周期测出来之后,再把它进行析分,以冬至为起点,把一年的时长一对折,夏至的时间点就找到了,再一对折,春秋分就找到了。春秋分时太阳正东而起,正西而落,所以东西就和春秋分建立了联系,所以,北京城用东边的日坛标识春分,西边的月坛标识秋分。有了这么一个空间体系、坐标体系之后,晚上可以再观测北斗。古人测时间、测空间是非常精细的,白天要立表测影,晚上要看北斗。黄昏时,北斗指向北方的子位,那是冬至;指向东方的卯位,那是春分;指向南方的午位,那是夏至;指向西方的酉位,那是秋分。所以,东南西北是春夏秋冬的授时刻度,古人就产生了时间与空间合一的观念。
张小琴:要先找到空间方位才能测定时间,所以古人就把方位和时间结合在一起了,具体体现为东西南北和子午卯酉的两位一体。
王军:对。必须要把东西南北测出来,测出空间之后,再通过东西南北中把春夏秋冬测出来,地平方位成为了授时刻度,产生了时空合一的观念,时间就赋予了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人文意义。这对一切文化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们看乾隆时期的北京城图,凡是和生养有关系的部门都在东边,凡是和刑杀有关系的都在西边,因为东边是春,西边是秋。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等和生养有关系,在东边。刑部、判案子的大理寺(清末叫大理院)与刑杀有关,在西边。再看故宫,故宫有东有西,有东华门、西华门;有文有武,文就是文华殿,武就是武英殿,生养之事曰文,属春,在东边,刑杀之事曰武,属秋,在西边;故宫还有仁有义,仁也和生养有关,属春,在东,所以,体仁阁在太和殿广场东侧。义,即宜,指应该发生的事情,秋天万物生成,这是应该发生的事情,所以,义配秋,在西,弘义阁在太和殿广场的西侧。乾清宫广场东边是日精门,西边是月华门,宛如日月坛的微缩版。御花园东有万春亭,西有千秋亭,东西就是春秋,都体现了时空合一的人文观念。北京老城也是这样,有东有西,有东直门、西直门;也有春有秋,东边有朝阳门,朝阳,代表春,西边有阜成门,阜乃盛大之象,成即生成,阜成就是大丰收,这是秋;还有文有武,东边崇文门、西边宣武门。所以,时间成了规划师,它规划了这个城市,定义了不同空间的不同功能。
张小琴:这样一个时空一体的宇宙观在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中凝固下来了。
王军:没错。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要完成这套体系,第一步是要把空间测出来。那么,怎么测定空间呢?老北京话说“你不能找不到北”,那么,北是怎么找到的呢?
张小琴:《周礼考工记》说的“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就是要测定空间。
王军:对。为什么要辨方正位?辨方正位才能定时,这是王者要提供的最伟大的公共服务。《周礼考工记匠人建国》记载了辨方正位的方法,就是先要树立一个垂直的表杆,以表杆的基点为圆心画一个圆,早上日出,有个影子和这个圆相交,把这个相交点标出来;傍晚日落时又有个影子和这个圆相交,把那个相交点标出来。用一条绳子把两个相交点连接,就是正东西,将这两个交点连接线的中心点与表杆的基点连接,就是正南北,这样就把东南西北给规划出来了。将表杆与这个圆重合,就是甲骨文、金文的“中”字,中国人的“中”是这么来的,中国的“中”表示了辨方正位定时的方法,我们一说中国人的“中”字就说出了中国文化最大的秘密。
张小琴:甲骨文的“中”字,有的就是一个圆中间一个杆,有的上面还有绳子的标记。
王军:表杆的每个面都有绳,每个面的绳都贴着表杆,这个表杆就一定是中正的。只有中正的表杆才能把方位测准,也才能把时间测准,所以做人要正直也是这么来的,“中正仁和”“中庸”,都和这个有关系。
张小琴:辨方正位、立表测影这套系统应该是比“中”字要早,先有了它才有了“中”?
王军:是的,文字的诞生从现在往前追溯,目前也就追到差不多年前左右,但是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古人就已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和文明。从考古学资料来看,子午卯酉这个格局能追溯到年到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那时那个地方已经在种庄稼了,它的陶符、刻纹上已经有了子午卯酉二绳的图案,显然他们是认识这个空间的,也只有在这个空间里才能测出时间来。在距今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吨的稻谷遗存,也发现了陶器上的子午卯酉二绳刻纹。距今年的双墩遗址也发现了二绳刻纹。所以这套东西非常古老。现在东南亚地区,原始部落还在立表杆测影子看时间。
张小琴:可以确定那个“十”字就是子午卯酉线的交汇,不是装饰性花纹吗?
王军:我们应该理解,古人不是无缘无故画出这个“十”字图案的。《说文解字》对“十”的解释是“四方中央备也”,也只能通过四方、中央,才能测出时间。我们看到,这些遗址都在发展农业,所以当时必已建立了测定时间的一套技术系统,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个“十”字图案与这套技术系统联系起来考虑。要知道,贾湖遗址最早可追溯到年前,将近一万年了,它见证了将近一万年的文脉。但是我们老祖宗驯化农作物的时间比这个还长,现在在江西、湖南找到的驯化水稻的遗址都已经达到00年的历史。
张小琴:有水稻的储备,就证明那时候已经掌握时间了?
王军:对。驯化农作物的第一个知识是一定要知道时间,我不敢说00年前先人已经用《周礼考工记》的方法来测时间了,但是他们那会儿一定有掌握时间的方法,其实掌握时间就这么几种方法。
张小琴:原来子午卯酉线有这么深远的历史渊源。
为什么要把子午卯酉交叉的这个“十”字放在太和殿广场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呢?
王军:因为“为政莫大于明时,明时莫先于观象”,谁能够告诉人民时间,提供这样一种公共服务,谁就能够获得权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这就是这个空间的意义。
张小琴:请大家下次来故宫的时候,站在子午卯酉线的这个交叉点上感受一下,不仅要感受紫禁城年的历史,而且要感受我们民族延续万年的文明血脉。
您认为三大殿的三块牌匾都和“中”有关系,怎么解释?
