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会议进入为期两天的主题发言环节,与会的近50位学者向我们集中展示了都城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并对都城城市规划设计、都城考古与精神文化以及百济与六朝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简要探讨。
学者发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以“良渚:江南水乡与都市的规划设计”为题做主题演讲。他从江南模式及成因、都邑选址与规划以及古城功能与设计三方面对良渚古城进行阐释,他指出良渚古城结构以宫殿王陵为中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的典型代表。
精神文化是指个体、群体和社会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以“陶寺邦国的精神文明”为题做主题演讲。他从陶寺邦国的宇宙观、社会治理理念、宗教观以及文字入手,集中阐释了陶寺精神文明的特点,他认为后世儒家思想的精髓源自于陶寺邦国精神文明中的主要内涵。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陈大海副研究员以“南京西街遗址-年度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为题做主题演讲。他简要介绍了遗址的发掘概况,并指出西街遗址发掘成果丰富,是南京城区发现的性质极为重要的遗址之一。复杂叠压的西街遗址,恰是南京城市变迁的绝佳物证,也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以“丰镐考古八十年的理念变化与主要收获”为题做主题演讲。他表示经过多年的丰镐考古工作,不仅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而且实现了考古理念上的转变。这一演变过程也反映出中国的大遗址考古从传统文献指导下的历史探索向考古本位的历史探索,从分期断代研究和重点遗存的发掘向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多学科相结合的聚落考古理念的转变历程。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晶副研究员以“石峁考古综述”为题做主题演讲。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保存基本完好且大致可以闭合的三重石砌城垣构成。他认为距今年前后石峁为河套地区的中心,出有世界上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拨奏体鸣乐器——口簧;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建筑用瓦、鹰形陶俑、青铜制品等;中国最早、系统完备的城市规划、城防设施和城建技术等。
学者发言南京师范大学裴安平教授以“聚落群聚形态视野下中国的城址与城市起源”为题做主题演讲。他认为早期国家就是血缘组织之间,或只跨血缘,或又跨血缘又跨地缘,合纵连横结盟形成的血缘到地缘社会之间的过渡性社会组织形态。同时他指出古国也是一种聚落组织,它不仅又跨血缘又跨地域,还在不同血缘组织之间建立了政治上压迫经济上剥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辉研究员以“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中心—石家河聚落考古新现与研究”为题做主题演讲。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由谭家岭、三房湾、印信台、罗家柏岭、邓家湾等四十多处遗址组成。他表示石家河遗址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海涛副研究员以“二里头遗址的新发现与新认识”为题做主题演讲。他通过对都邑构成的新材料、新认识,都邑聚落历时性变化的新认识以及遗迹、陶器谱系演变的连续性几方面的阐释指出,虽然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我们掌握了聚落布局大致框架,但仍需通过更细致的田野工作、更紧密的多学科合作,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环境、人地关系、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及经济形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杨树刚副研究员以“郑州商城近年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题做主题演讲。他从郑州商城概况、既往工作回顾、近年考古发现与研究以及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从考古发现看,郑州商城自年发现并确认后,发现有大型夯土城墙、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墓葬等遗迹,还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等;从学术研究看,目前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郑州商城是商汤始居之“亳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曹慧奇先生以“偃师商城宫城考古新进展与新收获”为题做主题演讲。他简要回顾了偃师商城的发掘历程,指出通过考古发掘证实了三期宫城墙晚于二期宫城墙以及三号宫殿早期西庑晚于三期宫城墙。由此说明在修建三号宫殿之时,三期宫城墙及其在二期宫城墙西侧围成的一个南北长向长条形空间已经存在了。考虑到在二期宫城墙上有一个通往上述空间的豁口(或是门道),则三期宫城墙围成的这个空间应属于宫城建筑第二期的一个使用空间。
