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大政殿场景还原(摄影
余冠辰)
在我国的历史上,许多壮美的皇宫早已灰飞烟灭,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是仅有的两位“幸存者”。北京故宫对于北京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位于关外的沈阳故宫却一直是很多人期待探访的文物宝库。
如今,无需远行,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余件清代宫廷艺术珍品首次进京,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朱漆描金雕云龙国宝盒、金漆雕龙纹有束腰带托泥七屏式宝座,尽显金玉满堂的皇家气概;努尔哈赤的龙虎宝剑、皇太极的御用腰刀见证了清初风云;雍正皇帝手书的墨宝“平安如意”送来新年的祝福……“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精选了典雅静穆的礼仪用器、工巧艺绝的陈设佳器、纹饰精美的生活用器以及文人意趣的君臣书画等展品,让观众在北京一睹沈博风采。
黄缎绣金万地金龙彩绣十二章龙袍料(局部)
首次离沈
国宝盒记录清朝兴衰史
展览中的清朱漆描金雕云龙国宝盒,是首次离开沈阳故宫展览的藏品。这个放置在方座上的宝盒外部为朱漆描金雕饰云龙纹,外围以铜包角,装饰一排铜钉,盒两侧装铜提手。
宝盒外观精美,背后更有一段传奇历史。据策展人介绍,该国宝盒于清乾隆时期制作,是用来存放清代皇帝玉玺的箱子。乾隆时期,统治者为缅怀先祖创业之功,曾把十枚清早期皇帝玉玺从北京送往盛京(沈阳原称为盛京),珍藏在沈阳故宫凤凰楼,被人们称为盛京十玺。
然而,清朝末期因东北局势动荡,盛京官员为保护这十方玉玺,将盛京十玺护送到承德避暑山庄保存,而后又移送北京。现在沈阳故宫仅剩下这件国宝箱,里面虽无玉玺,但也十分珍贵。它背后的故事带有清王朝从清代初期到末期政权兴衰的历史痕迹。
皇权象征
努尔哈赤宝剑见证清初风云
“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摄影
余冠辰)
努尔哈赤宝剑
皇太极御用腰刀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发祥地,被誉为“龙兴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在此建基立业,以清代初期的历史文化和清宫遗珍为主要特色。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流传下来的遗物甚少,但其中就包括努尔哈赤龙虎宝剑、皇太极御用腰刀。这两件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此次也来到了北京。
在“皇权与秩序”展览单元中,两件宝物被悬置于显眼位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宝剑为精钢所制,呈现金属黄色,剑柄处有“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等纹饰图案。清乾隆年间配以皮条,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等字样。据介绍,这把宝剑为明万历二十三年明朝廷敕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时馈赠,有了这把宝剑的努尔哈赤如虎添翼,于年创立八旗制,并于第二年正式建立了后金。该剑并无实用意义,而是太祖作为地方政权首领的一个权力象征。
皇太极御用腰刀,长度约1米,刀形似朴刀,刀身铸有两道血槽。附皮签条,上书“太宗文皇帝御用腰刀一把,原在盛京尊藏”汉字,及满文一行。此腰刀原藏盛京,乾隆中期曾移北京,后又移回盛京皇宫(沈阳故宫)收藏。宝剑与腰刀作为为数不多的清代初期的藏品,见证了清初帝王创业之初的风云变幻。