王军:是的。我们发现了这个以三大殿为中央的子午卯酉时空格局,就能把这三块匾的本来意义读出来了。这三块匾的文字都是乾隆皇帝从《尚书》里引用的,太和殿的匾是“建极绥猷”,以前我们说,“建极”就是建立了最高原则,那么,这个最高原则是什么?《尚书》的《传》写得很清楚,“建”就是立,“极”就是中,“建极”就是立中。甲骨文里经常有“王立中”这样的卜辞,“王立中”先要占卜会不会出太阳、会不会刮大风,这都跟立表测影有关系,因为没有阳光就看不到表杆的影子,刮大风,表杆就会晃动,就会影响观测。所以“王立中”就是王要立表测影,观象授时,这讲明了权力的来源。“绥猷”就是推行教化之治,把坏人变成好人。
中和殿的匾是“允执厥中”,意思是要恭恭敬敬地守住这个“中”——辨方正位定时的方法。《论语尧曰》记尧帝对舜帝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是说,天文历法这些事你要负责了,要把这个“中”牢牢守住,如果你守不住,就必然导致农业绝收,四海困穷,你的天命也就没了。可见这个方法有多么重要。
张小琴:最后一块匾是保和殿的“皇建有极”。
王军:是的,就是说,天子要守住“极”,要守住“中”。所以,这三块匾讲的都是《周礼》所说的“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强调了辨方正位定时的重要性。
张小琴:子午卯酉格局这个时空观通过推演的延伸意义又变成价值系统,比如东边是体仁阁,西边是弘义阁,这里是不是有从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的转换?
王军:中国的人文是从天文来的。仁义礼智信要和四方五位来配。古人认为最高的道德是从天上得到的。比如,中央配“信”,古人是怎么说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则不言而信”。春天要来了,春天就来了,天从来没有骗过我们,天是最讲诚信的,所以,要向天学习,要讲诚信。什么叫“中庸”?古人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变,“中庸”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辈子也不能改变。这都和立表测影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关系。
张小琴:子午卯酉时空格局是一种对时空的认识,从时空观而来的宇宙观本来是一种知识体系,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为一整套价值体系。
王军:这就是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探索事物的本质,然后产生这一套价值体系。
张小琴:刘老师在太和殿这儿等我们了,刘老师您好。
王军:刘老师,接力棒交给您了。
张小琴:王老师一会儿我们在神武门上会合。
紫禁城的主人、
匠人与文人
刘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右)
张小琴:刘畅老师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我们现在位于太和殿前。年到故宫参观的游客超过万,故宫已经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刘老师,我们应该怎么欣赏太和殿这个故宫最重要的建筑和故宫的建筑体系?
刘畅:太和殿是中国占地规模最大的两座木结构之一,不过放在全球的视野下并不是最大的单体建筑,但是紫禁城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这个问题就引导我们理解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之间的差别。我们现在看见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盖的,同时期,英国伦敦大火之后也盖了一个大房子,建筑师克里斯托夫伦设计了圣保罗大教堂,那个房子是一个大穹顶,立在伦敦的上空,当时建筑师是想把古罗马万神庙那样的穹顶高高举起来,用宗教的精神普照世俗世界。看西方建筑的方式特别像欣赏圣保罗大教堂,仿佛是欣赏建筑师用双手捧给大家的雕塑作品。
圣保罗大教堂
而要欣赏太和殿,需要走到紫禁城的怀抱里,实际上太和殿周围的房子、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青绿彩画、青砖、汉白玉的栏杆等等,围绕着你,让你整体体会到拱卫的气氛,从而生出庄严感、神圣感。
西方建筑是你围绕着它看,而中国古建筑我们要走到它怀抱里面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
太和殿
张小琴:您以前在故宫工作过六年,到清华大学任教以后仍然一直在做故宫研究,来过故宫至少有几千次,还参与了大多数建筑的测绘,站在这个位置,您最想告诉观众的是什么?
刘畅:其实我更想理解建筑背后的人,是谁的思想创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么壮观宏伟的紫禁城。
张小琴:您的著作《北京紫禁城》里面提到过四种人。
刘畅:我觉得紫禁城有不同的设计参与者,他们真正决定建筑面貌的过程和西方建筑师占主导地位的创作过程不一样。
这四种人,首先主人是皇上,肯定有皇上的主意。更重要的人我觉得是士大夫阶层,就是那些懂得礼制的文官。底层的是工匠,但是中间不能少的是匠头。康熙在恩赏匠人的名单里面列的第一类人叫“匠头”。匠头更具备画图、做模型这种技术,懂得很多匠作工艺。
张小琴:我们今天要走过整个中轴线,看看都能和谁相遇。您先以太和殿为例,讲讲这四种人的作用吧。
刘畅:今天咱们看到的太和殿,实际不是始建时的样子,明永乐十八年盖完以后第二年就被大火烧掉了,因为太高大了,易遭雷火,之后又几经焚毁。在明嘉靖时,太和殿的规模开始不一样。嘉靖皇帝曾和大臣严嵩交流,嘉靖说:“我思旧制固不可违,因变少减,亦不害事。”意思是我觉得太和殿的制度虽然很严谨,我们最好不要违背它,可是现在这么多问题,比如物料问题,把它减少一下可不可以,也不妨害。严嵩和他说:“旧制因变减少,固不为害……臣愚谓,基址深广似合仍旧,若木石围圆,比旧量减,或可。”意思是虽然减少一下不妨害,但是太和殿这基址用的工料远多于上面的木结构,这样好了,基址规模不变,但可以给它瘦身,柱子减细一点,石头减小一点,腿变细一点,胳膊变细一点。可见皇上的想法一定得和文人交流,最后才诞生了太和殿。
张小琴:我们也不能把严嵩当成脸谱化的人物,他也有多面性。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做了好事吧?
刘畅:对。而且人家学问大,可以用自己对礼制的理解说服皇上,这是问题的关键。
张小琴: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殿比明代初建时小多少?
