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抗战史助力英雄城市塑造兰台人用课题成果彰显城市英雄情结
——专访沈阳英雄城市塑造专项研究课题负责人、沈阳市档案馆馆长张春风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想深入了解某一段历史,有很多种途径和方式,其中,档案资料凭借扎实详尽的特质,成为非常可靠的信息源之一。不久前,沈阳市档案馆(市文史研究馆)召开了国家重点档案课题系列成果发布会暨英雄之城系列丛书上线仪式,发布《沈阳解放档案汇编》《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抗日志士档案史料选编——张凤岐》三个国家重点档案课题成果,自古就被称为兰台人的档案人为世人走进沈阳历史深处、了解沈阳人亘古不变的英雄情结,提供了又一扇时光之窗。
“从8年抗战到14年抗战,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前6年里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全方位展示抗战全过程,呈现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沈阳的历史机遇,也是沈阳人的历史责任。”张春风说。
探寻历史之源
不断向前迈进
无论是纸质精装的书籍还是扫码即见的电子版本,此次上线的研究成果的核心,都围绕着英雄城市、黑土地上的红色记忆而展开。
《沈阳解放档案汇编》以年至年间的馆藏档案,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沈阳地区的奋斗史实,展现了党领导沈阳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接收和重建新沈阳的光辉历程。《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抗日志士档案史料选编——张凤岐》,以年至年间的档案和史料,进一步实证了黄显声将军领导的辽沈警察和辽宁抗日义勇军对日本军队侵略的顽强抵抗,中央电视台央视百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将军之死》正是采用了馆藏黄显声将军的珍贵档案史料。成果里展示的内容,补缀着沈阳作为打响抗战第一枪、十四年抗战策源地的气概,讲述了过往记述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许多人都知道张凤岐是抗日六志士之一,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他在遭到叛徒出卖落入侵略者的魔爪后,历经百般折磨,始终咬紧牙关不曾吐露一丝一毫有损义勇军的信息。最终,侵略者把张凤岐捆绑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的柱子上,用熊熊烈火将他加害。
还有,很多人第一次了解黄显声是从《红岩》中“小萝卜头”的老师开始的。可黄显声在被敌人抓捕入狱之前,曾是东北义勇军的总司令。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带领沈阳警察奋起抵抗。其间,黄显声还派遣张凤岐等相关警察回到沈阳,秘密配合义勇军后续行动、策划组织义勇军战士刺杀伪满洲国政要等……这些深度挖掘补充的内容,都使历史事件、城市精神更加立体、饱满,给读者带去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宣扬红色印记
突破传统方式
与其说沈阳市档案馆此次发布的三项课题成果是对历史的又一次考证,不如说是对城市红色印记的深入宣传和精神阵地的广泛传播。因为,在英雄城市塑造、城市文化IP打造中,抗战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是重要的一环。
“在多年以前,沈阳市档案馆便开始利用档案资源优势,从文史角度出发,推出一系列对沈阳文化建设有助益、对打造抗战历史文化名城有价值的内容,并一直深耕在路上。”张春风说。
几年来,市档案馆(文史研究馆)先后编辑出版了《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奉天的侵略活动档案汇编》(全五卷)、《皇姑屯事件档案资料图集》、《日本的侵略与沈城的抗争档案汇编》(全两卷)、《黑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亲历者口述档案汇编》、《民国时期沈阳工商业发展情况档案汇编》(上下卷)、《民国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奉天城市建设档案汇编》(全五卷)、《蒲河印记——蒲河风貌档案资料图集》等十项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同时,举办了“国难来袭——九一八事变展览”“沈阳市庆祝建党百年档案史料展览”等多个有影响力的展览,还连续召开三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抗战文化研究”推进沈阳打造抗战历史文化名城论坛,为辽宁“六地建设”服务撰写有影响力的档案文史资政建议,有效发挥了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尤其随着“印象沈阳”数字平台的上线,众多的档案研究成果陆续实现了数字化和电子化,对于想全面、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的人们来说,开启了划时代鉴古知今的新篇。
新的历史机遇
点亮城市新光彩
就在最新的课题研究成果发布后不久,辽宁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便将张凤岐的抗战思想列入其硕士论文研究中,鲁迅美术学院的师生也将抗战题材融入最新的创作中。兰台人的深耕与尝试,让尘封的档案发挥出新的历史价值。
如今,“印象沈阳”数字平台里除历史外,还有老歌、老视频,平台也成为人们全面了解沈阳城市发展万象印记的又一端口。
不难看出,不论是编纂汇总历史史料,还是提出新的相关研究,市档案馆(文史研究馆)都在努力地把沈阳英雄之城的根脉、红色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就像张春风在“山河岁月”中的讲述,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沈阳人在国难当前匹夫有责、宁死不屈、壮烈抵抗的英雄气概和汩汩传承的红色基因。还有在8月2日沈阳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文史讲坛第九讲中,作为主讲人,张春风用通俗易懂的讲解,令黄显声将军等抗战英烈的事迹从档案史料中走进听众的视野。
下一步,沈阳市档案馆(文史研究馆)还将依托馆藏资源,将冯庸、杜重远等更多在抗战过程中与辽沈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推出,在大文化背景下将基础的内容通过具体史料呈现出来,让历史讲话,让史料发言,不断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去。
当深埋在历史长河基地的碎片渐次浮出水面,车辙中的印记将点亮历史淘金的新浪潮。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