清宫精膳
大冰箱和小火锅都不能少
银镀金寿字火锅
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
画珐琅花鸟小壶
日常餐饮和筵宴也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分。展厅内,有不少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展品。展览中,一件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冰箱呈木斗状,上下口为正方形,露在表面的五面为蓝地缠枝宝相花纹。盖子由两块组成,可折叠也可拆分,一块固定在箱口,另一块为活板,使用时可以取下,盖面两个纹孔用于散气通风。
这个清代的冰箱不仅是精美的陈设,还有很强大的实用价值。它可以防暑降温,专门保存宫内的冰镇食物和瓜果、饮料。盛夏时,将冰块装入箱内,通过气孔散发冷气,还可以用作“空调”降低室内温度。
清代的帝王都喜食火锅,展览中有一件宫廷小火锅很有意思。这件银镀金寿字火碗主要由盖碗、碗架和盛火小碗组成。盖碗下放三足支架,支架底部中间架盛火小碗,进食时点燃当时的“酒精”以保温食物,类似于现代的“一人食”小火锅。火碗,在清代也用于制作“野意火锅”,是东北美食的特色之一。
“平安如意”
雍正墨宝送来新年祝福
“平安如意”行书轴(摄影
范立)
精美的盆景,华丽的火镰,华贵的碗、盘餐具,精致的唾盂、渣斗,富丽华贵的首饰佩饰……此次展览中,沈阳故宫带来的这些藏品,展示清宫精致奢华的日常生活。
皇家日用的小器物极尽奢华。展览中有一件壶身为蓝色的画珐琅花鸟小壶,壶盖安放了红珊瑚圆纽,圆纽周围为莲叶鎏金纹饰,壶腹两侧有彩色双鸟相对起舞,工艺之美令人赞叹。同一展台的画珐琅瓜瓣唾盂、掐丝珐琅长方形手炉、金漆彩绘蝠寿纹镂空八方盒等日用器物也都同样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同治皇帝大婚用的瓷器也在此次展览中,瓷器以体现皇家尊严的黄色地彩瓷为主,“喜”“囍”字碗碟是同治皇帝大婚的专用瓷器。
宫廷陈设中,也常见帝王书画。清前期的康雍乾三帝,都留下诸多翰墨。此次展览中,就有一幅雍正皇帝胤禛手书的“平安如意”行书轴,字迹端正雄健,帝王气势十足。如今,这幅墨宝来到北京,送来雍正皇帝的“新年祝福”。
龙袍布料
龙袍如何制作一目了然
明黄缎彩绣平金龙棉龙袍(道光)、明黄芝麻纱彩绣平金龙袍(乾隆)(摄影
余冠辰)
“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摄影
余冠辰)
清中期宫廷妇女的服饰什么样?展览中有一件黄绸暗团寿字彩绣百蝶镶边单袍,就是当时的“流行款”。这件单袍黄色绸子质地,上绣百蝶,十分华美,大衣右衽,两袖宽松,约有三十厘米,层层叠加的袖子上装饰了多种纹饰。这一时期,宫廷后妃的服饰受江南服饰文化影响,逐渐脱离了满洲传统风格,向舒适美观更进一步。比如,后妃常服的衣袖越来越宽,达到“宽衣大袖”。领襟镶边也从短小镶边变成了多、长、宽,最后形成所谓的“十八镶”。
沈阳故宫还带来了乾隆皇帝、道光皇帝穿过的几件龙袍。龙袍如何制作而成?展览中的一块黄缎绣金万地金龙彩绣十二章龙袍料,能让观众一目了然。这件御用龙袍料,黄缎彩绣,总体呈现长方形。中央绣好龙袍的前后身,其上绣有九条金龙,龙身周围彩绣云纹、红团寿字、蝙蝠,图案之间按照固定位置彩绣十二章纹。袍下摆位置彩绣海水江崖、如意云头。袍料之外另附彩线辅料四件,便于后期剪裁制作和缝纫。从这块布料可以看出,龙袍是先在布料上进行刺绣、缂丝,再剪裁缝制,工艺之繁可想而知。
铁铸云版如何传递战场警讯?
铁铸云版
满人以武功开国,十分重视武备兵器。沈阳故宫典藏的清宫武备兵器类型众多,主要有清代帝王御用的弓箭以及马鞍、马鞭、甲胄、腰刀、信牌、海螺等。展览中可以看到乾隆御用的桦皮弓、乾隆大阅用的金索子锦面棉甲胄、八旗军指挥作战时使用的海螺号角等武器藏品,让人瞬间穿越回金戈铁马的战场。
展品中,有一件铁铸云版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