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人文学院朱子仪
紫禁城
紫禁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真可谓有金城汤池之固。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年)改今名。
有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屋顶脊兽小分队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才只有九样,其它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亦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递减。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乾清宫檐角的小兽为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五个。有些配殿,仅有一个。
小兽的排列是有寓意的。先看这些小兽的最前面有一个领头的,那是骑凤的仙人。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其真实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块瓦件。此仙人不计在小兽数目之内。
《大清会典》上说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这些小兽各有寓意,并均赋予了神奇的本领,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
龙与凤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龙的角似鹿、鳞似鱼、爪似鹰。明清将之象征帝王,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这龙是皇权的象征。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唐虞世南《狮子赋》描绘其:“筋骨纤维,殊恣异制,阔臆修尾,劲豪柔毛。钗爪锯牙,藏锋蓄锐,弥耳宛足,伺间借势……遂感德以仁。”在这里,狮子是“猛”、“仁”兼具的瑞兽。
天马意为神马,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狻猊在古籍记载中是接近狮子的猛兽,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兽的率从。一说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炉上面的龙首形装饰为狻猊,有护佑平安意。
押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獬豸有神羊之称,为独角,又称一角羊。《神异经》云:“东北荒中有兽如羊,一角,毛青,四足,性忠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因善于辨别是非曲直,力大无比,古时的法官曾戴獬豸冠,以示善断邪正。将它用在殿脊上装饰,象征公正无私,又有压邪之意。
斗牛为传说中的虬龙,无角,与押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古时曾在发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镇之。《宸垣识略》中说:“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旁及金鳌玉蝀坊之上。”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同时,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和瓦垄,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风吹日晒数百年,一直牢牢地屹立在殿脊上。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太和殿用“金砖”铺地?
故宫太和殿里共计铺设了块金砖,但金砖其实并不是金子做的,而是苏州的御窑村制作的,之所以会被称作金砖,说法不一。
有说是因为御窑村专门制作的地砖是供给京城中建筑之用,所以又叫做“京砖”,因为读音十分接近久而久之,就被人误听为“金砖”了。除此之外,金砖制作所用的土对品质要求很高,只有苏州这地方才有合格的土质,土质细腻、可塑性强,用这样的土做出来的地砖质地十分坚硬,用手敲击有金属声音,所以称为“金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金砖虽然材料并不贵重,可是因为制作困难,产量极低,所以价格并不便宜,一块金砖甚至要值一两黄金。
尚存故宫太和殿所铺"金砖",至清,始烧于康熙十五年。之所以封号为"金砖",观之其色如金[原貌],击之其声如金,太和殿亦称金銮殿。 此砖至乾隆、嘉庆继烧,后因国势日衰,无力再造而失传..."该砖"除文物价值外,其名贵之处,另在于其材质取自太湖;尤其是为避太湖周边死虾腐鱼渣骸,须取湖心澄泥---湖心澄泥,淤积天然,亿年陈腐,质细如脂。经晾干后,酒除腥臊,秘方配制,再用上等糯米、红糖熬汁掺合,成坯入窑;由于"该砖"密度极高,为确保质量,只能依靠燃烧草木灰焙烤,仅烧成一说,须历时一百四十日余,再入"桐油"浸泡百日方果---理由:冬夏温别,差殊极端,时令冷收热放,器干物燥,为以防"地裂",力避凶兆所以然。"金砖"一词,不虚美名。
今日荐书
《我在故宫修文物》
索书号
G.3ZX1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屏峰综阅室(屏峰主书库四层)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故宫》
索书号:
K.74ZY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屏峰综阅室(屏峰主书库四层)
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故宫姻系,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帝王族系、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实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故宫百科”。
推荐栏目
《国家宝藏》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博探索节目,节目融合应用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上新了,故宫》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联手,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朝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打破大家对故宫的刻板印象,“零距离”走进公众视野,创新传承故宫文化。
全景故宫!来喽!
宅家逛故宫,一起涨知识!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