刘畅:大概是原来的2/3左右,矮了,也窄了。举个例子,一般都说太和殿规制最崇高,正吻都有三米四,这三米四的正吻,在古代匠人的做法里叫二样瓦件,“样”就是规格尺度,规格尺度从头等一直到九等,各有不同。谁确定这正吻是二等瓦?根据什么来定?实际是根据康熙年间重新盖太和殿时工匠的决定。梁思成先生他们编《营造算例》里明确说到,这个瓦件得按柱高来确定,“柱高每一丈,则吻高四尺”。
张小琴:就是40%?
刘畅:对。
张小琴:这个正吻从这里仰视看着不高,但是如果它是这个柱子的40%,其实是相当高了。
刘畅:有斗栱的房子从耍头下批起算的柱高的40%,就是吻高,相当高。头样瓦也就是一等瓦,在明代何士晋写的《工部厂库须知》里有记载,嘉靖以后皇极殿(即现在的太和殿)头样瓦的正吻也十三拼,一丈三尺五寸,比现在这个正吻还高一米。
前面介绍了三种人了,再说说第四种人,匠头,就是那些搞设计的人。康熙十八年大火把太和殿烧了,那是一个灾年,还有地震。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请了一个最厉害的匠头梁九来负责,康熙恩赏里专门提到他。梁九的师傅是明末的木匠冯巧,冯巧应该是营建了天启时期的太和殿。康熙时一个工部主事江藻写了《太和殿纪事》,书里提到,内明间面阔二丈六尺三寸五分,八个次间各面阔一丈七尺三寸,两边间各面阔一丈一尺一寸,进深一丈一寸,两次间各面阔二丈三尺二寸七分,山明间面阔三丈四尺八寸五分。檐柱高二丈三尺,金柱高三丈九尺五寸,正中最高七丈四尺五寸九分。
张小琴:零七八碎的数。
刘畅:但是在梁九心目中这些数都是有道理的。康熙八年第一次重修太和殿时还是明代的基址,康熙十八年大火烧完之后,梁九接着再建,还用的那套制度,“固不可违”,那套制度是用清代的尺子量明代的基址,就得到很多分数。
张小琴:清代和明代的尺度是不一样的?
刘畅:稍有差别。梁九如何建太和殿呢?他在高度上有一套算计,我们要不测量太和殿就没有依据做判断。
张小琴:您是到这儿做过实地测绘?
刘畅:年奥运会之前太和殿大修,我在故宫的老朋友高级工程师张学芹拉着我来做测算。
张小琴:您测完之后发现什么秘密?
刘畅:发现特别好玩的秘密,我猜就是匠头梁九心里的小九九,当然是管中窥豹。太和殿明间这部分,一般来说檐柱高二丈三尺,而雍正《工程做法》提到真正的柱高包括斗栱高度,我和张工一直工作,量了很多太和殿斗栱,发现斗栱的总高度算上平板枋是三尺三寸五分,这个数一下在脑子里亮了一下,当时我们特别高兴,因为二丈三尺加上三尺三寸五分,就是二丈六尺三寸五分,就是刚才说的内明间面阔的尺寸。因此这个正中间正好是个正方形。
再往里面看,金柱高三丈九尺五寸,几乎是二丈六尺三寸五分的1.5倍,只差了一个尾数,差这么点对匠人来说可以抹去。
张小琴:我看好像只有中间是正方形,边上是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意义呢?
刘畅:斗胆揣测,梁九在明代的基础上构思太和殿的立面效果时,至少在明间,他觉得应该放一个稳定的正方形,堂堂正正地穿在北京的中轴线上,这是他当时构思的要点。
张小琴:他面对的是废墟,废墟上面有柱础,建多高、建多宽、每一间多大是由他来规划的,先把这个正方形在中间规划出来,其他的地方再合计?
刘畅:是。
张小琴:太和殿虽然中间挺宽的,最边上就很窄,是不是把零碎数放那儿,就有多少算多少了?
刘畅:“是不是”这个事儿依然是个谜,如果谁对这个感兴趣,很多具体的尺寸都公布在各种学术刊物上了,可以接着往下算。
张小琴:但是中间这个正方形,从它的观感和功能上来看,都更加重要。
刘畅:对。
张小琴:嘉靖说俭省,一定要在一个这么重要的建筑上俭省吗?不是还有个说法,“非壮丽无以重威”吗?
刘畅:那是萧何和刘邦说的。开始建紫禁城太和殿时,永乐帝也很明确地说,这比南京的宫殿要高敞壮丽,但是后来确实物料太费,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很多大臣后来提出皇上的宫殿应该谦虚低调,这又得回到皇帝和士大夫之间的博弈上。
张小琴:年前太和殿比现在高大得多,高大时有高大的道理,要壮国威;变小时有变小的道理,要节俭,最后皇帝愿意把它变小,大臣也支持它变小?
刘畅: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抚摸太和殿,改变它的样子。
张小琴:太和殿的陈设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刘畅:太和殿里面现在看到的样子和以前不太一样,有很多史料说,它在明清经历了几次变化。
整个太和殿室内都是以油饰彩画为主要装饰方式,做地仗、刷油漆、贴金、画沥粉这一套工艺。其实帝王豪华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都做硬木装修,用特别细腻的贵重木材。对于大殿里来说,有它核心的长久以来继承的审美观点,这种做法以油饰彩画为主要装饰题材。殿内只有一个例外,左右墙上面有门,门上面有贴金的毗卢帽,这是同一套做法,但门两边有紫檀大柜,并非油饰彩画。档案还不是特别清楚到底这个大柜什么时候做的,我们很多人讨论说是乾隆时期的大柜。
张小琴:这个柜子看起来不算太大,是因为建筑太大它显得小吗?
刘畅:实际它是紫禁城最大的柜子。
张小琴:里边装的什么?
刘畅:后来这里面装的什么不知道,但明代的大柜镶的是大理石的门,里面放的是三代鼎彝,夏商周的青铜器。
张小琴:就是所谓国之重器。
刘畅:是。明代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说太和殿中间是御座,御座周围列镇器,就是甪端、香炉、香亭、仙鹤、宝象这套东西,前面挂一个帘子,今天没有帘子。
张小琴:是皇帝面前挂帘子吗?