学者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国梁副研究员以“社会考古视角下的偃师商城——以聚落形态和墓葬分析为中心”为题做主题演讲。他从社会考古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和背景、聚落形态和墓葬分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初步认识以及存在的问题五方面进行分析,确立文化内涵与陶器编年,使得遗址聚落形态逐渐清晰,并且对其年代与性质进行了深入讨论。山东大学王青教授以“山东邾国故城遗址—年田野考古收获”为题做主题演讲。根据文献记载,该城址是东周时期邾国都城所在,秦汉以来为邹县县治,北齐时废弃,使用时间长达年。他表示通过四年来的工作基本掌握了该城址的布局特征,此外,城墙以及皇台下手工业冶铸区的调查,都为研究该城址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区划及其变迁,以及今后开展田野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鲁国故城是周代和汉代鲁国的都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韩辉馆员以“曲阜鲁故城考古新收获与初步认识”为题做主题演讲。他简要回顾了曲阜鲁故城的考古工作,指出鲁故城早期(西周中期)具有统一的规划,空间分化明显,但仍不具备都城性质。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是曲阜鲁故城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他推测鲁故城经历了单一郭城到郭城—宫城两城制两个时期。
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以“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为题做主题演讲。他认为“都城考古”的任务除了展示都城空间布局、功能区域结构及规划方式等发掘和研究之外,还要特别 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以“南京城南出土的六朝简牍及相关问题”为题做主题演讲。他简要介绍了皇册家园地块、颜料坊地块这两个简牍相对集中发现的地点。通过颜料坊地块出土层位及伴出的具有典型时代特点的青瓷器等遗物对其年代进行判定,部分简牍的年代为孙吴、西晋,部分年代为南朝。南京颜料坊出土的南朝简牍是这一时期同类遗物的首次发现,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东晋、南朝时期存在一个纸与简牍并用的时代。
学者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以“汉魏洛阳城太极殿的考古新发现及意义”为题做主题演讲。他对汉魏洛阳城的重要性以及考古发掘情况进行概括介绍,随后指出汉魏洛阳城宫城与太极殿的发掘,不仅在考古材料上确认了北魏太极殿是在曹魏始建的太极殿基础及格局上的恢复重建,结合史料也证实了曹魏洛阳城已是一座“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太极殿居中宫城制度,既是中国古代“居中”文化传统的滥觞,更影响了后世中国及东亚地区上千年的宫室制度以及都城建筑格局,开创了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代都城文化面貌的一个新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汪勃研究员以“扬州蜀岗古城近年考古新收获”为题做主题演讲。他简要介绍了城址概况,并从城壕、城垣、建筑基址、道路、城门等方面对蜀岗古代城址的考古发掘新收获进行详细介绍。他表示南宋北门与唐代北门的中轴线并不一致,这对于研究城市的沿革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刑福来研究员以“流沙半掩赫连都—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考古收获”为题做主题演讲。他从统万城的遗址概况、考古工作概况以及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三方面进行介绍,他认为统万城东城建立年代应在唐五代时期,同时他指出统万城防御体系是中国都城防御体系中较为完整的,是以自然环境、外郭城、城墙、马面、瓮城相结合的一体化古代都城防御系统的典型标本。
学者发言由于海上交通的便利,百济与六朝的关系十分密切。韩国高丽文化财研究院姜兑泓研究员介绍了百济故地发现的六朝文物。这些六朝文物因何在百济故地发现?韩国全南大学文化人类学科教授林永珍探讨了百济与六朝的交流情况,她指出商人在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韩国公州大学博物馆李贤淑学艺士对韩国公州校村洞新发现的砖室墓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韩国与中国的相同时代遗物的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学者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以“都城考古研究中的动态理念解读”为题,阐述了早期都邑研究需重视的问题,即重点突破——加强对重要遗存的系统揭露、宏观把握——开展超越城邑的大视野考察、动态解读——重视对都邑演变过程的探究、慎重整合——避免解释中的简单比附倾向。他将中国古代都城形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二里头至后汉时期,绝大部分时段没有外郭城;后期为曹魏至明清时期,呈现城郭齐备的状态。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益超馆员代魏成敏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临淄齐国故城考古研究新进展。他首先回顾了临淄齐国故城的考古工作,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考古发掘中的宫殿区、城墙、城门、手工业考古四个方面内容。此外,对其营建年代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目前齐国三都中只有临淄的地理位置明确,尤其对于齐国初都的营丘地望,争论颇多。对于营丘地望的考证,他认为临淄城作为营丘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考证。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薛方代史家珍院长作了题为“宜阳韩都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演讲。从目前的城墙、马面、北城墙内的大型防御设施等考古发现来看,韩都故城具有突出的军事性防御性质。