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岩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就是当一个好木匠。时隔一年,新黄河记者在滕州又见到了郝立岩,把家搬回山东故里的他如鱼得水,他知道院子里的鸡鸭鹅每天下了多少蛋,也知道直播间里又卖了多少货,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扩建中,嘈杂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节奏。黄河文化、文化“两创”、山东手造……在郝立岩眼里,每一个宏大的命题落脚到小小的榫卯玩具上,都可以触摸到清晰的发展轨迹。
十年一梦,为中国孩子造玩具
郝立岩说自己有点魔怔了,不管见到谁,又或者聊了什么,最后都会落脚到“带货”上面。但是他做积木,又不仅是为了赚钱。
郝立岩,80后,祖籍山东,出生于沈阳,家里四辈都是木匠,爷爷曾参与过沈阳故宫的修缮。同龄的孩子都是玩泥巴长大,郝立岩却是在木屑和木材堆里玩大的。大学考进辽宁大学,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郝立岩认为自己会走出和父辈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毕业后,他意外踏进了幼教行业,当起了“北漂”,从事幼儿教育多年,赚了第一桶金。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创。彼时,萌芽于年的一个想法,让郝立岩重新审视生命,下定决心换一种活法,重启人生——为中国的孩子打造一款凝聚着中国智慧的榫卯玩具。兜兜转转,做回木匠,年过四十的郝立岩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称这是“血液里流淌的基因”。
在榫卯玩具正式上市前,郝立岩经历了漫长的蛰伏和等待,有过多次犹豫和放弃,尤其是在得知包括中国科学院等在内的权威机构也在研发榫卯玩具时,郝立岩也曾质疑自己:“为什么会是我呢?”但是凭借家庭文化的熏陶、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再加上多年来对教育市场的洞察,郝立岩选择了咬牙坚持。
年创意萌芽,年研发出第一个单体模块,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第一个模型面世,郝立岩对榫卯玩具推向市场的信心越来越强。可是就在他准备找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的时候,又遇到了难题,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玩具、家具生产厂家,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想法又一度搁置。
没法代加工,郝立岩就自己建起了厂,没有合适的机器,郝立岩就倒逼自己搞起了设备研发。辗转来到年,郝立岩带着一家老小,把家从北京搬到了滕州,开了新公司,“如果鲁班不在滕州,可能我就不会来滕州,的确是奔着祖师爷来,希望再给我一些灵感、一些思路。”年下半年,产品终于投向市场,郝立岩用了整整十年实现了自己的构想。
现在回头看看,郝立岩认为自己有些“犟”过头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内驱动力,我不建议走出这一步。”但是之所以敢为人先,投入大量的资本和精力,有他坚持的理由,“信心最主要的来自于市场,我想任何一个东西如果没有市场的反馈,你是做不下去的。但是如果全部是为了赚钱,也是坚持不下来的。”刚开始研发时,郝立岩三十出头,凭的是一腔热血,如今已过不惑,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人这一辈子短则几十年,长则百年,当你没了呢?像宇宙的尘埃一样就消失了,你能为社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我经常思考这事儿。今天重新去审视我们的产品,它不单单是个玩具,它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呈现,这是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积木未来可期
黄河流经九省、自治区,在山东流域诞生了众多文化巨擘,孔子、孟子、鲁班、孙武……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影响世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传承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从老一辈手里接过接力棒,通过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出适应时代的新面貌。
最近几年,工匠精神是高频词,郝立岩也阐述了一番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创新,至于精益求精,这是一个工匠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鲁班精神如果没有创新,没有一些稍微超前的一点的构思,只能叫手艺人,而不是匠人。”郝立岩举例说,“中国有很多传统行业断掉了,没有传承人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因为它没有按照时代的发展去创新。”
郝立岩表示,研发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把榫卯中所蕴含的数千年的文化提炼成现代语言,让孩子愿意玩、喜欢玩。郝立岩创新性地让榫、卯呈现在一根木块上,全套玩具以六根模块为基础,掌握基本的玩法就可以随意拼插,一套玩具变出一二十种作品。
不同于很多发明专利依靠的是外在的“形”,郝立岩的榫卯玩具凭借的是内在的“结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玩具,包括乐高在内,基本都是二维的,就是x、y轴组成的平面,而我们的榫卯玩具是三维的,加入了z轴。”从二维到三维,郝立岩表示,榫卯玩具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一款玩具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顶呱呱,但是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就弱一些,而这方面主要是三维思维,榫卯玩具可以让孩子通过体验更好地去打开三维思维。”
站在榫卯长达数千年历史的角度,郝立岩只是进行了一个微小的创新,但就是这小小的一步,让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得以继续为今人所用,从教育入手影响未来的一代代孩子。
这一年来,郝立岩带着他的榫卯玩具跑遍了全国,在团队齐心协力之下,产品销售额翻了近20倍,销售场景也遍布线上线下,很多商店、景区、教育机构都能看到榫卯玩具,亮相高铁后还成了高铁文创产品销售第一名,接下来将跟航空公司对接合作。
很多人在初步了解后会用“中国乐高”来形容榫卯玩具,郝立岩一开始总是忍不住去纠正大家,“这不是中国乐高,这是中国积木”,不过现在郝立岩可以两面看待这件事情了,“这个标签确实更容易让大家去认识我们的产品,但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多下力气,除了产品创新,也要创新营销方式,普及玩具背后隐形的文化支撑、思维方式、教育意义,让玩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激发创造力。”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郝立岩和他的榫卯玩具来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最近工厂里正在忙着扩建,完成之后产量将进一步提升。离开繁华的北京,把家和公司搬到了滕州后,郝立岩的心慢慢静了下来,他会关心粮食和蔬菜,也关心世界与未来。
“反正我告诉自己有生之年会在这个产品上不断深耕,我也没有别的事可干了,我也只能干这个事儿。”把眼光放长远,郝立岩的愿景很宏大,“榫卯玩具只是我们对榫卯文化的初步试水的载体,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创新,把榫卯文化的‘两创’应用到更多领域。我相信很快榫卯玩具将代表中国智慧型产品出海,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全球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有这样的智慧。”
记者:任晓斐编辑:刘丹校对:冬平摄影:张文龙摄像:张文龙剪辑:张文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