刘畅:御座前面挂帘子,帘子是铜丝做的,铜丝拿黄绳系着。前面才是地毯,地毯前面设乐,就是乐队之所在。顺治时候和现在的样子也稍有差别,顺治时内阁重臣张宸的《青琱杂记》记录太和殿前面“俱黄绒地衣,下衬以棕荐篾席”,就是满铺地毯,前面御座这一块是五彩云龙地毯,两边不是大柜,是两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什么东西拿织物盖着看不见。根据康熙三十四年档案的记载,当时太和殿宝座后面还应该像乾清宫一样有个屏门。
张小琴:殿里正中是真正的龙椅,皇帝什么时候会坐在上面,比如大朝仪?
刘畅:对。按理说清代常朝也应该在这,宫中初四、十四、二十四是运马桶,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常朝,但在清代不是那么频繁。
张小琴:大臣会进去吗还是在下面?
刘畅:进去的大臣是地位特别高的,其他在外面,太和殿下面有品级山。
而且皇帝在这儿上完朝,做完仪式,有时还赐宴。
张小琴:露天吃啊?
刘畅:冬至、元旦(今春节)等等都得在外面吃,殿前设黄幄,台下两边远一点的地方搭上帐篷,很多人都得在外面吃。
张小琴:御膳房也很远,寒冬腊月里从外头运过来,还得在露天,也不是很好受的滋味。
刘畅:那个主要是荣誉和仪式。
张小琴:太和殿历史上多次毁于大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火灾?
刘畅:太和殿着火主要是两种原因,一种是雷火,太和殿高,容易遭雷火。另一种是取暖、挂灯笼不小心烧着了。古人大概有三个防火方式:第一个,建筑上确实做了防火设计,比如太和殿变小了,遭雷少了,两边原来是斜廊,后来康熙重建时就改成墙了。墙上原来没有这个门,听故宫的老同志说是解放以后才开的门。第二个,管理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建火军,专门救火的,晚清称为激桶处。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种,意念防火,请求上天保佑别着火。在太和殿天花藻井上放一个牌位,然后四角放四个牌位,屋脊正中间“龙门”的地方里面放一个宝匣,我见过,里面装五金元宝、五色宝石、五经、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等物品。
张小琴:这个宝匣供奉谁?
刘畅:镇宅。五个牌位上都有神的名号,画八卦,还有镇宅72灵符,佛道结合起来,意思是老天爷不管是谁在,谁都保佑我。
张小琴:好像屋顶小兽里也有管防火的。
刘畅:对。小兽分别是仙人骑凤、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行什就是一个小雷公。
张小琴:雷公放在这上面不是更打雷吗?
刘畅:卧底啊,不要打自己人。
张小琴:康熙重建瘦身之后就没有再着火了,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殿。
现在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比较容易被忽略,但是您认为它特别重要?
刘畅:三大殿的三台从空中俯看是双勾的“土”字,“土”字腰上最中间的台阶的中线正好进入中和殿里。这个位置还特别恰巧,可能存在偶然的因素,对历史的设计我们现在只是尝试解读,整个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从前面午门的两翼,到昭德门、贞度门中线,擦着三台边界,一直到神武门东西的马道,构成细长的长方形,它们的几何中心点就在中和殿。
明代永乐时的大臣李时勉,后来当了国子监祭酒,写了一篇《北京赋》,专门对三大殿进行了描述,描述到太和殿,那时候叫奉天殿,用了一句话“奉天凌霄以磊砢”,意思是奉天殿很雄伟;描述保和殿用了“谨身镇极而峥嵘”,镇住了北边的极而峥嵘,是特别雄伟的面貌;描述中和殿时用了四句,“华盖崇穹以造天,俨特处乎中央。上仿象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所以那时候的中和殿下方上圆。
张小琴:今天的中和殿上面是方的,下面也是方的。
刘畅:这个顶子上圆下方的地位确实不同,它颇带明堂之制。
张小琴:明堂也是《周礼》所记。
刘畅:是的。明代之前,元代的做法,前面一个大殿,后面一个大殿,中间是一个连廊,是一个工字殿。
而明代在建宫殿时,一方面基本继承了前后殿的格局,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有更正统的思想来帮助它,就诉诸《周礼》,当然周公朝诸侯于明堂这个事情是所有大儒都知道的,在《礼记月令》里还写,明堂四四方方,上面还有太室,太室就是圆的攒尖顶。所以明代设置了三大殿,分别是奉天殿(今太和殿)、华盖殿(今中和殿)、谨身殿(今保和殿),并且要求亲王们的王府也这么盖。前面这个殿在王府叫承运殿,奉天对承运;后面这个殿在王府里叫存心殿,谨身对存心;王府的三殿里中间也有一个圆殿,但是那个圆殿没起华盖殿这名字,或许不是亲王认为圆殿不重要,反而是亲王认为在他们的圆殿不能独立和天地沟通,只不过是延续紫禁城这么一个布局而已。
张小琴:明堂自古以来的作用就是对天的地方?
刘畅:对。
张小琴:明清的皇帝在中和殿干什么?
刘畅:冬至祭天的祭文也是在这儿看,在思想上沟通天地。
张小琴:虽然是在太和殿后面,但这个地方是皇帝对天的地方,前面是皇帝对大臣的地方,所以它特别重要。
刘畅:我觉得精神上它的地位可能是三大殿里最核心的。
张小琴:那它为什么造得比其他两个殿小,为什么不大一点?
刘畅:窃以为很大程度上还是在继承元朝布局时,受它的限制,皇帝和大臣商量了半天折中的办法。
张小琴:服从形制,但是把尺度缩小一点,使得前后比较协调。
现在我们走到了保和殿,保和殿原来是举行殿试的地方?
刘畅:大概乾隆四十五年以后这里是殿试的地方。保和殿不仅进行殿试,在清代还宴外藩。保和殿的房子顶上我钻进去过,整个屋架大概都用了别的房子的旧料。
张小琴:皇上的宫殿里也偷工减料?
刘畅:我猜这是清早期的作品,不见得是明代的作品。它的屋架梁显然是别的小房子的用料。
张小琴:从别的房子拆过来的?