同时通过对西北角的小城进行调查后,初步推断小城应为墓葬区,而非此前认为的宫城所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余洁代樊温泉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郑韩故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情况,其中北城门的发掘厘清了各时期的道路变迁,廓清了郑国“渠门”的城门结构;发现了战国时期韩国的瓮城防御体系,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有重要意义;另外南城墙的发掘为研究郑韩故城的城墙形制及其初建时间、建筑方式等提供重要资料。最后介绍了郑韩故城遗址以“故城发展,文保先行”的理念进行保护规划的情况。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锦前副教授以“考古发现所见曾国都城的变迁”为题,简单介绍了曾国都城的发掘过程。将文献与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等遗址的考古发现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曾都的迁徙和变迁大致上有两种诱因或动力,一是源自内部的斗争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外部的压力。
学者发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磊馆员以“楚都纪南城若干问题思考”为题,介绍了宫城范围、夯土台基、附属窑址等方面的最新发现,他强调既有的发现一方面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线索,另一方面也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引导我们对相关迹象进行深入思考,随着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推进,势必有更多的发现充实楚都的研究。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波涛馆员介绍了寿春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寿春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共分为三大阶段,其中对牛尾岗与西岗的试掘,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夯土墙基和城垣遗迹,进而结合文献对寿春城城墙的位置进行了推定。另外,遥感、物探等科技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为拓展研究提供助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以“秦都之轴——从栎阳到阿房”为题,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方位禁忌等方面分析了轴线为何为中的问题。他认为“长轴自始皇,短轴起栎阳”,阿房宫的中轴线为南北大轴线,在秦始皇看来,位于渭河北侧的咸阳宫,与位于渭河南岸的丰镐二京之间的上林苑内的空间,是“帝王之都”,因而朝宫选址于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的报告题为“秦都雍城功能与层次结构新认识”。阐述了为何选择都雍城、水系考察与研究、水与城的关系、秦国最早的城市水利工程、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型礼制性建筑格局的变化等内容,他认为关于都城的定义及其从文化遗存“量化标准”可分为完备都城的功能、待建都城功能、过渡性临时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建锋研究员以“西汉至北朝时期长安城郭布局的变化”为题,指出汉代长安城布局为内宫外城,城外为郭;多宫并存,功能各异;宫、城在围墙与宫门的形制、规模上,差异明显,对比鲜明。十六国北朝长安城全城为内外二重机构,内为设防的宫城,外为不设防的郭城。宫城的围墙采用城墙的规模制度,宫门亦为城门形式。
学者发言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晓刚研究员介绍了盛京城考古新进展。盛京城的发掘共分为两个阶段,他重点介绍了盛京城城墙和城门、城内建筑遗存、城外相关建筑遗存、城外陵寝和墓葬等方面内容。他指出盛京城是在明沈阳中卫城的基础上改造、增拓而成,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的最后一个范例。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柴怡馆员的报告题目为“简论汉长安城周边大型墓葬的分布—以相关新发现为主”。她从发现概况、相关新发现、长安城周边大型汉墓与中小型汉墓的分布入手,指出龙首原是汉墓分布的主要区域,其西半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的墓葬分布密集,东部的墓葬时代则明显晚于西部,尤其是大明宫以北区域,几乎不见西汉早、中期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龚国强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试论隋大兴、唐长安城建的创新与改造”。通过考古调查和实测、复原研究等,发现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具有超前意识,其都城、宫殿、里坊规划设计上体现出“象天法地”的思想,既有守旧的一面,又有许多创新改革的方面,充分体现出隋唐两代的政治礼制意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城市建筑规划和技术层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刚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集安高句丽王都的考古新发现”。他从城址、陵墓、遗址、高句丽碑、山城关隘等方面介绍了自年以来高句丽王都的考古工作。对高句丽王都的模式、历史编年、山城的性质做出了阐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飞峰博士的报告题为“青石岭山城考古收获及相关研究”。青石岭山城是辽南地区一座重要的高句丽山城,使用年代可能从六世纪初一直到高句丽灭亡,金殿山遗址应是当时山城内的重要建筑之一,台基为含木炭、炉渣、炒钢渣等灰土铺垫而成,说明青石岭山城城内及其附近可能存在高句丽时期的冶炼遗迹。
