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之时,本就紧张的年底让人忙得不可开交,旅行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幸福总是来得有些突然,暂时不在旅行目的地列表中的台湾,就这样在这个冬天不期而遇了。
没有做攻略,没有看锦囊,没有查找图片,台北故宫到底什么样子,脑海中有无数想象:是如同北京故宫一样青砖绿瓦气势宏大?还是更接近沈阳故宫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抑或是完全不同于以上两者的另一个模样?
这是一个蓝天白云的明媚冬日,空气中略带凉意,却也正是一个舒爽的好天气。团队的车子没有从牌楼前经过,直接开进了故宫门前半地下的临停区域,没能远距离的眺望,台北故宫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离开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行车路线,从牌楼前走向故宫的机会便就这样错过了。
台北故宫与想象得完全不同:如果说北京故宫博物院更接近古代帝王建筑群的话,台北故宫则是真正收集展示明清帝王文物的博物馆。没有北京曾经的明清王朝都城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宝岛人民在战争动荡中保留下来的珍贵文化收藏于此,并配上了中山式仿古建筑。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更早的时候人们叫他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年,占地达16公顷,为仿造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为白墙绿瓦,上下共4层,正院呈好看的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着冲天式牌坊,极其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众多,文物价值连城。截至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的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多处的皇家稀世珍宝均有在此展出。台北故宫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均价值连城。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游览北京故宫,我们看的是建筑布局、皇家宫廷,品的是琉璃瓦的辉煌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参观台北故宫,我们赏的是稀世珍宝、古籍善本,读的是宫中人、书中事。
柔和的灯光下,金石碧玉穿越数百年的时光安静呈现;喧闹的人群中,他们背后的故事如歌如戏娓娓道来。
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拇指大小的雕刻栩栩如生,两只极易被忽视的小虫更堪称点睛之笔。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翠玉白菜,也因而成为了很多人来到台北故宫的必打卡宝贝。
相传乾隆帝酷爱印章,得到其赏识的书画,均得到了乾隆印章的“加持”。而印章的多样与不规则的,甚至有些还充满了搞笑幽默的意味,更是让人认识了这位堪称清朝最为成功的皇帝的另一面。
游览的时长从原本的1.5小时,延长到了2.5小时,甚至还放弃了另外一处景点,却依然觉得时间太快,想要了解得太多。明清风云,从未像今天这样冲击着心灵,震撼着曾经的认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