刘畅:带着别的房子上面的彩画。保和殿里面柱子被“拔”了好几根,空间更大,在里面殿试,也就不好作弊,宴外藩吃饭时屋里也能多坐几个人。
张小琴:我们现在走到保和殿后面,从这儿能看到后寝的雨花阁等很多建筑,还能看到景山。
刘畅:雨花阁是一个藏传佛教的建筑。
张小琴:隐约也能看见钦安殿。
刘畅:钦安殿也是宗教建筑,是道教的。远处的白塔是藏传佛教的。
张小琴:这些宗教建筑为什么都放在了后寝,没有放在前朝?
刘畅:好问题。不管我们觉得儒教是教化的“教”还是宗教的“教”,它真正代表的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统治者要按照这个宇宙观来控制大局,而其他的信仰,再怎么信也是偏向于个体化的信仰,可以用各种宗教来丰富个人的思想世界,但是在古代中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基石是儒教,这点我觉得是不可撼动的根基。
张小琴:从建筑规划上看。刚才我们走到中轴线几何中心点的地方,前面只有一个太和殿,但它和拱卫它的建筑就占了紫禁城的一半,后面所有的建筑才占了另一半,这种比例控制应该也是体现建筑思想的方式吧?
刘畅:我还想说说那四种人,真正的“中心”在哪儿,这是皇帝和文人商量确定的。而在设计技术上,哪儿疏哪儿密一定需要画图做模型的人帮忙,就是一定要有设计的人参与,这个设计的人就是匠头,然后匠人来施工。
张小琴:最大的御路石在保和殿后面,应该说太和殿下面的御路石比它重要,但是太和殿那块是拼接的,这块才是完整的。这么大一块御路石运到这儿也相当不容易,这是四类人里哪一类人干的?
刘畅:不是设计人员,是为皇帝做施工管理的这些人干的。明代营建紫禁城时,主要的一个大臣是泰宁侯陈珪,还有他的两个助手,一个是柳升,一个是王通,都封侯了,他们都是军人,靖难立功的大臣,管理这个工程,组织军工来施工,然后有各种工匠、民夫,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工程。
张小琴:据说在明代紫禁城的工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太监叫阮安,他起了很大作用吗?
刘畅:他在紫禁城始建时不应该起到很大的作用。永乐征安南时,掳来了0火者,火者就是宦官,都是长得英俊的十来岁小男孩,阮安是其中一人。阮安到北京之后才开始学习各种技术,后来参加了北京九城城门的建设,三大殿烧毁以后他参加了重建工程。还有一个叫兴安的太监建了隆福寺,也是从安南来的。
张小琴:他算是哪一种人?
刘畅:这不太好界定,这些组织工程的人更像是皇帝的分身,帮助皇帝完成任务。
张小琴:算是皇帝一伙的。
刘畅:和皇帝一伙的,他们帮助皇帝监督工程,组织工人。也可以把他们列为第五种人。不应算在设计者之列。
张小琴:走过前朝,从乾清门开始进后寝区域。军机处在乾清门广场的西边。乾清门是清代御门听政的地方。
乾清门
刘畅:明代御门听政是在太和门,乾清门是清代御门听政的地方,主要是康熙。后来有了军机处可以上密折什么的,所以御门听政逐渐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康熙是御门听政最勤的人,早上六点多,大臣大概就得在中左门等着,冬天大约是七点,然后进来。
张小琴:就在乾清门这个地方,这么小容不了多少人吧?
刘畅:乾清门广场下面还有人。
张小琴:大臣们是站着?
刘畅:西向跪着。皇帝坐中间,前面摆一个书案。
张小琴:那得临时搬桌子椅子在这儿?
刘畅:对。
张小琴:御门听政为什么要在户外,不在殿内?
刘畅:这是古制传统,真正操纵皇帝这么干的那个无形的大手其实是礼制。
张小琴:上天在听,君臣都有敬畏。
刘畅:皇帝不容易。
张小琴:刚过冬至,大家都在讲乾清宫里面,阳光从地面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把匾上的字照亮,这个事情特别重要吗?
刘畅:那个事情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年,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来中国,借八国联军入北京的机会,在紫禁城里拍了很多照片,他的照片里太和殿里就是满铺地毯,乾清宫里倒是没铺,那年的冬至大概太阳光能反射上去。但是乾清宫又做家宴、又举行众多活动,而且清代皇帝特别喜欢铺地毯,也许清代铺了地毯之后那个光实际反射不上去。
张小琴:就是说这个并不是有意设计的结果?
刘畅:我不敢这么说。但是紫禁城里有那么多有意设计的结果等着大家揭秘,大家可以去研究更好玩的秘密。
张小琴:这个地方有什么秘密?
刘畅:整个后两宫的院子,乾清宫加上坤宁宫,中心点就在乾清宫大殿里。这个院落的面积恰恰是前朝部分的1/4,而且这个院落的面积是控制东西六宫面积的最基本部分。
张小琴:这个您认为一定是有意的设计。
刘畅:是的,从傅熹年先生开始做这个研究,到后来很多研究都能证实这一定是个有意的设计。而这个以某点为院落中心的布局方式同样也适用于东西六宫。
张小琴:这表现出重要性的问题?
刘畅:一方面是对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那些搞布局设计的匠头做一个院落的基本模式时,无论如何要给前面的院子留下足够大的空间,而后面的建筑密度会加大,布置其他的功能,这是古代院落一个基本的设计模式。
张小琴:我们单独走在这里时不会感觉它小,看乾清宫也很高大雄伟,但是如果按比例来说,那是明显比前朝小得多。这个区域本来设计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确实有皇帝在这儿居住过吗?
刘畅:明代的皇帝在这儿居住,很多案子发生在这儿。清代的皇帝不在这儿居住,但是像除夕、正月十五这种节日,也像在前朝摆大宴一样在这儿设家宴。
张小琴:殿里也不够大,谁能来吃这个家宴呢?