学者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自社副研究员介绍了隋唐洛阳城的考古新进展,着重介绍了郭城定鼎门遗址、宫城应天门遗址、明堂和天堂遗址、九洲池遗址区、里坊区遗址。最后他表示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总体规划要形成“一区、一轴、一带、两片、三环”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建华副研究员以“唐宋变革视野下的洛阳城—以考古发现为中心”为题,从唐宋变革的概况、隋唐洛阳城概况、宋西京洛阳城考古发现以及唐宋洛阳城结构与布局的对比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洛阳城在唐宋时期是在延续中有转变,并希望加强以宫城、皇城为对象的政治空间的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金龙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南诏都城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综述”。介绍了太和城城址概况、地理环境以及发掘情况等内容,他还说明了太和城考古工作面临的问题,比如由于太和城是一座位于冲积扇上大小不等砂石堆积较多较厚的城,传统钻探手段难以全面解决问题,仅依靠试掘和发掘很难全面认识城址布局。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哲夫研究员介绍了渤海上京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首先回顾了上京城的发掘历史,并通过对上京城的结构布局、宫城、皇城、郭城的城墙结构、御花园园林区的发掘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重新补绘了渤海上京城的平面图。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桂红馆员以“鄂尔浑河流域与草原民族都城”为题,通过介绍匈奴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突厥可汗碑及陵园遗迹、回鹘都城哈喇巴拉嘎斯、蒙古汗国首都哈剌和林四方面内容,她强调鄂尔浑河流域是游牧文明连续发展的空间载体,是蒙古高原范围内的文化高度发达区,至今仍散发着生机与活力,体现了游牧文明时、空、人的三维表达,见证了匈奴至蒙古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跨区域互动及多样性共存。
学者发言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葛奇峰的报告题目为“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考古收获”。他指出此次发掘清理出宋代和五代后周相互叠压的两个时期的城门,展现出城门形制从单门道到三门道的演变历程,瓮城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辽上京遗址考古新发现和研究”。通过考古发掘首次确认辽上京宫城的准确位置和规模,更正以往对宫城范围的错误推理,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东、南、西各有一门,目前未发现北门,这是辽上京遗址考古的重大成果。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永军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金上京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厘清了上京城的基本形制、结构与布局;认识上京城的构建时序和使用沿革、了解上京城及其周边遗存的基本特征与属性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马涛副研究员介绍了南京官窑村窑场遗址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他强调这是首次大规模对南京明城砖相关窑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以官窑村官窑山为中心的窑址群是烧造明应天府城墙城砖的一处大型官办窑场遗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过程有重要意义。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周源馆员以“元末明初南京新城初论”为题,强调新城是朱元璋在南京称吴王时所建的一座城池,它始建于元末,改建于明初,是南京明城墙的前身。他结合文献资料、考古调查、学术研究指出新城研究虽有不足,但前景广阔。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副研究员介绍了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的思路与收获。工作重点为逐步厘清建筑布局、观察建筑内在等级、探索建筑工艺演进、建立时空框架。从发掘的承天门与午门、东、西华门看,其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发掘留意到几座城门在城台长宽尺度、门洞数量尺寸、建筑用材和砌法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规制的等级区别。
故宫博物院吴伟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北京故宫建筑考古的新发现和收获—以故宫大高玄殿为例”。他强调故宫的建筑考古工作已经从地下延展到地上甚至屋顶之上,获取了大量以往建筑基址考古中建筑本体部分缺失的历史信息,弥补了明清、国民文献中修缮类文献的缺失,为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作总结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发言
“夜以继日”的学术研讨会结束后,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在总结中讲到,都城考古周期长、难度大、出成果慢,但是他欣喜的看到参加此次会议的年轻人如此之多,热情如此高涨,这让我们看到都城考古后继有人。最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宣布本次会议顺利结束。
图/文:韩 翰、荼 荼
审 稿:乔 玉
编 辑:张小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