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学术讲座中国建筑彩画与韩国丹青比较研

来源:沈阳故宫 时间:2022/7/9
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47.html

中央美术学院“走进图书馆”系列讲座第十九期

中国建筑彩画与韩国丹青比较研究

主讲人:杨红(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

主持人:吴映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时间:年12月19日(星期五)19点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教室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文志论坛”

内容提要:

应韩国传统文化大学邀请,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杨红于年10月6日至12日赴韩参加“中韩建筑彩画类型与传统工艺比较性究”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传统文化大学和公州大学的文物保存科学研究室和传统建筑系,并与院方领导及韩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会议之余考察了扶余统一新罗时期建造的最大寺庙无量寺、全州供奉朝鲜开国皇帝李太祖遗像的庆基殿、庆尚北道朝鲜初期凤停寺大雄殿内檐彩画、庆北荣州高丽朝时期建筑浮石寺祖师堂壁画等重要历史建筑。并有幸在韩国丹青专家的陪同下,参观了安心寺丹青施工现场、月精寺佛像贴金工程现场、韩国丹青专家的研究工作室,对韩国丹青的发展脉络、朝鲜时期丹青类别、现存宫殿及祭祀建筑丹青的年代及传统材料、工艺,保护修复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因韩国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韩国最早的建筑及其彩画样式自中国传入后,又与本国的民族文化因子相融合,最终形成具有韩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丹青。将中国建筑彩画与韩国丹青进行比较,无疑会帮助我们加深对两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对两地建筑彩画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本讲座围绕中韩两国的建筑彩画在概念范畴、发展演变、纹饰类别等级、制作工艺、使用的颜材料、年代状况、修复理念及保护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展开详细论述。

主讲人简介:

杨红,年出生,女,北京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师从古建彩画专家王仲杰先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法式和工艺,并长期从事故宫古建彩画调查、研究和修缮设计工作。年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高级工程师,年被国家文物局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曾独立或合作承担故宫午门、武英殿、寿康宫、慈宁宫、建福宫、宁寿宫花园、咸福宫、长春宫、坤宁门、中正殿,以及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承德“外八庙”溥仁寺、山东蓬莱阁等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缮设计及复原设计共20多项,积累了大量古建工程技术经验。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法式特征、年代断定及保护技术。参与编纂“故宫修缮工程实录”,承担故宫博物院课题“故宫彩画的保护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主持文化部课题“明代官式彩画研究:以紫禁城为例”。作为故宫博物院“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彩画领域主要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代表了故宫博物院建筑彩画研究的较高水平。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1.html