刘畅:院子里也坐满了人。
张小琴:看来皇上赐宴或者开会,外面都全是人。
刘畅:进入室内的地位就不一样了,当然在这儿吃也不舒服。但是在这儿吃很重要,很光彩。
张小琴:后面就是交泰殿。
刘畅:明初胡启先写过《皇都大一统赋》,里面提到:“其宫阙则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以正位乎外。乾清、坤宁两宫以正位乎内。”正位乎外的是前三殿,后面正位乎内的是乾清、坤宁两宫,没提交泰殿。所以到底交泰殿什么时候盖的,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明嘉靖以前肯定有了,那个时候还是个中圆殿,也是圆顶,下方上圆,可能就是模仿了中和殿的规制。但是方的平面加个圆顶怎么加呢?
张小琴:现在是方的顶,您说它以前是圆顶?
刘畅:对。它的解决办法是像御花园里的千秋亭、万春亭那样?还是像御花园里四神祠那样方的抹一抹角呢?总之可能有不同的办法,要真是喜欢故宫,喜欢建筑历史,可以好好琢磨解决一下这个谜题。
张小琴:交泰殿里有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皇宫的时间和北京城里的时间都是以这儿为准的,它也有仪式性的作用吧?
刘畅:当然了。后来赋予交泰殿的意义就很大,授时就是真正核心的。为了争得这个意义的话语权,乾隆还颇费了一番心思。交泰殿在清代嘉庆二年烧毁,里面东西也烧没了,嘉庆三年重建,当时乾隆还在世,重建时,新的铜壶滴漏上仍然刻的是乾隆早年的年号。
张小琴:那时候已经是嘉庆当皇帝了,但是新的铜壶滴漏上还是用乾隆的年号,还是乾隆权力更大。
刘畅:对。
张小琴:现在我们到了坤宁宫。这个地方是影视剧里特别喜欢表现的地方,它的建筑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畅: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坤宁宫前东侧的石头墩子上清代时插着索伦杆,神杆。
张小琴:神杆是放什么的?
刘畅:上面有个木头盒子,里面再放锡盒子,锡盒子里放上煮好的内脏什么的,喂乌鸦,整个坤宁宫在清代其实是萨满教的祭祀空间。
张小琴:乌鸦对他们来说是吉祥的?
刘畅:对。乌鸦在很多传统宗教里都是吉祥的鸟。
张小琴:坤宁宫这个建筑是在清代做了比较大的改变吗?
刘畅:是。坤宁宫真正作为萨满教的祭祀空间,在清代第一次用制度确定下来,在年,顺治十三年,也是在那年,顺治迎娶董鄂妃,准备书写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那年顺治的儿子康熙在紫禁城外的小院子里避痘成功,顽强地活了下来。但坤宁宫大殿是模仿满族别的大殿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张小琴:模仿什么大殿?
刘畅:今天看到的坤宁宫格局,大殿里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这都是典型的满族建筑特点。口袋房的门不在中间开,会偏一点。
张小琴:其他殿的门都开在正中间,它是稍微往右一点,左边特别长就像个口袋。
刘畅:大殿里这半边沿着墙周围一圈叫万字炕,是满族集体活动的空间。
张小琴:在紫禁城中轴线上,所有宫殿里只有这个房间是这样的。
刘畅:更重要的是一进门对着大灶,那是煮白肉当祭品的地方。往东的东暖阁才是皇帝大婚的地方。
它所模仿的对象是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清宁宫一进门也是大灶、万字炕,然后是皇太极的卧室东暖阁。清宁宫是皇太极掌权后在年盖的。清宁宫的模仿对象再往前追溯就追溯到皇太极小时候。当年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在现在的辽宁新宾县灶突山佛阿拉旧老城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宫室”。
在佛阿拉的旧老城里,有努尔哈赤的住宅,还有他弟弟的住宅,而这个住宅被一个朝鲜的特务画了下来,留在《建州纪程图记》里。当时因为采人参的事,朝鲜和满族的势力发生了冲突,就派人和解,那人叫申中一,他到建州后就一路走一路记小抄,把各种所见都记下来了。努尔哈赤那个住宅的客厅,也是口袋房、万字炕、一进门对着大灶,大灶每日烹鹅二首以祭天并焚香设行。万历15年,年建好佛阿拉,努尔哈赤还迎娶了夫人,其中一位叫孟古姐姐,是皇太极的母亲。年皇太极诞生。皇太极长到11岁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孟古姐姐辞世,皇太极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第二件事,他并不经常谋面的父亲,决定舍弃佛阿拉搬到赫图阿拉。我自己斗胆猜想,在少年皇太极11岁的心灵中,一定深深刻下佛阿拉一切生活的烙印,其中一定有满族萨满祭天的部分,等他营建宫室时,寝宫最重要的宫殿就留下来作为自己的卧室和萨满祭祀的空间,并对佛阿拉进行模仿。而他的孩子顺治,在准备书写轰轰烈烈爱情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父亲在清宁宫的空间,把坤宁宫改造成类似清宁宫的样子。在中原大地古老礼制的控制之下,我们看到一个特别清晰的印记,满族的皇上把自己的信念和想法很生动地加在了中轴线上,前三殿不行,因为事关天下仍然要服从古老礼制,所以加在了后两宫的坤宁宫,加在了生活的地方。
张小琴:在坤宁宫的布局上,皇帝的想法清晰地体现出来了。
刘畅:对。
张小琴:我们刚才讲到四种人,主人就是皇帝,然后还有文人、匠头、匠人。您认为在紫禁城的建设中,这四种人谁是最重要的?
刘畅:在建筑的规制上,皇帝作为紫禁城的主人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需要听文人士大夫的,而士大夫则必须考证并遵循礼制。匠头按照礼制的要求对建筑进行规划,匠人则负责计算和施工。因此紫禁城最重要的主人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中华文化传统。
张小琴:张老师在御花园等我们了。张老师您好,刘老师您和张老师以前是故宫古建部同事。
刘畅:张老师您好。
张小琴:刘老师也请您到神武门上,一会儿我们四人在神武门上会合。
御花园的对称美
张淑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右)
张小琴:张淑娴老师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张淑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张小琴:我们一路从中轴线走过来,前面基本都是建筑,光秃秃的一棵树都没有,为什么中轴线的末端会有一个御花园?
张淑娴:这个地方和紫禁城同期建成的,现在已经有年的历史。当时是作为后宫的后花园,所以明代叫宫后苑,清代才改称御花园。这个位置位于紫禁城最北部,而且是紫禁城中轴线的最北边。从整体规划来说,前三殿非常雄伟壮丽,后三宫严谨规整,到这里以后风格马上变化了,苍松翠柏,山石花木,整体节奏上感觉就很幽静、舒缓,进入了一个休闲区域。
张小琴:御花园作为皇宫里的花园是不是与其他古典园林有所不同?
张淑娴:是的。中国古典园林都是山水式园林,花园呈现出的是一种随山倚水的景象,但是御花园是严格的对称关系,均衡对称、整齐划一,东边和西边的布局基本相同,因为这个花园正好是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花园的设计要服从于紫禁城整体的设计。我们脚下现在站的就是中轴线。
张小琴:中轴线一路通到这个地方。
张淑娴:是的。我们前面有个香炉,后面是一座天一门,天一门里面是钦安殿,钦安殿是御花园的主体建筑。以这些建筑为中心,两边的建筑和园林小品都是相对称的,整体的布局服从于整个紫禁城的建筑规划。
张小琴:也是以一种规整的方式体现秩序感。比如我们去苏州园林一进门很可能要有影壁或者假山石,不能一览无余,一下看到头,但这个地方一进来之后很规整,一眼可以看到钦安殿。
张淑娴:是。但是作为一个花园它还是和居室建筑、朝仪建筑有很大区别。这个花园里面有苍松翠柏、各式各样的石头,树也都是长得奇形怪状,很像中国画里那些树,路的两边也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石头。
张小琴:中轴线西边有一块诸葛亮拜斗石。
张淑娴:对。这块石头的左边像是一个人穿着一个长袍拱手作揖,右边星星点点的斑点正好是七个,很像北斗七星,所以这块石头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诸葛亮拜斗石。御花园里摆放了很多这样的石头,而且每块石头都有一个底座,像是一件件盆景,陈设在花园各处。石头作为中国园林独立的欣赏对象,形成了一种赏石文化,从宋代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这种石头审美文化的传统。在宋代,无论是皇家还是文人,都很喜欢奇形怪状的石头。宋代的皇家园林艮岳就用了很多太湖石,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对石头的热爱甚至到了如痴如癫的地步,所以人们也称他为米癫。
张小琴:米芾拜石还有画作流传。
张淑娴:对。米芾看到喜欢的石头都要作揖拜一拜,后人有很多绘画就以这个为题材来绘制。
张小琴:是把石头当成有灵性的东西。
张淑娴:对。而且宋代开始也有很多石谱流传下来,《宣和石谱》《云林石谱》等等,作为画石头的一个母本,也就慢慢成为赏石的标准,一直流传下来,到了后世也不断有石谱出现,像清代李渔的《芥子园石谱》等等,这样也就形成了中国园林、中国绘画的赏石文化。
张小琴:把单块的石头作为审美对象,这是不是中国文化中比较独特的审美现象?
张淑娴:是的。什么样的石头最美?“瘦、漏、透、皱”是中国赏石的基本标准,石头的形状越奇特就越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张小琴:东边有块木化石也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张淑娴:对。这块石头奇特之处就在于看着很像是一块木头,实际是木头经过千万年石化了,因此也叫木变石,上面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诗。
东边是绛雪轩,它是一座五开间的房子,中间三间出抱厦,这样就形成了平面呈凸字型的建筑。因为以前庭前种了一些海棠树,海棠花飘落时就像淡粉色的雪降下来,所以叫绛雪轩。这个建筑很有意思的是它房子上的彩画,和中轴线上建筑的彩画完全不一样,不仅是纹饰不同,位置也不同,中轴线上的建筑彩画只画在檐枋上,柱子上没有,这里连柱子上也都是彩画,而且纹饰是淡淡的绿色斑竹纹,仿佛是在竹林中的一个建筑,和花园的景色非常协调。
张小琴:这儿看到万春亭了,刚才刘老师讲到上圆下方的房子房顶到底怎么盖,我们在万春亭就看到了,它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实际是用两层屋顶实现的。
张淑娴:对。仿天圆地方之说。
万春亭和西边的千秋亭对称。它后面又有浮碧亭,和西边的澄瑞亭对称。再后面的摛藻堂、凝香亭,和西边的位育斋、玉翠亭都是对应关系。而且连名称都起到对仗的作用,“万春”对“千秋”、“澄瑞”对“浮碧”、“金香”对“玉翠”,凝香亭原来叫金香亭。
浮碧亭建在一座桥上,下面挖了一个水池,水池上建了一座桥。万历十一年,在桥上搭的这个亭子,到了清代又在它前面加了一个抱厦。
张小琴:前面就看到假山了,很多石头堆在一起堆成了一座小山。
张淑娴:这个山叫堆秀山,中间还有一个券门,两边还有石盘龙,石盘龙可以吐水,山中间藏有水缸储水。山上建了御景亭。这个山是可以登临的。
张小琴:现在不能登了,以前可以,登高望远。
张淑娴:对。堆秀山由各种各样的山石堆起来,旁边有水流,就像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世说新语》里有个小故事,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有一天从会稽回来,人们就问他“山川之美”,他就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个堆秀山的景象,就是这个典故的写照。
张小琴:复现了顾恺之描述的景象。
张淑娴:中国的古典式园林是一种山水式园林,师法自然,造园时都要按照自然山水营造。但是御花园是一个在平地上建的园林,既没有山也没有水,又是在这么小的地方,它就运用写意式的手法,叠石成山,营造一种崇山峻岭的效果,又凿池为水,营造湖泊万里的感受,也就是古人说的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追寻“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园林山水意境。
张小琴:不管是奇石还是山水意境的营造,中国古代审美的特点在御花园里体现得很充分。
张淑娴:是的。我们现在走到了御花园的西部,这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延晖阁,(它)和东边的堆秀山也是对应的,它的二楼有个回廊,也可以登高望远。
张小琴:这两个建筑其实都比较高,但一个是山一个是亭,也有一种均衡。
张淑娴:对。延晖阁前面的是澄瑞亭,和东边浮碧亭对应,建筑的形制也一样。这个亭子在雍正时期改成了“神亭”,供奉斗母。雍正八年,(雍正皇帝)得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就去世,他认为是一些道师设斗坛请神驱邪救活了他的命,因此雍正九年,他就在宫里大设斗坛,除了澄瑞亭,乾清宫、养心殿、钦安殿等地都设了斗坛。有一次我在我们古建部库房里看见一个硕大的楠木云龙纹屏风,我就拍了一张照片向我们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老师请教,我问他这个屏风原来放在哪儿,后来他查了一些资料,在一张民国时期澄瑞亭斗坛陈设的老照片上,看见了和这个形制一样的屏风,我们俩还跑到澄瑞亭来量了尺寸,发现和库房里屏风的尺寸基本吻合,因此我们确定库房里的那个屏风原来是设在这里的。
张小琴:亭子里放一个屏风?
张淑娴:屏风放在亭子的后面,前面放神位、供斗母。
澄瑞亭前面是千秋亭,旁边还有一个四神祠。四神祠供奉的是什么神众说不一,有人说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还有的说是风、雨、雷、电四神。御花园里的宗教建筑不少。四神祠旁边的钦安殿是道教建筑,是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建筑,永乐时期已经设置了。它的形式很有意思,屋顶是一个盝顶,上面是平的。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认为是真武大帝保佑他取得了皇权,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所以在建紫禁城时,在中轴线最北边修建这么一个建筑来供奉真武大帝。
从御花园中各种宗教建筑来看,御花园不仅是帝后们休闲,欣赏山石花木的地方,也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
张小琴:西边那个是养性斋。
张淑娴:养性斋是凹字型的建筑,双层结构,它虽然和东边的绛雪轩对应,但是形状不同,一个是凸字型,一个是凹字型,一个是单层,一个是双层,一凸一凹、一高一低也就形成了变化。也就体现了园林中“多方胜景”“步移景异”的特点,虽然有对称关系,也要在对称中追求变化。
张小琴:既有对称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形成一种韵律感。
张淑娴:是的。
张小琴:御花园的石子路也很有特点。
张淑娴:御花园的小路不像一般的花园曲径通幽,它没有一条曲折的道路,都是横平竖直的,但是在这种横平竖直的道路上又用小石子拼出许多丰富的图案,一个一个小花纹、小器物、人物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故事图案,像西厢记、空城计、聊斋里的一些故事,这也给道路增添了一点趣味。
张小琴: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御花园里找一找和这些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石子画,应该也是一种逛御花园的玩法。
后妃、皇子们可以自由地到御花园来游玩吗?
张淑娴:文献中记载,光绪时,孝钦皇太后,就是慈禧太后闲暇之余会到这里游玩,光绪皇帝也是在工作之余到这儿来游玩,而皇后和嫔妃们要在他们不在时才能来,所以还是有点限制的。
张小琴: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时候皇帝在,什么时候皇帝不在呢?
张淑娴:这个肯定有太监会通知。
张小琴:现在我们到顺贞门了,清代选秀女是从这个地方进宫的。
张淑娴:对。秀女从顺贞门进宫,文献里记载,曾经在御花园里选秀,还搭了凉棚,地上还铺了毡子。
张小琴:故宫里一共有四座花园,除了御花园之外还有其他花园?
张淑娴:有一个是慈宁宫花园,是慈宁宫的附属花园,明代就有了,清代又有一些变化。还有建福宫花园,是乾隆五年时下旨建的。东边有一座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那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建造的一座花园。
张小琴:其他花园,可能建造的自由空间稍微大一点,御花园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张淑娴:对。和它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对本国历史既要有“温情与
敬意”也要有知识
张小琴:我们现在到了神武门城墙上,四个人终于会合了。北面看到的是景山,张老师,刚才讲御花园是对称的,景山上的亭子好象也是对称的?
张淑娴:对。中间这个亭子叫万春亭,东西又各有两个亭子,这个形状和色彩都是对应的。
张小琴:王老师,中轴线从这儿一直穿过去,往北一直可以到什么地方?
王军:往北可以穿过小汤山,再往北到燕山的山脉,我还到那儿去调查过,中轴线是顺着山梁走的。需要说明的是,紫禁城暨北京城中轴线与正南正北的天文子午线存在微差——逆时针微旋两度有余,避开了正子午朝向,这是古人有意为之的。
张小琴:为了表示对天的敬意?
王军:一个是顺山因势以定朝向,以此得到稳定的地质条件,中轴线取义于此。另外,北极被古人视为天帝常居之所,要敬天,所以要让一让,因此古人做建筑时,中轴线都要避让正北极。
张小琴:今天我们在故宫上了一堂大课,请几位老师总结一下今天的考点吧。
王军:我特别想说一句话,为什么年的紫禁城能够见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因为紫禁城用的这套制度和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有关,这是特别古老的知识与思想体系,是中华文明创建的知识基础。
刘畅:站在城墙上,这个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点,不仅能看到院子里的文化,还能看到院子外的情况,比拟到我们今天看自己的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圈是一个道理,我们希望能站得更高一点,在理解自己的同时也能理解别人。
张淑娴:形容中国古典园林有个词叫“芥子纳须弥”,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很多景点都纳入到这个咫尺园林里;还有一层更深刻的意思,小小的园林里容纳了很多中国文化和审美的信息。
张小琴:谢谢三位老师,直播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这里登高望远,回望一下整个紫禁城中轴线的景色。
钱穆先生说要带着“温情与敬意”去看本国的历史,从三位老师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这句话是钱穆先生写在《国史大纲》中的,跟梁思成先生做《中国建筑史》背景相似,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危亡之际,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守护。钱先生说如果了解本国历史不带着温情与敬意,只算是知道了一些外国史;同时,如果“懵无所知,而犹空乎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所以我理解,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既要有“温情与敬意”,也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爱其所是。故宫正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恰当所在,希望人文清华故宫行也能为国人了解中国历史贡献一份力量。
年清华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工作,本次直播是双方合作的一种尝试,期待未来能与故宫博物院一起,奉献更多精彩内容。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第二排左六)、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第二排左五)与工作人员合影
原标题:《“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直播实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